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演绎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宝刀不老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宝刀不老

    接到王龁战败的消息,白起无动于衷地瞅着地面啃手指甲。

    王龁仗着得宠于秦王,不遵帅令贪功冒进,自己不便处置他,让他吃点儿亏也是好事。

    廉颇老儿是赵将之中的悍将,消灭了他,荡平赵国就不困难了,老家伙很扎手,得认真对付。

    他头也不回地命令副官:

    “调王陵火速增援王龁!”

    自己大步走出帅帐。

    就在廉颇堪堪追上王龁时,王陵派出的轻骑及时赶到,拦住廉颇。

    来了援军人心稳定,王龁并非庸才,抓紧时间让部队稍做休息后,马上组织部队投入战斗。

    王陵的后援也陆续赶到,与王龁合军,兵力超过十万。

    而廉颇只带了两万铁骑又经过长途奔袭,人困马乏,战斗力未免减弱。

    王龁受了两天被追杀的窝囊气,恨得咬牙切齿,围住赵军后,手持大戟,专找廉颇拼命。

    秦军已成合围之势扑上来,处境非常不利,却又不甘心束手待毙。

    廉颇心里着急,外表仍很沉着地观察环境,九死犹有一生。

    实际上确实需要保持冷静才能找到突围的希望。

    王陵的援军没经过激烈战斗,精力充沛、锐气十足,只是为了照顾王龁的报复情绪,才没有十分投入。

    王龁满怀仇恨、杀气腾腾,虽因有了援军而恢复勇气,但他的人马比赵军还要疲乏。

    如果就这么坚持战斗还不会受多大影响。

    但是王龁让他们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稍做休息,本是好意却坑了将士。

    原来过度疲劳的身体只做短时间休息,不但不能恢复体力,反而使麻木的神经得到复甦。

    让人感到浑身疲惫手脚酸麻。

    连马走路都是一跛一拐,几乎丧失战斗力。

    王龁憋着一肚子气,精神上没垮下来,力气上却也打了折扣。

    这一切都瞒不过廉颇那鹰隼一般的眼睛,一扫就发现了这个薄弱环节。

    自己的将士也都很累,但人家十几万兵马,还等着割咱们的人头去请功呢。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拼命必死,拼了命也许能逃出去,这个道理不用讲将士们也很清楚。

    见王龁正在东瞅西望,廉颇一咬牙,拍马冲上去抡起大刀,搂头盖顶砍下。

    王龁也不是脓包,大吼一声横起戟杆,“当”地一声兵器相碰,把两人的手臂震得酸麻。

    廉颇抽刀反手一挥,又横扫过去,王龁的大戟也斜劈下来。

    两件兵器恰好相碰,又是“当”地一声火花四迸。

    若在武侠小说中廉颇这一招应叫“横扫千军”,王龁一劈则是“吴刚伐桂”。

    可惜在惨烈地生死相搏中,军人们却没有给杀人形式上赋予优美名称的闲心。

    此时此刻,他们想的只是“杀!”

    杀掉你,我就能活。

    将对将杀,兵对兵杀,刀光戈影、血肉横飞……

    廉颇不敢恋战,觑个空子拼着两败俱伤,一刀砍下,王龁为了保命,只得一闪,廉颇趁机大叫一声:

    “撤!”

    赵军咬着牙也乒乒乓乓一阵乱打硬是突出包围。

    廉颇殿后,做了个假动作,摆脱纠缠,也拔马而去。

    王龁见赵军突围,大叫:

    “廉颇老儿哪里逃!”

    拍马赶来,也是他过于气愤,一时疏忽,竟没提防对方的“拖刀计”。

    堪堪赶上,探身提戟向前刺去,猛听呼地一阵风声,那廉颇的大刀抡了个圆周劈下。

    刀锋已到头顶。

    王龁暗叫不好,身子一侧棱,算是躲的快,腿上的护甲已被破掉。

    虽然没受大伤,却已耽误了时间,两万赵骑突破重围,直奔长治。

    又调过来了,这回是廉颇逃,王龁追。

    当然,只要逃进长治城,廉颇也就不必怕王龁了。

    远远已能望见长治城上旌旗,廉颇松口气,马上到了!

    不料,一阵鼓声响起,迎面又转出大队秦军挡在路上,为首大将立马横戈,沉声喝道:

    “白起在此,廉颇还不受死!”

    遇上白起,不要说军兵,廉颇也不禁打个冷战。

    他还不至于畏惧这个人,但后有追兵,前阻强敌,看来今天是难逃全军覆没之灾了!

    悔不该一时冲动,犯了轻敌冒进这兵家大忌啊!

    白起见廉颇发楞,又是冷冷一哼:

    “你想想,还能逃出洒家手掌吗?”

    长戈一挥:

    “前进!”

    秦军既不呐喊,也不猛冲,而是一步步地向前迫近……

    尽管两军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赵军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强大压力,逼得他们紧缩成一团。

    又拥挤着向后退缩,而后边,也有敌人……

    这是白起惯用的精神战术。

    凭借他和秦军铁骑的战名,就这么一步步地压下去,便能把对方吓成泥塑木雕,等着挨杀;

    或是不敢抵抗,抱头鼠窜,当然乃难免一死。

    但这种战术也并不是万灵的。

    最有效的对策就是主将自己首先冲破精神上的桎梏,奋力迎敌,用战斗和鲜血把将士们从恐惧和迷惘中唤醒;

    用军人的荣誉感去促使他们:

    宁可战死,不能吓死!

    廉颇大刀一挥:

    “不许后退,放箭!”

    在密集的箭雨中,秦军倒下一片又一片。

    但整个方阵的队形并没被打乱,后边的迅速填补前边的空缺,继续冒着箭雨前进……

    廉颇身边的一个裨将吓哭了,哀叫一声:

    “廉将军……”

    廉颇瞪起眼睛:

    “孬种!”

    挥手一刀把他斩于马下,然后大喝:

    “冲!”

    将士们又进入激奋状态,大喊着朝逼近的敌人反冲过去。

    秦军不得不迎战,方阵乱了套,白起也挥戈迎住廉颇。

    白起此时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

    廉颇虽已六十,却也宝刀不老。

    劈砍剁削,一招紧挨一招。

    正规动作中,经常还加一个小花招,稍不小心就能让你吃亏上当。

    两人越斗越勇,转眼间斗了三四十回合还不分胜负。

    但廉颇的兵士在勇力和精神上却弱了几分。

    由于众寡悬殊,虽然还都硬挺着拼斗,时间一长,不免纷纷落马。

    廉颇偷看在眼里,暗暗着急。

    心想,出发前已经做好安排,就算长治失守,后继部队也应该赶到啦,怎么还不见动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