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 第48章 相互制约(求追读、收藏)

第48章 相互制约(求追读、收藏)

    看见处于迷惑中的李东。

    谢清盈微微一笑:“自古以来,军中都是各司其职,才能井井有条,眼下御林军虽已成军,但职位空缺颇多,真要上了战阵,恐不堪大用。”

    “职位空缺?”

    李东有点纳闷,他的军制,可是和穿越众们在网上讨论了很久,才制定出来的。

    揉合了汉、唐、宋、明历代军制的长处。

    从普通士卒,直到顶层的大将军、元帅,都各司其职。

    哪里还会有空缺的职位?

    “对,军令、军法、军情、军粮、军医、军匠,诸军职,御林军中都没有设置,”谢清盈行了个礼,缓缓说道,“陛下,这六者,皆为御林军的致命之处。”

    这下子,李东终于明白了。

    他们这群穿越众,对于古代军事,确实是一问三不知。

    仅有的一点知识都来源于后世的网络。

    在谢清盈的详细讲解中,他才明白。

    军令,相当于军队中的行政事务官,上传下达,保证作战指令的畅通。

    军法,负责奖惩,记录军功。

    军情,也就是情报收集,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

    军粮、军医和军匠,是把后勤工作细致化,与地方上的后勤区分开。

    “还望盈盈不吝赐教。”

    李东是个很谦虚的人,不懂,就是不懂,他也不会装懂。

    既然谢清盈指出了御林军的缺点,那根据他对她的了解,这个少女的心中,肯定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军令一职,需老诚稳重之辈,已故忠勇公牛有德之子牛奋,可为陛下的军令官。”

    “执掌军法者,需心狠手辣,处事果断,徐尚书之弟徐志贵,可为军法官。”

    “打探军情,需心细如发、狡如脱兔,魏雄英虽然人品极差,却是一条不错的忠犬,可为军情官。”

    “至于军粮、军医和军匠,想来陛下心中已是有数,臣妾就不多言了。”

    刚听到谢清盈这番话的时候,李东并不明白对方想表达的意思。

    但认真思考一番后。

    他突然醒悟了。

    谢清盈这是在把徐志诚这头老狐狸剥离在军队体系外。

    只让对方掌握金鸡岭上的行政事务!

    而且还把圣母心爆棚的齐定国、同样老奸巨滑的谢奎安排得明明白白,就是陪着徐志诚玩。

    徐志贵成为军法官,实际上对军队的实际操控,并没有太多权力。

    真正触及到军队运作的军令和军情,牛奋和魏雄英,都跟徐志诚沾不上边。

    她看见了徐志诚在这个群体中的强势地位。

    为了避免李东被架空。

    她就想通过军队的重组,来限制老徐的权势。

    站在谢清盈的角度,这是极其正确的操作。

    因为她并不知道系统的存在。

    作为管理员的李东,和穿越者徐志诚之间,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李东本来是想拒绝这种提议的。

    八个穿越众,才是他的基本盘,其余的人,连添头都算不上!

    不过转念一想。

    眼下帝国初创,几个人每天都呆在一起,自然不会产生隔阂。

    但以后呢?

    随着军队的逐渐壮大,以及管理的地方逐渐增多。

    说不准什么时候,这群玩脱了的穿越者,就会直接架空自己。

    让穿越者们,成为政权和军队的骨干,但要用这个时空的土著们,来限制穿越者的权力!

    两者相辅相承。

    才能完成系统那些越来越难的任务!

    “军医官,就让谢珍担任吧,他是谢兰镇最有名的医师;军匠官就交给牛伟,他跟他哥哥关系非常不好,正好可以相互监督。”

    李东沉吟片刻:“至于军粮官,新入伙的蒋环,可以担任此职。”

    蒋环就是牛有德,妥妥的穿越众,虽然只是一名大学生,但管管军队后勤,不会出岔子。

    而且穿越众对于这个时空的钱财,并不是很渴望。

    他们想玩的,是一场百分之百真实的历史战争游戏,而不是大富翁。

    “盈盈此番劝谏,令我茅塞顿开,不然真让这些御林军跟满清对垒,输的,可能就是我了!”

    实际上谢清盈的话,并不是真的为军队如何打仗考虑。

    反而是为了李东个人的权力根源考虑。

    掌握不了军队,就不是真正的皇帝!

    两人目光一接触,李东发现,谢清盈的脸顿时就红了,缓缓低下了头,不敢再抬头看自己。

    看着她低头娇羞的模样,李东的心中,冒出一个念头。

    要不就别坚持了。

    这个时代,都是先上床,后培养感情。

    不含而立。

    才是对女孩子最大的尊重啊!

    想到这里,恰逢谢清盈抬起头来,正好看见李东那异样的眼神。

    刹那间,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了一起。

    ......

    李东还是没有和谢清盈走出那最后的一步。

    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他,没办法接受一个明显强于自己的女孩。

    他想等自己再成长一些,才考虑要不要把谢清盈收入帐中。

    第二天一早。

    他就把自己建立御林军六军辅助的想法,以及人选,告知了金鸡岭上的高官们。

    徐志诚第一个表示赞同。

    他对军队有想法,但李东看得这么紧,他也就息了那点小心思。

    如果没有系统的约束,他可以全方位吊打这群穿越者。

    但有了系统。

    他就没必要跟管理员作对了。

    谈完御林军的事,徐志诚开始汇报最近岭上的行政事务。

    “陛下,如今金鸡岭山上,丁壮渐多,左右厢军已达千人,首要之务,是建造木屋。”

    “同时还要建造食堂、茅厕、澡堂等设施,卫生工作,也得抓紧。”

    随着穿越众管理的地方越来越大,新兴的名词,也从穿越众的嘴里,传播到了这个时空土著们的耳边里。

    一传十,十传百。

    大家都开始学着穿越众,运用起了新名词。

    听完徐志诚的建议,一直韬光养晦的国丈谢奎也站了出来:“陛下,微臣日夜督工,完成了几个大型库房,同时在岭上挖了五条沟渠,足够浇灌岭上的田地。”

    “同时岭上水潭边的水坝也修建完毕,齐尚书负责设计,微臣负责施工,水坝边的磨坊、铁匠铺,也按齐尚书的要求,一一完工。”

    最近一直忙于运输物资的齐定国高兴得跳了起来:“那我的水力机床有戏了!”

    对于这种新名词,谢奎听不懂,但大受震憾之余,也就泰然处之了。

    徐志诚补充道:“岭上水力充足,但必须把饮用水源保护起来,尤其是水潭边,应列为禁入区。”

    “岭下各山头,树木极多,伐木也容易,因此岭上的树木,建议禁伐。”

    “同时把岭下靠近扶江的平坝,作为养殖场地,方便运输。”

    “从周边各族寨子中,引进猪、牛、羊等家禽,进行大规模养殖。”

    兰海初站了出来:“桂北民族众多,我新唐立国之本,就是要海纳百川,微臣建议与各族山寨通商。”

    桂北匪患猖獗,各民族的寨子,也是易守难攻。

    金鸡岭要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必然要跟土匪、山贼、各族寨子打交道。

    “满清与这些寨子的关系,非常恶劣,很多八旗兵为了捞功勋,动不动就把各族的寨子烧杀一空。”

    徐志诚在附近当过父母官,对当地的县志非常熟悉,自然清楚满清朝廷对桂北山区的掌控力,非常薄弱。

    很多地方都是靠当地土司自己管理。

    清廷不仅不下乡,有些汉族人口较少的县城,连官员都还是土官!

    改土归流,在桂北很多山区,不过是走走形势而已。

    “我们要派出御林军和厢军,打垮那些土官和土司,争取这些寨子的支持,不然在他们眼里,我们和满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徐志诚最后总结道。

    “成,就这么办!”

    李东拍板,确定了这些发展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