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魂断清水河 » 19.最后

19.最后

    随浪随风飘荡

    随着一生里的浪

    你我在重叠的那一刹

    顷刻各在一方

    缘分随风飘荡

    缘尽此生也守望

    你我在凝望那一刹

    心中有泪飘降——

    别克昂科威车里不断传来陈慧娴的《人生何处不相逢》——

    马志伟走在堤岸边,望着清水河流动的水,淡蓝色的塑料拦水坝前白色的泡沫依旧翻滚,隆隆的水声依旧,银杏树已黄,随风飘落在清水河面。

    他情不自禁地点起了一根烟,月月在最后时刻还来见过他呢,他这样想着,屋外的那一排清晰的脚印,他还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谁在黄金海岸

    谁在烽烟彼岸——

    倚在清水河大桥上,他的思绪仿佛被带回到了那时,手中长长的烟灰被风吹落,随之飘散在了风中,撒在了不住流淌的清水河面上,被带向了远方……

    五月正是台风“巨鲸”来的时候,马志伟还能记得那时被吹折的樟树枝干拖在柏油路上。

    红绿灯的灯罩被吹落,灯忽闪忽暗,一片狼藉的道路上汽车双跳灯的黄色忽明忽暗,阴沉的天空仿佛末日降临。

    台风天学校放假了2天,马志伟将计划排得满满的,努力在家温习着功课。

    台风卷走了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湿热,带来了一丝微凉,他打开学习桌不禁发现藏在角落里已尘封多日的书签——月月与他互通情谊的书签。

    他也想过要将书签处理的干干净净,甚至想过将它们撕碎,焚烧,好让自己警醒,可是就是下不了手,望着这些书签他只能默默地塞进角落,将记忆尘封起来,让自己不去想她,而现在自己又触动了这记忆。

    忽然打开的窗户边一个人影晃动,他心想:“是谁在外边。”虽说这个时候台风的力量已经减弱了,可是应该是没有人莫名其妙站在自己的窗前的。

    他忽然记忆起曾经几次月月偷偷趴在自己家窗前,诱惑自己跑出家的事,于是他鬼使神差地跑到窗前张望,一无所获,只有那颗圆柏树边留下了暗淡的一排脚印。

    马志伟跑到圆柏下,自己地辨认着,毫无疑问刚刚有人来过呢,究竟是谁呢,他开始想到有可能的只有月月了。

    于是台风过后,马志伟鬼使神差打算去瞅瞅月月,没想到月月的课桌空空如也,于是他向月月的闺蜜杨露打听道:“月月不在吗?”。

    “是呢,都好几天了。”

    “是吗?台风过后没来过吗?”

    “台风来之前也已经几天没来了呢,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她随即向马志伟摆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那天回去后,马志伟重新翻出月月写给他的情书,回想起第一次在安琪咖啡馆喝咖啡的情景。

    重读月月给自己的信,让马志伟认识到月月对她来说已经是个遥远的回忆了呢,不过一想到他们两人之间断得如此干脆,以及月月对他毫不留恋,这一切又好像如坠云雾之中,令他疑惑不已。

    高考的前夕,马志伟在与同学的聚会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关于自己的打算和想选择的院校。

    “喂,知道虞子月吧。”

    “知道啊,三班的名人,还是个女作家呢,是吧,杨露?”

    “嗯,她已经一个星期没来学校了。”

    “不会吧,选在这么紧要的关头。”

    “是的呢,据说她姐姐已经来过学校了。”

    “失踪了吗?”

    “谁知道呢,她身体不好,经常请假的。”

    马志伟默默地涮着羊肉,此刻他却停了手,看着说话的同学周礼,杨露。

    “她还打算上大学吗?杨露。”

    杨露夹着一块年糕,摇头道:“她打算上的呢,以前我听她说过要去奉港师大。”

    马志伟夹了个贡丸,喝了口啤酒悻悻然说道:“没问题吗?她经常请假不是吗?据说奉港师大的分数线可不低。”

    “我想也是呢,她写小说花了很多的时间,心思完全没在学习上,还常常在电话里说小说遇到瓶颈的事,似乎不大顺。”

    “是嘛,这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嘛,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马志伟这句话的刻薄令在场的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高考分数线出来之后,马志伟如愿成为了宁大学生,十年寒窗在这一刻总算卸下了肩头的重担,可以歇一口气了。

    马志伟走在街头都感觉能昂首挺胸,开心愉悦已不足以表达那时的心情,父母亲约了严老师,一块儿感谢他多年的栽培。

    并且叫了亲戚摆了几大桌,开怀畅饮了一番,这也是父母第一次不再阻拦自己喝酒了,自己也仿佛已经插上了翅膀,打算飞向远方。

    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急于摆脱父母的监管,心里向往大学生活,不过做梦也不会想到父母打算一同前往城里。

    高中最后的暑假,清晨6点不到,天已亮堂,微风和煦,马志伟起了大早,重回了母校,走在枝叶扶疏的法国梧桐的林荫道路,思绪又仿佛回到了那时刚到学校军训的日子。

    走过教学楼,伫立在操场上,那绿油油的草坪上几个人追逐着足球,挥洒着热汗,看起来干劲满满。

    他蹲下身子,坐在了草皮上,微风吹拂着脸颊,带他回到了月月翩翩起舞的那个夏天,时光荏苒,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夏日里频繁地传递情书的情景也涌向脑中。

    “志伟,你喜欢我吗?”

    “喜欢。”

    那大榕树下的表白,美丽的初吻——

    “喂,志伟,这么早啊。”马志伟循着声音转过头,原来是殷桃,她正带着灿烂的笑脸。

    “你眼睛红红的,怎么了?”殷桃问道。

    马志伟辩解道:“没什么,风吹眼睛了呢。”

    “嘻嘻,你也会糊弄人呢?”

    “怎么说?”

    “我想,”殷桃停顿了一下,眼睛眨巴地盯着马志伟的脸,灿烂地笑道:“你一定又想起了某人呢。”

    这时马志伟不否认,视线转向广阔的绿茵操场,望着你来我往追逐的那几个踢球的人,仿佛已放下了心里的感情,平静地说道:“是呢。”

    “看起来你已经走出了以前那段感情了呢,打起精神了呢。”

    “……”

    “嘻嘻,祝贺你考上宁大呢。”她灿烂的笑道。

    “谢谢!也祝贺你呢。”

    “谢谢,想好怎么开始大学生活了吗?”殷桃问道。马志伟摇摇头道:“还没呢,到时一块去吗?”

    “嗯,那就一起吧。”两人相视而笑。

    得到噩耗的那一天,马志伟已在宁大,是殷桃拿着资讯快报给他看的,那一刹那,脑袋“嗡”一声响。

    标题是《美女小说家殒命清水河》上面有月月模糊的照片,马志伟看着这张照片,内心不是滋味。

    忽然想起了自己生日那天,同一地点,圆柏树下留下的一串脚印。

    那天与月月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如此相近是巧合吗?他不禁愕然。

    秋日微凉,已临近十月中旬,马志伟特意去月月家的那棵榕树下,取下那个锦囊,那时回忆起那一幕,彻骨心扉的那一吻的温度似乎又回来了,还有自己羞怯地说出“喜欢”两字的情景。

    他不明白月月究竟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离去的。

    那具苍白的躯体浮在冰凉的秋水中,是怎么样的凄凉和孤独,一想到此他又回忆起两人走在柏油路上欢快转着身子,唱着张雨生《天天想你》的那个女生。

    也想起了那个偷偷塞给自己情书的女孩。

    想起了太平洋酒店里和着美酒的嘴唇送入自己口中的情景。

    “到底你还是要回去呢。”这句话久久地萦绕在自己的脑中。

    如果自己想得到月月的话,也许早就得逞了呢,是强烈的自尊感令自己没有就范吗?也许吧,可是现在除了回忆之外,月月真的远去了,就如吹在身上的秋风,虽曾相遇,却抓不住,终究难逃远去的命运。

    也许正如伍佰的歌曲《泪桥》里的那句

    “至少

    我们直线

    曾经交叉过。”

    月月曾经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现在已随风飞逝了,空留十月的金桂香还在飘散。

    “志伟,人是很脆弱的生物呢,如果我离开的话,你会伤心吗?”

    月月的这句话反复出现在马志伟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