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皇太孙,开局剑指朱元璋 » 第4章:你想坐这个龙椅吗?

第4章:你想坐这个龙椅吗?

    “标儿!”

    朱元璋抚摸着画像,眼中逐渐模糊起来。

    这是他最为疼爱的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他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儿子。

    自从马皇后死后,也只有在朱标的身上,他才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朱标,朱元璋为吴王时被立为吴王世子,开国后,更是被册立为大明太子,更是朱家嫡长子,是他的儿子。

    朱元璋对于这个嫡长子是寄以厚望,从小便请名师教导,而后更是让其一步步参与治理朝政,到了后来更是直接放手让其监国,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太子便是皇帝。

    而朱标也没有让他失望,对待父母至诚至孝,对待兄弟是手足情深兄友弟恭,对待臣子亦是恩威并施。

    世人都道朱标仁慈友善,可就是这么个仁慈之名的太子居然亲手办理了明初四大案的三件案子,而这还是因为朱标早逝,否则压根就没有第四件,就算是有,也都会是他处置办理。

    哪怕如此,太子仁慈之名也都是响彻京师内外。

    如此太子,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朱家的未来。

    可如今,这个太子早逝,死在了他的前头。

    一时间,朱元璋仍旧有些难以置信。

    可,事情已经发生,接下来该想的是皇位的继承人到底应该选谁。

    如果说朱标在,那么毫无疑问是朱标的,可朱标死了,这个位置能够给谁。

    “给老四吗?”

    “不行,给了他的话,标儿这一脉的后人还能活下来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从心中将老四的位置排除掉了。

    他虽然是一个贫农出身,没有读过多少书,可后来基业大了也没有少学习,那些历史故事中对前太子一脉赶尽杀绝的君王是数不胜数。

    假如这个皇位给了其他儿子,那么朱标这一脉恐怕就活不下来了。

    相反,如果给了朱标这一脉,那么其他的子嗣可能还可以保留下来。

    至于老二和老三,则压根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也就只能够给标儿的孩子了,到底是该给允炆,还是该给允熥……”

    一时间,朱元璋有些拿不定了主意。

    朱标有五个儿子,其中当今太子妃吕氏生了三个,已故太子妃常氏生了两个,原先的嫡长子朱雄英病逝,现如今的朱允熥便成了已故太子妃的唯一子嗣。

    如果挑吕氏的儿子,那当然得选嫡长子朱允炆。

    可若是选原太子妃的儿子的话,那便是朱允熥。

    所以看似有四个儿子可选,实际上也只有两个。

    如果是放在今日之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朱允炆。

    可现如今,朱允熥证明了自己并非是懦弱不堪重用,而先前颇为满意的朱允炆再看便没有那么满意了。

    朱允炆一味的读书学朱标的仁慈,可却没有学到朱标的手段以及果断。

    而朱允熥让朱元璋看到了朱家儿郎血性的一面,又隐忍自污多年,城府心机尚可,可以说比朱允炆要更加合适,就是不知道其到底是暴虐成性不将自己放在眼中还是真隐忍了如此长的时间。

    倘若真是后者,那么这皇太孙之位或许可以给他。

    当初,刘伯温还跟他说过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

    “李狗儿。”

    朱元璋沉住气,朝着殿外喊了一声。

    一个老太监从殿外走了进来,施了一礼,道:“奴婢拜见皇上。”

    “朱允熥在府中如何?”朱元璋冷不丁的问道。

    李狗儿闻言一愣,暗道这陛下怎么突然问起那个胆大包天的小子了,“回皇上的话,三爷他这几日都未尽米食,在太子灵柩前哭晕了数次。”

    “来人,把朱允熥给咱叫来!再传御膳房备好膳食,要清淡些,要粥。”

    朱元璋闻言心痛不已,连忙说道。

    “奴婢遵旨……”

    ……

    一段时间后,在太子府中哭嚎的朱允熥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皇宫。

    一路畅通无阻,直达天听。

    奉天殿中,此时的朱元璋身上再也没有了先前老头时的落寞,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龙威。

    朱允熥望着站在龙椅前背对着自己的那个背影,饶是他从后世穿越而来,也觉得内心之中有着一丝压抑。

    他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突然要把自己喊过来,就算是不生气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喊自己过来吧?

    可要是惩罚自己,那就更没必要喊过来了。

    “爷爷!”

    不管如何,朱允熥都决定打一次亲情牌。

    这一声爷爷,让朱元璋的身形一顿,他缓缓扭过头来,眼中露出一抹复杂的情绪。

    很快,那抹复杂的情绪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靠前来吧。”

    朱元璋朝着他挥了挥手,示意走上前去。

    “是,爷爷。”

    朱允熥快步走了过去,十几岁的少年速度并不缓慢,没一会儿便来到了那龙椅前方。

    “想坐吗?”

    朱元璋冷着脸指着龙椅说道。

    “想,但父亲病逝,孙儿现在不想这些事情,更何况爷爷您身体强健,活过百岁不成问题。故而孙儿想为父亲守孝三年,再行其他。”

    朱允熥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听到这个问题,他的心跳不由自主的快速跳动起来。

    但他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只说个想。

    他要表明自己的心意,但也不想被朱元璋认为被权力蒙蔽了双眼,连自己在守孝都不记得。

    朱元璋见状暗暗点头,是个不错的孩子,有进有退,知道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

    “守孝的事暂且不提,至于三年,未免太长,若是有心,不在乎这些虚礼,要是无心,哪怕表面上装的再孝顺心里想的也是旁的。记住,守孝重心不重行,人已故去,行出来是给旁人看的,心里孝顺才是真的孝顺。”

    “孙儿谨记爷爷教诲,孙儿记住了。”朱允熥微微低头,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老朱这番话,让他有些难受,他也没想到老朱在这个年代能够活的如此透彻。

    “记住了便好,你说你想坐这个位置,那你有坐这个位置的本事吗?”朱元璋话锋一转,接着追问道。

    “空口无凭,我若说有,想必爷爷也是不信的。”

    朱允熥微微摇头,缓缓说道。

    “不错,爷爷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若答得满意,这个位置今后便由你坐。”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如炬般的盯着面前的这个孙儿。

    他现在已经可以认定了,这个孙儿从前是在伪装自己。

    想必是母亲早逝,自己又变成了庶子,从而蛰伏起来,有着这份心机,已经是有干大事的前提条件了。

    可光是有那个心不行,还得有手段,有魄力。

    这个皇位在他心中只要是朱标的儿子那么谁都能坐,但前提是坐的稳坐的好。

    “爷爷请问,孙儿定当尽力而为,不负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