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家父宋高祖 » 写在开头

写在开头

    《风起南朝,家父宋高祖》。

    本书的主角是刘宋开国皇帝宋高祖刘裕的第二个儿子庐陵王刘义真。

    对于刘义真,历史上的评价贬义居多。

    特别是现在网上把刘义真比作刘宋的‘战神’,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晋末宋初的这段历史,或者说整个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这三百多年的历史,喜欢去看的人不多。

    可能是这段历史对于汉人而言太过血腥残暴。

    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汉民族经历了一场近乎灭顶的灾难。

    不过,建立于江左的东晋朝堂,不论从上到下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形成了一种怎样的风气。

    至少他们延续了汉家的文化,使汉家文化得以极大的保存和发展。

    当然这不是说北方的汉家文化就断了。

    任何一个民族想要统治中原,就必须接受华夏衣冠和礼仪。

    南朝一百六十年,几多风雨,几多情仇。

    刘义真或许在镇守关中的时候有失误,但这个不能全怪他。

    刘宋一朝,或者说从刘裕开始。

    为了更好的控制地方,往往会选择年幼的儿子出镇。

    这种情况下,幼王多是一种象征,实际的权利掌握在身边的辅臣手上。

    刘义真守关中,王镇恶、沈田子、王修等才是关中的实际掌权人。

    王镇恶与沈田子之间的矛盾没有刘裕制约的情况下,刘义真一个虚岁只有十二岁的少年他又哪有这样的掌控力去阻止二人?

    至于后来刘义真杀王修,多半还是其身边几个亲信作的。

    倒是刘义真这个人本身,他到底是怎样的?历史上的记载不多。

    但是从现有的一些史料分析,刘义真恐怕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不堪。

    徐羡之等说他轻动无德业,多有过失,不能任四海。

    这多半还是顾命集团想要废黜少帝刘义符,不愿立刘义真的一种说法。

    范泰在少帝和刘义真被害后,曾对左右亲信言说刘义真是贤王。

    徐爰作为曾经刘裕的亲信侍从,在《宋书》中叙述刘义真事迹时,更是说刘义真明隽秀令,朝野属望。

    还说顾命徐羡之、傅亮、谢晦等贪弄皇权,对刘义真深相忌惮。

    甚至于顾命集团杀害少帝和庐陵之后,傅亮前往荆州迎接刘义隆时。

    刘义隆身边的辅臣司马王华曾言:“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畏庐陵(刘义真)严断,将来必不自容。”

    话里的意思很简单。

    刘义真做事情严明、果断,若刘义真得势,徐羡之、傅亮等必定受到严惩。

    当然,刘义真具体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为后来人,我们也只能从零星的一点儿史料中,加上我们自己的见解。

    发生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只能当做故事来看。

    好与坏、是与非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也是不同。

    一件事情的成因,必定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正如无字碑歌那般,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202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