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穿越指南 » 第42章 招惹我?

第42章 招惹我?

    今天徐君的电脑坏了,半天才修好,得去补一下知识,才能更新。

    ----------

    不好意思,各位姥爷

    ---------

    VFX技术,是将传统SFX(SpecialEffect)技术与数码化特殊效果相结合而成,创造出比以往更加逼真传神的特技场面。

    导演不懂VFX,不了解什么是CG、不懂得Mocap、不了解在拍摄现场如何取得需用资料,就算是有特效公司协助制作,对方若掩饰错失,作出误导,都一无所觉。

    近年票房高的电影很多都是VFX最精彩的电影,想做导演的你赶紧花时间去进修,否则会被淘汰的啦~

    Pre-Viz

    Pre-visualization是协助好莱坞导演搞创作的重要技术,利用低精度的背景及人物模型,預先制作好每个镜头,让导演可以准确看到运镜与人物动态的配合,甚至配上对白及音效、配乐等,是比storyboard及animatic更精准的方法。

    Pre-Viz可以在镜头运动、构图及剪辑Timing上,给导演提供了不断轻易修改的可能,在前期工作中便可逐步完善每个镜头的效果。

    电影在开拍前制作好Pre-Viz的三维低模动画全片,费用非常低,这就意味着,Pre-Viz会逐渐发展为未来拍片的一大需求。

    专业灯光

    不少拍摄都会忽视专业打灯,要知道拍摄可以很快,但打灯非常消耗时间。移灯、布线、移动方向、加配件、测光...,若要配合后期调色,制造层次效果、放烟等等,更是十分复杂。

    灯光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到影片是否有层次。不考虑光源,人物的光效与背境混在一起,这也是很多学生作品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镜头运动

    拍摄二人谈话,安排角色对坐,分左右兩个方向不停对切,镜头僵硬的不懂移动,即便是MoVi已非常便宜,但仍是看不到精彩的运动镜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那是因为机器进化了,但有些导演的思维却并未同步进化,构思不了连贯的立体画面,所以镜头看起来总是很死板。

    节奏的控制

    节奏是控制情绪高低的重点,导演要懂得利用环境、内容、人物性格、灯光、音效、镜头、剪辑、特效等等,小心把剧情分成多个节奏不一的段落,缓急有序,让观众的情绪起伏跌宕。

    动作设计

    导演不应该把动作设计全交给动作指导,他们并不完全懂得电脑特效,对镜头运用技巧有限。

    所以好导演必须主动搞动作设计,利用镜头运动、扭曲情节、设计音效、画面角度、打斗变化、现场特效、电脑特效等。

    场面设计

    你随便找一部好莱坞Superhero的大电影看看,留意一下那些长度5分钟上下的大场面,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场面设计。

    从前只要求通顺,现在却必须细节严谨,利用场景及角色之间性格矛盾制造冲突,这都是创作人展示功力的机会。

    场面设计考验主创布局及设下众多代线的功力,懂不懂讲故事,一目了然。

    故事薄弱

    古格里·奥斯汀·麦康诺:我认为我可以负担3个演员的费用,于是写了3个主角;并且由于当时我手头有一处场地的拍摄许可,所以就把这个场地写成了我影片中的一个关键场景;而且我已经做好了一些3D动画版的外星蠕虫素材,所以我把它们写成了反派。

    所以仅仅拥有真实的生活素材是不够的,还要学会从中去总结、去提炼相关的信息、去智慧地把这些真实素材共同打造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电影除了要把各种相关元素像拼图一样合理地拼接起来,同时必须要判断这些元素的连接是否具有主题连贯性。

    不能刻意地或是仅从技术角度去处理一个故事,比起这些表面的东西,更应该专注于叙事的部分。

    一个好故事才是一切的基石,而剧本是电影的蓝图,如果这个核心概念本身有缺陷,这部电影也会像建在劣质地基上的房子一样倒塌。

    在计划拍摄一部电影之前,确保自己的剧本是为了讲述一个灵魂深处渴望与其他人分享的故事,而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

    缺乏配合

    古格里·奥斯汀·麦康诺:我记得当我完成这部影片的初剪时,我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东西。直到我把自己抽离了一段时间后,我才意识到这完全是垃圾。

    因此当导演处在疯狂的制作过程中时,容易产生狭隘的视野,去沉醉于自己所拍摄的一切。

    电影是合作的产物,在写剧本和制作电影的过程中,需要获得不同角度的解读。

    可以把你的剧本以及拍摄完后的剪辑版本给大量剧组以外的人观看,寻求最真实和最客观的反馈。

    拍摄一部电影需要有各种不同领域的大量专业知识,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征求反馈意见,还需要去雇佣那些在各个领域比你能力更强的人,让作品更上一层楼。

    03

    期待过高

    古格里·奥斯汀·麦康诺:我认为这部影片作为新人导演的低成本处女作,将会在电影节上大获全胜,为我带来财富和视野,并且能在24岁的时候收到好莱坞知名电影公司的邀请,到了30岁,我将站在世界之巅。

    由此可见一位导演的处女作很少会一鸣惊人,因为处女作往往显露出了你的年轻、天真和不成熟。

    与其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如缩小视野瞄准在一个不那么遥远的目标,把自己的作品当做针对有限的市场讲述一个长片故事的机会。

    利用有限的观众群,参加一些小型的电影节或电影活动,在一些不起眼的放映场地转转,与更多电影人建立起联系,提升自己的电影制作水平。

    时刻抑制模仿大预算和大盈利作品的冲动,拥抱自己的局限性,让这些缺陷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个性。

    04

    制作匆忙

    古格里·奥斯汀·麦康诺:故事,没有时间修改;演员,就试镜一天;拍摄不到一个月完成;剪辑必须赶在电影节的截止日期前完成。直到剪辑的时候,我们才多次意识到缺乏一些场景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