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 第74章 不孕不育

第74章 不孕不育

    “医生,你这里能治不能生孩子的病吗?”

    弘仁堂医馆门口,一个妇女局促的站在那,眼神小心翼翼。

    看其穿着打扮,应该不像是城里人。

    “进来说话。”刘继阳道。

    今早医馆开门的时候,刘继阳就看到了这个妇女。

    当时她就站在距离医馆十几米的地方,刘继阳还以为她是在等什么人。

    没想到半个多小时过去后,她才走到门口,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说说具体情况,是结婚几年都没孩子吗?”刘继阳问。

    杨鑫正在整理药材,瞧见那约莫三十岁的妇女,也是上下打量了一下。

    在农村,这个岁数要是还没生孩子的话,肯定是会被村里的人说闲话。

    还有些地方如果妇女生不出男孩,一样会被冷眼相待。

    湖北地区倒还好,潜江二十多年前或许有重男轻女的毛病,但最近这十年已经不那么在意了。

    甚至于再过十年,大部分人都求着要生女孩。

    有句话不是说过么,男孩就是建设银行,女孩就是招商银行。

    男孩代表着你得供个房再买辆车,结婚还得备上十几二十万的彩礼。

    当然,潜江有彩礼也有嫁妆,有时候嫁妆比彩礼还多,一个小家庭的成立需要的启动资金,是双方父母呕心沥血攒下来的大半辈子积蓄。

    “十年了……”

    十年!

    刘继阳也有些诧异。

    十年都没孩子,这承受的非议可不小啊。

    难怪这妇女看上去一脸苦相,平日里应该受了不少委屈。

    “那应该去医院检查过吧。”刘继阳道。

    妇女点点头。

    “医院怎么说?”刘继阳问。

    妇女道,“是我的问题,好像是排卵障碍什么的,记不清了。”

    宫寒!

    刘继阳几乎不用看,就知道这个妇女是宫寒。

    不孕不育如果是女人的问题,那大概率是这个情况。

    就像一块地种不出庄稼一样,光有水没有阳光是不行的。

    温度太低,生命无法存活。

    “来,手给我,先把个脉。”刘继阳道。

    妇女伸手,刘继阳按在她的寸关尺处。

    少许,原本表情淡然的刘继阳忽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浮弦中虚,如按鼓皮,这是革脉啊!

    “你流过产?”刘继阳问。

    妇女瞠目结舌,“这,这能看出来吗?”

    看来就是有了。

    难怪十年来都没办法怀孕成功。

    濒湖脉学有载,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妇人半产漏下。

    这妇女本来身体就不好,中间还流过产,导致精血耗伤,脉管不充,正气不固,脾肾阳虚。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故而有寒,内寒聚集下焦,小肠不能捂热子宫,自然也就出现宫寒了。

    “嗯,你平时月经不好,一来就痛的厉害,而且月经来时,胸部闷涨也不会消失,对不对?”刘继阳问。

    妇女被刘继阳震惊到了,“嗯嗯嗯,医生,这是不是我不能怀孕的原因?”

    刘继阳道,“有一部分原因,没事,这个问题能解决。”

    妇女一听,喜上眉梢,“真的!?”

    普通人以为不孕不育会是个什么大病,可对中医来说,如果连不孕不育都不会治的话,那等于是中医白学了。

    因为道理太简单了,宫寒说白了就是子宫冷嘛,加热不就完事了。

    所以,妇女想要怀孕成功,直接灸三个穴位,关元、中极、三阴交。

    小肠一热,下焦寒湿尽除,宫寒便不存在了。

    “叫什么名字,住哪里,今年多大……”

    刘继阳一边询问妇女,一边在诊断书上写字。

    “张春梅,西大垸龙徐村,今年31……”

    龙徐村……

    刘继阳内心嘀咕起来。

    他写好后,嘱咐张春梅等会后,就跟杨鑫小声聊起。

    “这个不好处理啊……”

    杨鑫笑道,“您不是已经诊断出来了么,要做艾灸的话,我现在马上准备。”

    刘继阳道,“不是这个事,龙徐村我知道,我老家离那很近,这个村子有个陋习,就是必须要儿子。”

    “以前嘛,都是挣工分,村里面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甚至是殴打事件,家里男人多,就不被其他人欺负,慢慢的,他们就养成了这种习俗。”

    “这种情况其实在大部分村里都有,但现在社会进步了嘛,很多地方都改了,唯独这个龙徐村,还是有这个陋习,我猜啊,这个患者头胎应该是个女孩。”

    杨鑫正色道,“您想怎么办?”

    刘继阳道,“有没有方子能让她生儿子?”

    “我担心如果是个女儿,以那个村子的臭毛病,肯定会做出不太人道的事,到时候这姑娘又得受苦。”

    “咱肯定是没办法去改变那个村的人,就是有没有可能在根源上把问题给解决了,我以前看过一个医书,好像中药确实是有可能干预生男生女的概率。”

    杨鑫哭笑不得,“您这看的是什么医书,我可没听说过中药能干预生男生女,而且能决定孩子性别的是爸爸,跟妈妈的关系不大。”

    “您有这个心是好事,但这明显超出了咱们的能力范围,就算那个村子有这样的陋习,也不一定就代表这大姐家也这样。”

    刘继阳道,“那医书我确实想不起来,很老,纸都泛黄了,都是些古文,我也不是说现代科学研究的不对,只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种子相同,地质和气候不一样,结出来的果就不一样,女人难道当真不能影响性别?”

    “当然,真做不到那就算了,我只是怕一条鲜活的生命又被这种可恶的陋习给毁掉,与其让她来世上承受痛苦,倒不如一开始就别让她出现。”

    这话一出,杨鑫稍显沉默。

    以中医自然观出发的话,刘继阳这个说法没错。

    同一块地,种子不同,结果不一样,同一个种子,不同的地,结果同样不一样。

    但人也未必就一定能完全跟植物相类比,而且中医也确实没有人会在生育方面做大量的研究。

    一没数据,二没实例,用理论凭空猜测,饶是杨鑫中医出身,也不能贸然下这个结论。

    不过科学是什么?

    不就是先有一个定义,假设它是对的,然后去实验,最终得出结果来论证这个假设,才被叫做科学吗。

    中医的这个假设在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前,不能说对,但也不能说完全就错了。

    见刘继阳憎恶陋习,又感叹新生命或许会命运多舛,杨鑫仔细思索了一下自己知道的经方。

    前世,成医妇科的徐慧娟主任似乎就有送子观音的称号,每次有妇女找她来看不孕不育,看好后,那些妇女大部分都生的是儿子。

    这没什么科学依据,甚至是有点玄学,就连徐主任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大部分妇女生的都是儿子,大家私底下也拿这个事聊过很多次,而那个治疗不孕不育的经方,杨鑫记住了。

    温经汤,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刘医生,要不中药和艾灸一起试试,至于能不能让这大姐生儿子就看老天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