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 第53章 司外揣内

第53章 司外揣内

    杨鑫最近总觉得有一道视线在注视着自己。

    那种感觉很强烈。

    只是视线的源头究竟是谁,杨鑫暂时没有发现,但有一个怀疑对象。

    苏钰!

    因为每次自己要寻找那道视线的主人时,苏钰都在。

    而且两人对视的刹那,再也没有那种陌生人忽然眼神碰撞后的自然移动,而是多了闪躲的动作。

    只不过现在躲的不是杨鑫,是苏钰。

    杨鑫也很奇怪,他读得懂苏钰眼神中的惊讶、错愕、淡然,唯独看不懂闪躲。

    她在怕什么?

    难道……她知道自己知道那天去医馆的人就是她?

    不可能吧。

    可除了这件事之外,苏钰还有什么好怕他的呢?

    课间休息,杨鑫跟祝子皋去厕所,路过九班时,往里面看了一眼。

    不出意外的,他又撞到了苏钰的眼神。

    然后,苏钰就跟没事人一样,眼珠子往别处转动,错开了杨鑫的视线。

    巧合吗?

    可为什么无论他是第二节课去上厕所,还是第四节课去,都会撞到苏钰的眼神。

    如果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了。

    就好像在守着自己一样。

    等等……

    守着?

    难怪自己觉得苏钰的动作格外的眼熟,仿佛就像是前世的自己。

    莫非,她……

    要真是这样,那还挺滑稽的。

    “你笑什么?”身旁的祝子皋见杨鑫忽然发笑,有些不明所以。

    杨鑫笑道,“我们认为高高在上的人,其实也跟我们一样,会胆小,会忐忑,会害羞。”

    祝子皋撇嘴,“废话,是个人都得拉屎,这种事情不是常识吗?”

    杨鑫道,“可有时候太在乎一个人,你就会忽略掉这些,然后把她神圣化,人为的认为她触不可及。”

    祝子皋疑惑地看着杨鑫,“你在说谁,苏钰?”

    “她确实是长得有点触不可及,但你怎么知道她会胆小忐忑害羞,梦里看见了?”

    “你说你在这逼逼赖赖有什么用,我发现你就是个感情上的怂逼,喜欢就上,哪那么多废话。”

    祝子皋说的没错。

    他的确是个怂逼。

    在认清现实,抛弃幻想,失去对女孩的怦然心动后,他已经没有了少年人的勇敢。

    或许他真的能在某一天碰到再次让他心动的女孩,可在没有明确知道对方心意之前,为了自己的体面,他不会向前迈出哪怕一步。

    这可能就是成年男人的稳健吧。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次外向换来一辈子的内向。

    ……

    中午放学回家,杨鑫吃完饭消食了一会儿后,就开始捧着《医宗金鉴》在那仔细研读。

    以杨鑫现在的医术,看医书能带来的进步已经微乎其微了,但看病久了,就总是会感觉自己遇到了瓶颈。

    这个时候再去翻书,那么看书的心态与境界,也会大不相同。

    明明曾经觉得复杂的问题,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变得简单。

    这样的事,杨鑫碰到过不止一次,他也逐渐明白了什么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很多时候,一本书所要讲的东西,读一遍是不可能读懂的。

    所谓悟,不过是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中医尤其如此。

    古代有句话,叫做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

    中医入门其实很简单,你哪怕只懂一个桂枝汤,知道它能治什么症状,药材有哪几种,配伍怎么配,药材的分量是多少,不少适用于桂枝汤的病,普通人都能治。

    还有麻黄汤,大青龙,小青龙这些方子,都是平常能用到的药方。

    也就是说,你只要知道几个方子,学会药方套症状,哪怕不懂辨证,也能调理一些毛病。

    至于说吃药吃出毛病,那就更不至于了,因为用这些方子套的大多都是表证。

    表证如果喝个一两副没用,那就等于是没有对症,这个时候就可以不用喝了。

    而这几个方子你喝错一两副,也并无大碍,除非是那种明知道喝了一两副一点效果没有,还在那坚持喝的人,最后喝出事说中药有毒,那就没辙了。

    杨鑫他们这些中医,平时有事没事也都会试药,就拿桂枝汤来说,这药要是能把一个脑力正常的人吃死,他可以把脑袋拿下来给那人当球踢。

    其实用药方套症状,模式跟西医是一样的,上火就开消炎药,感冒发烧就开退烧药,哪里痛就开止痛药。

    只不过中药材没有西药那么便利,买的麻烦,煎的麻烦,喝的也麻烦,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喝中药,自然就更不愿意去了解中医。

    但凡能看的进去中医,又看得懂的人,都不会认为中医入门难,中医真正难的,是辨证论治,也就是跳出了用药方套症状的层次,着眼不再是病,而是人这个整体。

    大部分疑难杂症都是多种症状混合,不懂辨证,不以全局考虑,从而找出真正的病因和病机,这种疑难杂症是很难根除疾病的。

    有些病甚至会根据季节进行隐藏、躲避,怪的很,这个时候就得考虑到四时和五运六气了。

    这些知识,才真正触及到中医最核心的东西,易经!

    这玩意才是中医最难的知识点,反正当初杨鑫了解易经的时候,第一遍就跟看天书一样。

    药王孙思邈曾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一个中医如果不懂易经的话,根本达不到比较高的层次。

    杨鑫的医术如果想要再进一步,那就只能是去研究易经,研究道。

    滴滴滴。

    闹钟响了,上学的时间已到。

    十分钟后,杨鑫刚进教室,就看到邵妈已经坐在了教室里,其他同学不像往常那样吵闹,一个个走进教室都表现的乖巧无比。

    当看到杨鑫走进教室,邵诗秀抬手便道,“杨鑫,过来一下。”

    杨鑫近前,“老师。”

    邵诗秀道,“等会历史课大家自习,你跟我去一趟医院看看马老师。”

    我?

    似乎察觉到了杨鑫的疑惑,邵诗秀又补了一句,“是马老师想见你,上次你不是说马老师肺里面有东西吗,昨天检查出来了,肺癌。”

    杨鑫低眉。

    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

    把脉那天,他就知道马文材已经病致厥阴,肺中里寒太盛了。

    杨鑫颔首,“行,那我等会跟您一起去。”

    邵诗秀道,“我很奇怪,你连检查的仪器都没有,是怎么知道马老师肺里面有肿瘤的?”

    杨鑫道,“中医把脉。”

    邵诗秀奇怪道,“有这么神吗?”

    杨鑫解释,“您觉得神,是因为您不了解,中医擅长司外揣内,不用将人解剖就可以看到五脏六腑内里变化,比如您,眼部略有红肿,鼻梁上有轻微的暗褐色斑点,这些就是肝气郁结的表现。”

    “您平时因为班上的同学发过不少火,长期有郁闷、烦躁不安的情况,这些估计还影响到了您的睡眠,时不时会有胸闷、腹胀,两侧腋下的位置还时有刺痛,是吧。”

    嘶~这……

    邵诗秀瞪大双眼,不可思议地看着杨鑫。

    看脸就能看出病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