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 第2章 表白不是冲锋的号角

第2章 表白不是冲锋的号角

    高中有这样一种人。

    他们暗恋着一个女生,却总是在暗处偷偷观察着对方。

    下课会经过对方的教室,然后偷偷瞥一眼,看见对方会欣喜,看不见对方会失落,在情绪起伏的瞬间,以一种闲庭信步地姿态离开,之后思绪万千。

    也会在对方上体育课的时候,偷偷在课间透过窗户去寻找那个身影,有了距离的阻隔使得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看,但偶尔也要小心老师那犀利的眼神,以及被抓到开小差的后果。

    又或者会在对方上学和放学的必经之路上仔细排查,万一与对方碰面,还会故意错开眼神,装作是毫不相干的路人。

    没错,杨鑫就是这种人。

    只不过区别在于,有些人的表白淹没在毕业的长河之中,有些人死在表白的路上。

    杨鑫属于后者。

    前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表白后,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时隔多年,杨鑫回想起自己的表白,也总结出了失败的经验。

    一,把自己的深情看得太重,自我感动了半天,人家压根连你名字都不知道。

    二,表白是胜利的凯歌,不是冲锋的号角。

    三,词太烂,表白哪能写“我喜欢你,但我知道你肯定不喜欢我,没事,我们还可以做朋友”这种自问自答,把人家逼得只能拒绝你的话。

    但当时的杨鑫并不知道这些,表白买的一条围巾被苏钰退回来后,看到那张“目前以学习为重不想谈恋爱”的小纸条,他emo了。

    做了一晚上的深情小王子后,隔天就抱着一种她可能只是不想影响自己学习的错觉,继续暗中观察着对方。

    以至于毕业后,他加上了苏钰的qq,问了她一句话,如果我晚点表白,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

    而他得到的答案是……不会。

    这个结果也算是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重生回来,再次见到苏钰,杨鑫却没有了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明明一秒都没有拥有过,又何必搞得自己像失去了一万次的样子呢。

    其实自己真正喜欢她吗?

    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抛开那些自作多情的幻想,她的一切自己根本一无所知。

    她是个什么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杨鑫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说到底,杨鑫真正难忘的只是那时单纯青涩的自己。

    那次表白后,大家忙于学业,高考各奔东西,杨鑫便再也没有了苏钰的消息,后来的一次同学聚会,只听人说她一直都没结婚,她家里也因为她妈妈得癌症,治的倾家荡产,可后来还是去世了。

    如此境遇,也让很多人十分惋惜。

    “你变了,以前你都不敢这么看的。”祝子皋走进厕所,感叹儿子终于长大了,“礼物买好了没有,下周就是她生日,我得提前告诉孙宁让她把你的东西给苏钰。”

    杨鑫笑道,“不用了。”

    祝子皋一愣,“什么不用了?”

    杨鑫道,“我是说,我不表白了。”

    祝子皋眼睛一瞪,差点卡弹,“靠,鼓励了你半年,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临门一脚你放弃,太怂了吧你!”

    这是怂的问题吗?

    这是白痴!

    杨鑫鄙视道,“换做是你,一个连名字都不认识,也没说过一句话的人,突然就跟你表白,你什么反应?”

    祝子皋顿了顿,“漂亮吗?”

    杨鑫道,“……”

    好吧,他承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脑子。

    祝子皋见杨鑫不像是在开玩笑,又接着说,“你到底怎么想的,喜欢一个人要是一直不说,那她永远都不知道你,就算表白不成功,最起码也让她知道有你这么个人啊。”

    杨鑫抖了抖,提上裤子洗了手,“让她知道,也并不一定非得用表白的方式。”

    祝子皋疑惑道,“那你想用什么方式?”

    杨鑫走出厕所,仔细想了想,“暂时没想好,先学习吧。”

    重回高二,他很多知识点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这个时候不赶紧补回来,马上的十一月期中考,十二月全省会考,以及一月份的期末考,要是全都考的稀烂,只怕邵妈当场就得给他爸妈打电话,聊聊他成绩下滑的情况。

    祝子皋无语,“学个屁习,搞对象才是重点好不好。”

    在祝子皋的认知里,如果要给杨鑫排一个任务表,那肯定是搞对象>搞学习>玩游戏。

    他自己嘛,就不多说了,游戏比天大。

    回到教室,杨鑫坐到座位上继续翻译逍遥游。

    大学学习中医时,杨鑫有接触过天文学,因为中医最基础的理论,本身就来自于天文学。

    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阴阳五行,都是古人通过观天察地总结出来的智慧。

    应该说中国很多知识都跟天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历法、农学、医学、数学、音乐等等。

    说中国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文明,一点都不过分,而逍遥游这篇文章,便是庄子对天文学一次极具浪漫主义的纪实文学写作。

    在古代,古人为了确立历法,指导农事。

    在周年视运动体系里,以北天极为不动的拱极星,天球围绕北天极旋转,可以把天球划分为四个区域:北宫玄武七宿,东宫苍龙七宿,南宫朱雀七宿,西宫白虎七宿。

    这便是四象二十八星宿。

    用二十八宿环天球一周,这样就可以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来确立四季和节气。

    庄子,便是古时观星之人。

    春分在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气。

    庄子是楚国人,楚人信奉朱雀七宿的凤凰形象,认为它是自己的文化图腾。

    遂以观测朱雀七宿来确立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春分时节,苍龙七宿会出现在东方,朱雀七宿在南方,白虎七宿在西方,玄武七宿在北方。

    而在秋分的时候,四象对应的方位则刚好相反,朱雀七宿会出现在北方,也就是地球无法观测到的位置。

    冥,宇宙也。

    古人常以观测不到的宇宙,称之为冥海。

    所以,庄子的这篇逍遥游,不单单只是表现了古人的浪漫主义精神。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翻译:在秋分时节,朱雀七宿出现在冥海以北,如同鱼潜伏在大海里那样,它的名字叫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朱雀七宿很大,根本不知道它有多少千里。】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翻译:快到春分的时候,朱雀七宿从冥海中探出头,出现在天空之上,像是鱼变成了鸟,它的名字叫鹏。】(《说文解字》:“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鹏,亦古文凤。”)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看上去是那么的湛蓝,但是天真是蓝色的吗?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上去是蓝色呢?】

    ……

    一堂四十分钟的政治课结束,杨鑫也将整篇逍遥游给翻译完了。

    幸好这十多年来,杨鑫一直保持着学习,特别是古文这一块。

    没办法,但凡要学中医,古籍是绝对绕不开的一环。

    看多了慢慢也就能懂得其中的意思,如今翻译逍遥游,自然不难。

    不过这么翻译就跟正确答案不相符了。

    但逍遥游确确实实是有纪实的文学手法,只不过教科书没教而已。

    在翻译结束后,杨鑫也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将逍遥游全篇背诵下来了,他可仅仅只通读了一遍。

    少年时期肾气旺,而肾主骨生髓,所以记忆力强,但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重生而来的杨鑫同时具备了少年人的记忆力和成年人的理解能力,两相加持下,让杨鑫的学习能力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走啊杨鑫,打球去。”

    又睡了四十分钟的祝子皋忽然从座位上蹦起来,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立马嚎了一嗓子。

    杨鑫看了看课表,果不其然,下节课是体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