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逆袭 » 第四十九章 皇后捐宝彰典范,太子献珍获褒扬

第四十九章 皇后捐宝彰典范,太子献珍获褒扬

    后宫之中,林皇后正端坐于绣榻之上,手中轻抚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玉珠,她的眼神深邃而悠远,似乎在思索着深宫之外的世界。此时,一名宫女匆匆进入,面带喜色,向林皇后禀报:“皇后娘娘,皇上决定收罗珍藏进行慈善拍卖,以解朝廷燃眉之急,为河南灾区筹措钱粮。”

    林皇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她放下手中的玉珠,缓缓站起,身姿优雅而端庄。她的心中也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手中的针线微微一顿,脸上露出几分思索之色。

    林皇后深知,此举不仅是对朝廷的一次重大支持,更是她展现自己贤良淑德、心系天下的大好机会。她想着,太子年幼,尚需巩固地位,而自己作为太子之母,自然也要为他树立良好的榜样。二皇子、三皇子等人虎视眈眈,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此时若能有所作为,必能在皇帝李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对太子未来的继承大统也大有裨益。

    于是,林皇后当机立断,决定捐出自己的珍藏以表支持。她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能展现自己的贤良淑德,又能为太子巩固地位。她微微颔首,对宫女说道:“此事甚好,既是国家所需,我等皇室之人自当率先垂范。”

    随后,林皇后转身对身旁的內侍明月吩咐道:“明月,你速去将我珍藏的那对翡翠玉镯取来,还有那幅《江边垂钓图》画卷,一并捐出,用于此次拍卖。”明月领命而去,林皇后则继续沉思。

    宫女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便捧着林皇后的珍藏回来。林皇后看着这些平日里珍爱的宝物,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和自豪。她知道,这些宝物在自己手中不过是浮华之物,若能用于慈善拍卖,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是它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她心中清楚,皇帝李民此举,既是为了解决赈灾钱粮问题,也是在考验众皇子的品性和能力。二皇子、三皇子等人一直在暗中觊觎太子之位,此次慈善拍卖正是一个展示太子及皇后一家风范的好时机。她必须借此机会,让皇帝看到太子及她自己的担当和胸怀。

    同时,林皇后也在思考着如何巧妙地利用这次拍卖,为太子争取更多的支持。她决定在拍卖会上亲自出面,以彰显皇室对慈善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她还计划邀请一些朝中的重臣和贵妇,让他们亲眼见证太子一家的慷慨和大度,从而增强太子在朝中的影响力。

    随后,林皇后又召来內侍明月,吩咐道:“明月,你速去通知太子,让他也捐出一些珍藏来支持朝廷。告诉他,这是我们作为皇室成员应尽的责任,也是为他日后继承大统积累声望的好机会。”

    明月领命而去,林皇后则坐在绣榻上,静静地等待着太子的回应。

    金秋的黄昏,太子府内的庭院被一片金色的余晖洒满,落叶随风轻舞,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预演。太子坐在书房的窗前,手中捧着一卷古籍,但心思却早已飘向了远方。

    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吹起了窗边的帘幕,也带来了秦书源急匆匆的脚步声。这位幕僚是太子府中的智囊,身着青衫,手持羽扇,平日里沉稳内敛,但此刻他的脸上却带着难掩的激动。

    “殿下,好消息!”秦书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促,“皇帝陛下有意收罗珍藏进行慈善拍卖,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太子闻言,放下了手中的古籍,抬头望向秦书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秦先生,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太子沉声问道。

    秦书源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走到太子身边,低声说道:“殿下,此次皇帝陛下收罗珍藏,实乃赈灾之良策。殿下身为皇室血脉,更应挺身而出,捐出珍藏,为朝廷出一份力。”

    赵文翰也附和道:“秦兄所言极是,此举不仅能彰显殿下的仁爱之心,更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赞赏,巩固殿下的地位。”

    太子府中的参谋官僚们,诸如秦书源、赵文翰等,都是朝廷中的佼佼者,他们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展现太子爱国爱民形象的机会。

    太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次举动不仅是对朝廷的支持,更是对太子府地位的一次重要提升。

    此时,林皇后身边的內侍明月匆匆赶到太子府,传达了林皇后的旨意,让太子捐出珍藏以表支持。太子顿时下定决心,决定听从幕僚们的建议,进宫面圣。

    他迅速召集府中人员,清点珍藏。太子府的珍藏琳琅满目,有珍稀的玉器、名贵的书画,还有罕见的古籍。太子一一挑选,准备捐献给朝廷。

    随后,太子率领着几辆满载珍玩的马车,缓缓驶向皇宫。金碧辉煌的宫殿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庄严而神圣,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太子怀着敬畏与紧张的心情,穿过一道道宫门,终于来到了乾清宫前。

    乾清宫内,皇帝李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肃穆,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太子上前,依照宫廷礼仪,一丝不苟地行完三跪九叩大礼,随后双手恭敬地呈上珍藏清单。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父皇在上,儿臣听闻父皇为河南赈灾之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父皇有意举办慈善拍卖活动筹措赈灾钱粮,儿臣深受触动,特来献上珍藏,为朝廷、为赈灾尽一份绵薄之力。”

    太子的话语中充满了敬意与决心,他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庄重而神圣。

    随后,几名侍卫将珍玩一一搬上前来,摆放在皇帝李民的面前。每一件珍玩都经过精心挑选,无论是色泽、质地还是工艺都堪称上乘,代表着太子对朝廷和百姓的深厚情意。

    皇帝李民的目光在每一件珍藏上缓缓扫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些珍宝,感受着它们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润与厚重。他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与赞赏:“太子有心了,你能在此时捐出珍藏,实乃皇室之幸,百姓之福。”

    太子听后,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谦逊地低下头,恭敬地回应道:“父皇谬赞了,儿臣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

    皇帝李民听后,眼中的满意之色更加浓厚。他站起身来,走到太子身边,轻轻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声音中带着几分鼓励与期许:“太子,你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你能够如此心系天下,实乃皇室之幸。望你日后能够继续努力,不骄不躁,为朝廷、为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子听后,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决心。他想到灾区灾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忧虑。他躬身道:“父皇,儿臣一想到灾区的百姓正在受苦受难,便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儿臣时刻担忧着他们的生存和安全,只愿朝廷能够尽快解决灾情,让百姓安居乐业。”

    皇帝李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深知太子对百姓的关爱与担忧,也看到了他在此次赈灾中的担当与贡献。他轻轻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声音中带着几分宽慰与鼓励:“太子放心,朕已经派遣得力之人前往灾区赈济百姓。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灾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你也要继续努力,为朝廷、为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子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正准备退出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