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拒绝铁饭碗,我竟成农业巨头 » 第40章 体验一把他的爽感

第40章 体验一把他的爽感

    所有人跟着杜超来到了另一座实验室。

    他没有夸大其词,说是1:1复刻出来的实验室,就真的是完全一模一样,连硬件设备和实验用具的位置摆放都差不多。

    但这个实验室的使用频率显然更低,估计就是个备用的。

    备用实验室也弄得这么齐全就很豪了。

    某种程度上,种子公司和医药公司是有点相似的,完成了新品研发后就不停赚钱。

    老科研人看见这些崭新设备用具的激动程度,不亚于二次元看见纸片人老婆。

    看他们那表情,如果不是碍于礼貌,估计现在就已经上手了。

    也就沈风一个人的状态是比较游离的。

    但大家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或者觉得自己更懂实验就产生优越感,毕竟人不是万能的,他能在种植这一方面做得不错,就已经很好了,对干农业的年轻人不能要求太苛刻。

    “我们的研发项目很多,所以试验田也比较全。”

    杜超在手机里翻了一下备忘录。

    “就目前这个时间点,田里除了红苋菜,还有两个成熟的品种种子能做玻璃化保存。”

    “孢子甘蓝和宝塔菜。”

    好家伙,这两个都是奇形怪状的蔬菜。

    孢子甘蓝,它的整体外观是有点像乒乓球一样的小球,直径2-4厘米,看起来像迷你的卷心菜。

    宝塔菜,这个就更加奇葩了,正常情况下,它长得跟如来佛祖头顶的发型一模一样。

    “这两种菜在国内的餐桌上不是主流,但它们在海外的销量非常可观。”

    “针对海外市场,这两个菜,我们都培育出了新品种,口感和味道都更好,可是种子的保存难度也更高。”

    “从植株上刚摘下来的种子,发芽率还有90%以上,迅速做完玻璃化保存再拿出来,它的发芽率就掉到了25%,概率实在太低了。”

    确实是有点低了。

    发芽率达不到85%的话,农户的种植风险成本就很高。

    地被占用了,时间投入了,还花钱买了种子和肥料,结果只有四分之一是出芽的。

    而且这25%的发芽率,还会随着时间推移,继续往下掉。

    “我们担心这样一来,即便市场反响再好,农户下次也不会买来种。”

    “所以,在无法解决种子保存问题以前,我们都不能推广出去。”

    杜超提到这两个品种,也是极其的头疼。

    其实去年就已经研发出来了,但因为保存问题才一直无法上市,公司上面的人都催过他N次了。

    “那就把它们两种和红苋菜的种子一块拿过来吧。”张学建议道。

    旁边的老王也点了点头,说道:“对,让我们都挑战一下。”

    “行啊,你们愿意就更好了,反正我们的种子活力检测仪、近红外光谱仪、电导仪和荧光显微镜多得很,随便挑战。”杜超十分豪气的道。

    种子活力检测仪,这种仪器可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参数,从而评估出种子的整体活力。

    通过对比保存前后的数据,可以了解玻璃化保存对种子们活力的影响。

    近红外光谱仪,玻璃化保存可能会改变种子的化学成分,这个仪器可以监测这些变化,从而评估种子的活性。

    另外两种仪器亦是有类似功能。

    有了它们的辅助检测,所有人都可以立刻看到自己的实验结果,得知发芽率是多少。

    双城育种研究基地的有钱,除了硬件过关外,还体现在充足的人手上。

    当他们所有人重新换好进入实验室的防护新装备后,就立刻有人将刚薅下来的红苋菜种子,送了进来。

    这会儿,大伙都还没看完双城育种研究基地公开的实验数据。

    除了自行调配的玻璃溶液这类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外,其他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比如,各个操作步骤和最后的发芽率。

    “你们新品红苋菜的种子,初次玻璃化保存的实验才百分之十几的发芽率,不到一个月,就把发芽率提升到67%,很厉害了啊。”智鹰农学科研团的成员夸赞道。

    小白作为项目的主要研究员,谦虚的摆了摆手:“哪里,这跟国家规定的85%发芽率标准还有点距离呢。”

    他话说得很谦虚,但语气是相当的自豪,因为能在短的时间内能提高这么多,确实厉害。

    这也大概率意味着,他再做几回实验调整下,就达到上市标准了。

    “对,小白也就随便尝试了几次,谁想到能提高那么多。”杜超笑着道。

    这‘随便’说的可真带劲,着实让杜超体验了一把张学刚才的爽感。

    客气恭维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大家都各就各位的站在了仪器前面。

    而在实验开始前,杜超还要对刚薅下来的红苋菜种子进行发芽率检测,然后再分发给他们做实验。

    “红苋菜种子目前的发芽率是96%,属于特优种子级别。”

    杜超分发种子的同时,连同打印出的纸质文件一块交到了他们的手上。

    “好,那么,实验就开始吧。”

    尽管处于陌生的实验环境,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专注度。

    首先是,对种子进行预处理。

    把种子放到了一个专用的容器中,用纯净水进行初步的冲洗,轻柔搅动确保种子被均匀冲洗,达到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接下来,再使用柔软的特制面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

    这一个步骤,大家几乎都是神同步的完成了。

    真正拉开距离的,还是玻璃溶液的调制。

    有人快,也有人慢,沈风就属于慢的那个。

    要说他认真吧,他连个试剂的加入顺序都不登记,也没有在每加一样进去后,用仪器实时监测浓度和酸碱度。

    但要说他不认真吧,他似乎又相当谨慎的对待试剂的分量,时不时用吸管吸取一些多余的溶液,虽然他这加的东西看着比别人多点就是了。

    在他旁边的两个智鹰农学科研团成员,隔空对视了一眼,然后微微摇了摇头。

    但沈风却对这一切都视若无睹,只是认真看着自己手中的容器。

    【一份完美的玻璃溶液(红苋菜种子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