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市:我在垃圾堆里被封神了! » 第两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

第两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

    一秒记住【999文学】,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累了吗?”

    “先喝口茶...”

    李熙温柔的眼神出现在眼前,桌面上被放上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略微破损的茶叶浸泡在琥珀色的茶水之中,飘荡着微苦的甜味。

    李熙就坐在办公桌对面,静静的看着他。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宁序诧异的问道,太出神了,自己居然没有注意到。

    “有一会儿了,见你还在忙,所以先没打扰你。”

    “怎么了?”

    “一直盯着我干嘛?”

    “我...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李熙解释了一句,突然看见宁序眼神直直的盯着她,有些慌乱,眼神躲闪抹了抹自己的脸蛋。

    今天画的妆画的不好看吗?

    嗯?

    可是我也没有化妆啊...是因为没化妆所以有问题吗?

    李熙在心里乱想,宁序突然伸出手抓住她无措的手,眼神灼灼的看着她,突然直接说道:

    “我想把未来科技研究院放在生态教育里面!最好是放在生态大学里面,让所有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自由研究技术!”

    “你觉得怎么样?”

    宁序看见李熙的那一刻,脑海之中的想法不受控制的立马涌了出来。

    抓着李熙的手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熙一听宁序的话?懵...

    “未来科技研究院?布置在未来生态大学?”

    “可是未来科技研究院是什么?”

    “生物研究院不是已经在未来教育的范畴之内了吗?”

    李熙下意识的就想到未来生物研究院,可那个本来就归类在未来生态教育体系之内的啊?

    “不不!我说的并不是这个东西。”

    宁序摆手否定,拿起桌上的那一张纸:

    “是这个东西!”

    “这?这是什么?”

    李熙接过那张纸,神色变换几次,看着纸上的文字,专心的看了起来。

    隔了好一会儿,李熙才抬起头来,诧异疑惑的问道:

    “增设未来科技研究院?召集人才研究自己的技术?”

    “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技术还需要研究吗?”

    李熙大为不解。

    宁序听着李熙的疑问,没有任何意外,解释道:

    “因为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让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利用在更多的细分领域。”

    “所以必须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来研究新的东西!”

    宁序郑重的说道。

    “南方三州的事情你知道吧?”

    “目前情况已经基本上控制下来了,但是说实话,除了控制大范围传播的问题解决了以外。”

    “还有很多的人依然停留在危险之中,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有效的办法。”

    “空污科技安装过去的净化塔,拥有高强度大范围击穿空气之中污染物质的能力。”

    “这对于控制污染传播是一件好事,但是说实话,既然净化塔能够击穿空气之中的污染病菌。”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净化塔的原理利用起来,合理控制净化塔适当的电离子数量。”

    “在保护人体安全的情况下,精准击穿人体内的有害污染病菌。”

    “以此拯救受到危害的人群。”

    宁序竖着一根手指。

    “而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研发之中。”

    “一但研发出来。”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好事。”

    “而且,我计划把我们公司的技术表示都拿出来,放在研究院里面,无论任何人了解研究清楚了技术的原理。”

    “并且通过原理制造出来其他的可用设备,哪怕效果并没有那么强烈,我们都表示全力支持。”

    “并且把所有的研究课题向生态大学的学生开放!”

    “那这将会是未来教育多么巨大的优势和亮点?”

    “对于整个三州地区,整个国内,甚至是整个世界,又将会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宁序语气之中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李熙闻言,有些疑问正准备开口插话。

    宁序摆了摆手,皱着眉头低声喃喃:

    “不不不...召集光是学生和自身召集的这些人肯定不够!”

    “从哪儿召集足够数量的研究人员参与到研究计划之中呢?”

    宁序又进入自己的世界,迅速的思考起来。

    手指在桌子上发出有节奏的清响声。

    李熙看着宁序这个样子,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听着宁序的话,把他说的那些琐碎的东西全部都记录下来。

    因为待会儿宁序肯定是会要的。

    宁序闭着眼睛。

    系统出品的技术,系统自己都说了,理论上没有研究成功的可能。

    就算是找到当代顶尖人才加上研究基地的增益效果,研究成功率也不一定高。

    退一万步!哪怕再加上“标志徽章”的一部分增益效果。

    成功率也只能是微乎其微!

    或许能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又或者万分之一...

    如果说本身的成功率很低的话,那想要成功率变高的办法只能有一个!

    那就是用数量去堆!

    发动学生群体,还可以悬赏,让一些人来破解技术之中的原理,还可以自己招人在研究这个事情。

    但是人还是不够。

    目前可以知道的是,在市场上肯定有大量的企业在暗地里研究未来科技的技术。

    至于有没有成功?这基本上不用猜就知道。

    只是可惜了这些企业的研究人员,不能够为未来科技所用。

    等等?

    企业?

    宁序突然想了起来,一拍手,眼睛大亮:

    “是啊!现在火炬生态不是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可以抽调过来吗?”

    “火炬生态现在在全球的生态企业高达四十多家,控股的公司更多。随便调一些人员过来,就能够补充人员空缺。”

    “五管齐下,这样才有结果!”

    “没错,就是这样。”

    宁序肯定的说道。

    随即回过神来,看着坐在对面的李熙,连忙问道:

    “刚刚我说的东西都记录下来了吗?”

    “嗯...记录下来了,你看看。”

    李熙连忙把手上的东西递过去,宁序拿过来看了一眼,连连点头:

    “好!就是这样!”

    “这个计划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你知道吗?”

    “明天...不,明天还是太着急了,后天吧,最迟大后天,你把这个计划整理出来。”

    “这是一个并入未来教育的计划,意味着这个重任要落在你的肩膀上了。”

    “不过不用担心,这件事情我也会亲自参与管理,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越快越好!”

    宁序认真的说道。

    李熙那些那两张纸,认真点头,她看的出来宁序很着急这件事。

    研究技术没有问题,她很支持。

    不过三州地区的事情真的很严重吗?

    李熙询问一句:

    “宁总?三州地区的问题不是已经控制住了吗?后面还有严重化的可能性吗?”

    宁序摇了摇头:

    “不是我们华联合,是其他地区..”

    “其他地区?”

    “华联合之外?”

    李熙神色一变。

    “宁总?这个事情还有可能变成国际性的问题?”

    宁序摆了摆手:

    “有这个可能性而已,并不是完全,但是说实话,很多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

    “如果没有发生,自然最好,如果发生了,那也有备无患。”

    “更何况,无论这件事发生或者不发生,这都是我们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一切能够兼顾利益和影响力的机会,我们都不应该放过。”

    李熙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好,这件事我会尽快去做的。”

    “尽量明天就把方案拿出来。”

    “好。”

    宁序点头,随即一想:

    “这个事情不用保密,你让整个秘书处帮着你做这件事都行,最好不耽误晚上休息的时间。”

    李熙笑着摇摇头:

    “没关系,多睡一会儿少睡一会儿都可以。”

    “嗯...我建议还是不要这样,要不然,我不太一定能够睡得着。”

    宁序想了想看着李熙正经的说道。

    李熙嗔白了他一眼。

    “好∽”

    “我知道了...”

    …………

    “宁总你的意思是?从火炬生态所有企业之中抽调一部分的技术研究人员进入未来科技研究院?”

    彭玉国在电话那头问道。

    宁序答应,表示是这个意思。

    彭玉国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也没犹豫,直接点头答应:

    “行,没问题,到时候我把这件事通知下去,现在整个火炬生态都在用着未来科技的东西抢占全球市场。”

    “抽调一些研究人员也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到时候研究出来了其他的东西,有好处的也是所有人。”

    “他们不会有意见的。”

    “嗯,这件事要细细安排,把事情热他们讲清楚,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研究设备的问题。”

    “待会儿我会发给你一份采购清单,你让火炬生态的企业在全世界尽可能的采购这些设备。”

    “能够采购多少就采购多少,有采购不到的,你就联系黑幕基金,让他们用手段把设备运输回来。”

    “好,没问题!”

    彭玉国一口答应。

    听着电话那头宁序答应了一声。

    随后挂断电话。

    看着桌子上的电话,彭玉国思考片刻,沉吟。

    “看来我们火炬生态马上又要有一艘航母下水了啊?”

    “好事!”

    “小刘!”

    “彭总…”

    一个助理连忙走了进来看着彭玉国点头。

    “你现在去通知所有火炬生态企业的管理人员,半个小时以后召开一场视频会议。”

    “务必所有人都参加,刚刚宁总吩咐了一件事情,现在需要我们去做。”

    “好,我现在就去通知。”

    助理迅速的答应。

    半个小时以后。

    诺大的视频会议画面屏幕上,火炬生态全球一百三十二个企业的董事长全部到齐。

    虽然火炬生态有能力进入全球市场的企业有四十二家,甚至五十企业大会都凑不全。

    但这是因为火炬生态在限制扩张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国内有污点,自身能力有缺陷的企业在没有达到火炬生态的要求之前暂时不会列入火炬生态的企业行列。

    而那些有资格的企业,会有一个长达两年时间的考察期。

    在这个期间,火炬生态会分配一定的资源倾斜,考察这家公司在一个地区的成绩。

    只有达标。

    才能加入火炬生态。

    现在,火炬生态考察名单里面有两百多家企业待定。

    “抽调一部分的研究人员组建未来科技研究院?”

    “嗯...我没有什么意见,我同意!”

    “把公司所有的研究人员抽调过去都没问题。”

    “我也是!”

    “没有任何的意见。”

    众人得知这件事是宁序做的决定以后,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研究人员?对于他们来说有用,但是现在的作用不是很大。

    毕竟他们大部分的盈利来源都是未来科技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自己原本的设备和技术在未来科技的面前只能当作配角。

    与其让众多的研究人员就在他们这里无所事事,浪费时间。

    还不如让他们去研究院。

    一个不能没办法研究的研究人员,那才是一个研究人员觉得悲哀的事情。

    “另外,现在公司需要所有在全球市场上有能力的企业在市场上采购设备。”

    “待会儿我会把采购清单发给你们,你们就按照这个清单采购。”

    “能采购多少,就采购多少。”

    “过不了多少的时间,未来生态大学和未来生态奖就要开始和大众见面了。”

    “这是为了我们下一代和未来。”

    “到时候,未来生态大学的教职人员依然需要从各个公司之中抽调。”

    “凡是被抽调的,和自愿在生态大学任职的人,从下周开始去南加省接受入职前的培训教育。”

    “记住了,无论你是自愿的,还是抽调的人员,你们在这之前是不谙世事的研究人员。”

    “但是进入未来生态大学以后。”

    “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教书育人了,生态大学不是唯一一个,但是以后绝对承载着国内生态领域的未来。”

    “而未来生态奖的意义,就是让世界所有的目光聚集在我们这片土地上。”

    “宁总所说的,十年之内建设世界生态中心的目标可是一直都在。”

    “明白吗?”

    彭玉国看着众多的面庞,郑重其事的说道。

    众人郑重点头。

    这个承诺,他们绝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