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市:我在垃圾堆里被封神了! » 第一百一十四章:种草员的工资也压低?

第一百一十四章:种草员的工资也压低?

    看着赵省皱眉思索的表情。

    彭玉国神色稍微变化,看着赵省笑着问道:

    “赵省,是不是雨泽计划四企业要来青州了?”

    赵省点头,沉声:

    “是!北控环境四家企业董事长都来了,刚刚公布的消息触动到了他们。”

    “现在过来肯定是商量雨泽计划问题的。”

    “哦,这也是应该的,毕竟雨泽计划虽然说现在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一些贡献还是不能够被直接抹去的。”

    “这样,如同赵省不介意。”

    “我能不能也跟着赵省你一起去?毕竟我是火炬生态联合的会长。”

    彭玉国笑着问道。

    赵省闻言,眼睛一亮,看着彭玉国的眼神,当即答应:

    “可以可以,火炬计划和雨泽计划也是应该好好的沟通一下了。”

    “那就现在吧,雨泽计划的人已经飞过来了。”

    “我们也不等了好吧?”

    “已经飞过来了?”

    彭玉国稍微有些诧异,雨泽计划的人这么着急?

    “好,那就现在!”

    站在旁边的瞿省听着两人的对话,上前一步,看着彭玉国笑着缓缓说道:

    “彭先生,火炬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计划,这次在青州展开,是大势所趋。”

    “不管以后在运营上有什么问题都没关系,有需要就提。”

    彭玉国听出来了瞿省话语里面的意思,点了点头。

    “好!”

    瞿省没说话,看着彭玉国和赵省离开。

    “雨泽计划?”

    …………

    “雨泽计划还是不出所料,还是出问题了。”

    “青州...”

    “火炬计划铺设过去,倒是能够给我持续的带来大量的生态点。”

    “挺好。”

    宁序看了一眼李熙发过来的信息内容,雨泽计划出事预料之中,不过没想到这么快。

    青州毫不犹豫盖章火炬计划倒是没想到,一个在南加省还没有完全覆盖的火炬计划就提供五千多万生态点。

    进驻青州以后,肯定会迎来一次生态点暴涨。

    看了一眼系统界面。

    “生态点:50468000万”

    “当前余额:12万”

    虽然说目前每天进账的生态点接近两百万,但是花费也很不简单。

    光是扩充收集车和填埋场的数量就花费颇多。

    火炬计划,提提速也挺好。

    揣好手机,宁序打量了一眼周围的景象,干燥的西北风刮过来,带着些许的颗粒感打开眼镜镜片上。

    发出轻微哒哒哒的声音。

    现在宁序所在的地方,已经基本脱离早期水土固化的区域了。

    脚下生长着大量的苋蒿,这种叶片修长带着锯齿,最大生长直径可以达到两三米的抗盐碱草木,是西州高原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物种。

    多年前西州高原水土治理习惯种植大量的榆树,槐树,杨树等树种。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西州高原贫瘠而干旱的土壤让这些树种存活的状况并不好。

    于是近五六年时间里开始大量种草,一方面生长效率更高,一方面作为牧草也能够诞生经济利益。

    不过,这些年来,种草的难度也并不小,水土保持的进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宁序看了一眼不远处,隐隐可以看见十几个人影正在一片起伏的沟壑之中顶着风沙忙碌。

    迈步走过去。

    只见不远处停着好几辆旧绿三轮车,三轮车上是大量枯黄的草木秸秆。

    十几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穿着臃肿的汉子正扛着仿佛“戒刀”一般刀铲,抱着一捆一捆的枯草。

    横向在起伏的山坡上摆出一个一个规整的正方块,然后用刀铲用力的按住枯草的中间部分。

    用力的把枯草碾进松散的沙土之中,形成一个个枯草组成的方块。

    粗糙干裂的巨大手掌一片紫红,镶嵌着细细的沙子,满是皱纹的眼角带着疲惫一直延伸到略微浑浊的眼球之中。

    口中用力呵出的声音和热气,伴随着稻草一寸寸碾入沙土之中,汗水顺着帽沿往下滴在土黄色的解放鞋上。

    西州高原种沙人!

    确切的来说,应该叫做种草员。

    西州高原的水土养护工程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这些年来,西州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前段时间甚至还出现过皇河中段复绿的情况。

    这是这两代种草员十几年的功劳。

    但是这从来都不意味着西州高原的生态情况已经达到了安心的地步。

    只不过逐渐向好的过程之中关注的人变少了而已,此时此刻,这一片巨大的土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地方依然是一片黄土。

    “哎!小伙子!你干啥的?”

    人群之中,坐在三轮车上的一个汉子看着走过来的宁序,张嘴招呼一句。

    勉强能够听懂。

    宁序走过去笑着说道:

    “我过来看看种沙!”

    “看种沙?种沙有个啥好看的?这大冬天的风有多,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不是西州人吧?”

    “不是。”

    宁序回答了一句。

    汉子眯了眯眼睛,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堆,上下打量了一眼宁序,正准备从口袋里摸支烟。

    看着宁序的样子,挺年轻,但是总感觉不像是一般人。

    像是个当官儿的。

    摸烟的动作停住了。

    前倾看着宁序,试探性问道:

    “年轻人?你到底是来干嘛的?”

    “现在年轻人我可没见过几个喜欢种沙的,现在的年轻人多嫌弃一身沙子味儿。”

    “种沙多苦,谁会在意种沙这些事情?”

    汉子粗着嗓子说道。

    宁序笑了,看了一眼旁边众多的种草员:

    “喜欢种沙?”

    “说不上。”

    汉子身子后仰,摸了摸口袋:

    “我就知道。”

    “现在种沙啊,也就只有我们这些不年轻的人还在做了。”

    “谁会有事没事去注意啥种沙?”

    “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哪怕是我们这些人也可能提不起什么兴趣。”

    “吃烟不?”

    汉子看着宁序问道。

    宁序摆摆手,看着汉子脸上几分沧桑,有些好奇问道:

    “现在种草的人就只有这些了吗?”

    “没...这才多少人?还有其他两个小组二十多个人。”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人了。”

    “哦...”

    宁序点了点头,打量一眼汉子:

    “工资待遇怎样?”

    “做这个有补贴的吧?”

    “工资待遇?”

    汉子没说话,笑着摆了摆手有几分不在意:

    “现在工资比前些年的时候,高了不少,现在每天也有一百多块,每个月补贴也还有几百块吧。”

    “要是工资高的话,种沙的人早就多了去了。”

    “那既然工资不高?你们还在这里种沙是为了什么?”

    宁序问道。

    汉子吐出一口烟气,看着不远处正在肆虐的风沙和众多种在种草的人。

    故作深沉缓缓说道:

    “这能是为了什么?为了情怀!”

    “情怀?”

    宁序笑了一声,汉子看着宁序的笑容,哈哈笑了一声,碾熄烟头,随后又捡起来放进口袋里面。

    “没啥文化,以前放牧的,后来国家不让在西州高原上放牧了,然后把我们这些人收编种沙了。”

    “不过有时候想一想,这片高原上也确实没啥可放牧的了,这些年来,西州高原上的草木确实少了很多。”

    “刚开始种沙是为了讨个生活。”

    “不过现在种着种着还挺有成就感的。”

    “就是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接替我们的人咯。”

    汉子有些感慨的说了一句。

    突然挑眉看着宁序,咧开嘴笑着说道:

    “哎!年轻人,来试试种沙吧?很有意义的!”

    “这可是生态环保工程,怎么样,想不想体验体验?”

    宁序闻言,有些好笑,看着汉子开口说道:

    “虽然我知道种沙很有意义,不过现在不行。”

    “但是我有办法让你们这个地方种沙的人更多,同时我还可以想办法给你们现在的工资翻一倍。”

    “工资翻倍?”

    “哈哈哈...小伙子年轻人真会说笑!”

    “你现在在这里,你用什么给我们加工资?”

    汉子笑了起来,旁边其他汗流浃背的汉子也注意到了这边,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

    笑着喊了一句。

    “人多点就行了,工资翻倍还是算了吧。”

    “哈哈哈...”

    众人笑了起来,隔着距离看不清楚宁序的模样,只是远远觉得挺有精气神。

    汉子也没当作一回事,但是挺开心是,但是眼神突然看见宁序脸上平静的笑意。

    眼神如同海浪之中的一缕漩涡。

    汉子脸上的不以为然的笑容缓缓的收敛了起来,逐渐变得怀疑了起来,看着宁序。

    “这?”

    “年轻人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宁序没有解释,汉子正准备说话,三轮车开过来的道路边上,突然腾起一阵沙尘。

    两辆车在沟壑之中迅速穿梭过来。

    “哎哎哎?”

    “这是什么车?怎么开到这里来了?”

    汉子眼神诧异的从三轮车上下来,看着开过来的两辆车。

    “还真是飞机落了垃圾场,这根本就不是你这里机停的地方。”

    “怎么这些车开到这里来了?”

    “不会是什么大人物过来了吧?”

    汉子喃喃自语了几句,旁边一所有种沙的人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谁啊?”

    “怎么这个地方还有车开过来?”

    “还是好车啊?”

    “劳生,你上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个汉子连忙跑上前来冲着宁序面前的劳生喊道。

    劳生连忙答应一声,抓了抓头发,正准备快步走上前去,眼前却擦过一道身影。

    劳生一愣,看着眼前的这个快步走上前去的年轻人。

    车辆迅速在宁序眼前停下。

    车门迅速打开,一个穿着夹克的男人踩着皮鞋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迎着宁序满脸笑容快步走上前来。

    远远的就伸出手。

    “宁总!宁总!”

    “你好你好,我是西州省太州区主管李志!”

    “一早就听说火炬生态的森林湿地计划准备在西州高原展开的事情。”

    “没想到宁总你居然在我们太州,我代表我们太州欢迎宁总你的到来。”

    李志笑容满面。

    丝毫没有把周围荒芜的风沙环境放在眼里。

    火炬计划可是现在全国各地羡慕不已的一个大动作!

    李志从来没想到,火炬计划的另一部分突然就降临到西州省,还到了他太州区!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宁序握了握手,看着李志,笑着说道:

    “这次我过来主要是为了看看西州高原现在的生态情况。”

    “提前没有打招呼。”

    “李区见谅。”

    李志连忙摆摆手:

    “哪有,哪有,宁总能来这里,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幸运。”

    搓了搓手掌,带着笑容和周围楞神的种草员打招呼,李志上前去,看着宁序说道:

    “西州高原这些年来的水土养护工程比起十几年前的时候,可是改善了不少。”

    “要是十几年前,这个时候的风沙可是能迷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现在好多了。”

    “不过不知道宁总觉得现在西州高原的水土养护工程做的怎么样?”

    宁序赞同点点头:

    “还可以,这些年来的水土养护工程的确效果显著。”

    “不过我们现在之所以来到这个地方开启西州高原的水土养护工程。”

    “当然希望能够复绿的地方越多越好。”

    “刚刚我和这边的种草员稍微沟通了一下,有些地方不是很让人满意啊...”

    宁序略微叹一口气看着李志说道。

    李志点头哎了一声,清咳一声:

    “这个...这个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尽善尽美,生态绿化的过程也还是挺辛苦的。”

    “这我知道。”

    “我说的是这里种草员的人数问题和工资问题。”

    “根据西州高原生态绿化工程六期要求,各地区种草员数量不能低于六十人。”

    “艰苦地区职业种草员基本待遇不得低于四千元,同时应该享受由地区提供的七中补贴福利。”

    “这些情况,李区想来应该是知道的吧?”

    宁序看着李志问道。

    李志眼神变换,诧异看着宁序,隐隐感觉到了几分压力,心里咯噔一声。

    “宁总说这话的意思是,我们这里的种草员待遇没达到规定的水平?”

    宁序点点头:

    “当然,不信的话,李区你可以问一问这位经验丰富的种草员一下。”

    宁序示意旁边的劳生。

    李区的脸色有些严肃,竖眉转头看着一眼身后一个圆润的男人一眼。

    圆润男人刚刚听到宁序的话,额头上的汗水刷刷就下来了。

    连忙走上前去。

    李志走到劳生旁边,带着笑容亲切问道:

    “这位老乡,我是太州区主管李志,刚刚那位年轻人呢,是我们西州省的贵客。”

    “刚刚听他说,你们的待遇水平不高?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儿?”

    劳生眼神发怯,手掌都有些哆嗦。

    看着眼前一群当官儿的。

    太州区主管?

    西州省的贵客?

    这...

    李志看着劳生有些紧张的表情,连忙安慰说道:

    “老乡你不用担心,我们是来了解你们生活情况,给你们解决问题的。”

    “不是找麻烦的,有问题你直说,比如说你们现在每个月工资大概是...多少钱?”

    李志问道,看了身后圆润男人一眼,圆润男人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李志脸上笑容沉了下来,冷眼看圆润男人。

    “我们...这每个月工资,有时候能有四千块钱,大多数时候都是三千多块...”

    劳生紧张结巴说道。

    话音刚落。

    圆润男人连忙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连忙上前看着李志解释:

    “李区你听我说!”

    “这肯定是下面那群人工作出了错误!”

    “我现在就打电话!让他们赶紧过来解决问题!”

    “压低种草员待遇问题,这肯定是一个误会!”

    “误会?”

    李志几分怒色:

    “误会就不是问题吗!是不是今天这个误会没人说出来,你们就准备让他一直是误会吗!”

    “不是不是!李区你听我解释!”

    圆润男人急了!

    李志冷喝一声:

    “跟我解释!你应该和老乡们解释!”

    李志气不打一出来,好不容易未来科技宁序这个“大红人”来了。

    结果一来就碰见这么一个事儿!

    李志心里气!

    指着圆润男人鼻子:

    “我待会儿再来找你麻烦!”

    转身连忙走向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