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还没准备好就穿越 » 第八章立木取信,重塑信任

第八章立木取信,重塑信任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幽州城巍峨的南门之上,一股庄重而又神秘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城市。

    在南门前那片开阔的市集广场中央,一根粗壮的原木矗立着,高达三丈,宛如一根砥柱,直指蓝天。

    卫青亲手在原木旁树立起一块告示牌,上面书写着燕王赵恪的谕旨:

    “若有勇士能将此木从南门搬运至北门者,将赐予十两黄金,绝不食言。燕王赵恪手书。”

    消息一传出,瞬时引起了全城百姓的关注,他们围绕在巨木周围,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不少人心存疑虑,毕竟,燕王赵恪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沉迷于安逸享乐、无所作为的君主,如今这般许诺能否兑现,大家没有丝毫把握。

    虽然人群中不乏跃跃欲试者,但一想到可能只是燕王府的一场闹剧,终究没有人敢踏出第一步。

    随着时间推移,从晨曦破晓到日暮黄昏,那根巨木始终孤独地屹立在原地。

    而赵恪虽身处王府之内,却一直密切关注着外面的动静。他心中同样也有些忐忑不安,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棋,至关重要。

    直至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即将消逝,一个魁梧高大的身影在人群中凸显出来。

    “大虎,你怎么出来了?快回去!”

    有人要拦着这大汉,但大汉还是站了出来。

    那是一名身躯似铁塔般的大汉,他的名字叫杨大虎,城东铁匠之子,平时为人仗义,力气惊人,广为人知。

    此时,他鼓足勇气,走上前去,紧紧抱住那根巨木,仿佛抱着自己生活的希望。

    杨大虎双目坚定,咬牙忍住疲惫与疼痛,一步步缓慢而又坚定地拖曳着巨木向北门走去。

    每走一步,都像是敲击在百姓心头的鼓点,让他们对燕王赵恪的信任一点点地萌芽。

    沿途百姓屏息凝神,看着杨大虎额角渗出的汗珠滚落大地,听着脚下石板路上沉重的脚步声,无不为之动容,心底也为大虎担忧。

    黄昏下,经过杨大虎不懈的努力,终于抵达北门,他疲惫不堪却又满脸自豪地站在那里,身上的汗珠,啪嗒啪嗒地摔在地上,拥挤的人群爆发出一阵阵惊叹与欢呼。

    “真不愧是大虎啊,真是天生神力。”

    “也就那样吧,老夫年轻的时候,能抬两根呢!”

    “切,老李头,你年轻的时候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老夫还不知道吗?”

    “老张头,都一把年纪了,还拆老子的台,今天我们俩没完,你等着!”

    刚才说话的白胡子老头气的直瞪眼,而人群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但更多人内心还是忐忑不安,担心这是不是这个燕王一时兴起为了戏弄大家而设的局。

    杨大虎艰难完成了搬木的任务后,站立在幽州城北门,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脸颊上挂着疲惫的笑容。

    杨大虎也是内心有些忐忑,要不是自己的父亲要看病,家里实在没钱,自己才不会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想到平日燕王乖戾,贪玩的传言,自己心中多少有些害怕忐忑。

    就这众人议论纷纷之际,燕王赵恪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赵恪一身黑袍,步伐稳健地走向杨大力,此时跟在赵恪身后的卫青,他手中的十两黄金在夕阳下正闪闪发光。

    在众目睽睽之下,赵恪接过卫青递来的金锭,庄严地将其递给杨大力,眼神里充满了赞赏与敬佩。

    “杨大虎,你今日之举,彰显了我燕云儿女的勇毅与坚韧,本王向来一诺千金,当初承诺的十两黄金,一分不少,今日便交予你。”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引发一片哗然,不少百姓看着黄金,咽了咽口水,那可是十两黄金啊!

    紧接着,赵恪登上台阶,面向聚集的人群,开始了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说,但是声音细听之下还是能听出赵恪内心的紧张和颤抖。

    “燕云十六州的父老乡亲们,今日朕立木取信,就是要向你们证明,过去的错误本王已深刻反省,从此以后,本王将以诚待民,以信立国。

    本王深知,过去几年,你们承受了太多的困苦与磨难,为此,本王决定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为受灾的家庭修建居所,让你们有一个安稳的家。”

    赵恪的话语如春风化雨,声音虽小,但说进了百姓心里。

    百姓们听到这里,内心的情绪犹如潮水般翻涌起来。内心辛酸苦辣,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了?燕云之地虽有关隘据守,但位置险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燕云的百姓,数百年都在战争中度过,头上更有地主豪绅欺压。

    想到自己的死去的亲人人,想到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多少百姓的眼泪都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人群中,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者喃喃道。

    “若是燕王真能做到他说的这些,老朽感谢燕王的大恩大德,先在这给燕王下跪了。”

    周围的百姓们齐刷刷地也纷纷跪下,原本冷漠的眼神开始有了温度,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这位年轻的燕王似乎真的想要改变什么。他们奢求不多,只是想活下去。

    赵恪看着这一幕,眼中也泛起了泪花,他忍着内心的酸楚,他的话语愈发激昂。

    “本王在此立誓,必将荡涤腐朽,重建公义,让燕云十六州的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吾愿与诸位共勉,携手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话音落下,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百姓们衣衫破旧,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希冀与信任的光芒格外耀眼。

    这一刻,赵恪以实际行动和诚意言辞打动了百姓,那一度冰冷疏离的民心,此刻正慢慢地汇聚在他身边,信任的种子就此播撒在燕云十六州的土壤之中。

    夜幕低垂,幽州城沉浸在淡淡的月色中,繁忙的一天逐渐归于宁静。

    杨大力怀揣着沉甸甸的十两黄金,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步伐虽然略显疲惫,但脸上却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喜悦与自豪。

    他的心中激荡着对燕王赵恪的敬仰与感激。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父亲的病有救了!

    在他的身后,白天热闹非凡的集市广场已变得空旷寂静,只有那根象征着信用的巨木依旧静静地挺立在北门,仿佛悄悄诉说着今日发生的故事。

    大虎回到家,他的父亲杨大力正心疼地看着儿子大虎黝黑脸庞上布满的汗渍与疲态,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我的好儿子,可把你爹担心坏了,你说你没事揭榜干什么。”

    杨大力故意生气地说道。

    “爹,俺想给你治病。”

    铁塔般的大汉,在他父亲面前开始扭扭捏捏起来。

    “你这小子,管不了你了,以后不许再干这么危险的事了,听到没有。”

    杨大力嘴上不饶人,但眼中的泪花已经出卖了他,大虎看着父亲,也只是摸着头再傻笑着。

    今天邻里们前来道贺,杨大力才听说立木取信这件事,包括自己儿子揭榜,并且成功完成。

    起初,杨大力还在心中担心儿子,但是他听到了邻里称赞杨大力的胆识,感慨燕王赵恪的公正,把金子交给大虎时,才把心放回肚子里,也为儿子骄傲自豪。

    其实作为父母,第一位其实并不是关心子女的成就,而是子女只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已足够。

    与此同时,相似的场景发生在幽州城各家各户。

    百姓们的内心在悄然发生变化。淳朴的百姓们开始相信,或许赵恪真的会践行承诺,开仓放粮,解救饥饿的百姓,为他们建造遮风挡雨的房屋。

    但这份信任就如同黑夜中的烛光,虽微弱却足以照亮前方的道路,温暖寒冷已久的心灵。

    而在更深的夜色中,无数家庭的灯盏亮起,犹如繁星点点,点亮了燕云十六州的夜晚。

    那些曾经心灰意冷的百姓,此刻都在心中默默地为赵恪的变革祈福,期待黎明的到来,期待一个崭新的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