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路归来仍是少年 » 第三十章 寻仙

第三十章 寻仙

    严酷第三次进入洞府,这次的他怀揣着谦卑和敬意,见证并记录下那创世一战,这位大能的年龄或许可以和脚下的大地比肩了。

    不管他是如今人类的先祖,抑或现在的人们只是从单细胞生物重新进化成他那般模样,都值得自己叫他一声前辈。

    地球诞生之初,表面温度高达几千上万度,大气中充斥着氢气、氦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周围更有其它碎星不停撞击而来,太阳风暴肆虐,紫外线直射……

    就目前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无法想象他是如何从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的。

    又或许这些恶劣环境对他而言,都只是小儿科而已,再大的危险,又有什么能够大过道则的崩塌呢?

    严酷在墙壁上敲敲打打,没有发现暗门,又掘地三尺,亦一无所获。谈不上失望,因为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座洞府的主人所生活的年代,距今实在是太过久远,他所留下的宝物、道统和遗骸都已被岁月洪流冲刷不见,就连这个山洞的名字也一并随风而逝了,46亿年的岁月,足以磨灭一切。

    如今,唯有洞壁上的壁画,显示着这个山洞的与众不同。按理说,这副壁画也应该被氧化磨灭了,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两张脸的存在,让它成为了永恒。

    出了洞府,严酷对着洞口深深一礼:无名前辈!无法继承前辈的道统,实乃遗憾,晚辈会带着前辈的遗志奋勇向前,若有一天重回母星,定返回此地告知前辈。

    突然,一道光芒自那壁画中射出,它来自跪伏在地的人群,那是一根比鸿毛更轻的头发,那是一根忧思人族未来而苍白的华发。

    这根头发直直地射向严酷的丹田,光芒一闪,消失不见。

    一切发生得太快,严酷躲避不及,慌忙低头查看,小腹处没有伤口,没有疼痛,也没有异物感。

    无处找寻,只得作罢,想来应该不会伤害自己。

    山中无日月,弹指一瞬间。

    三个月后,象群将他送到雨林边界,巨象们和他挥鼻告别,两头顽皮的小象用鼻子狠狠地蹭他的脸,拽住他的双腿不肯放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上路了。

    这三个月,严酷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何为仙?

    仙,从字面上看,人依靠着山。

    那住在山里的人就一定是仙吗?

    未必。

    所以,“仙”这个字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仙人大多隐居在山林。

    汉字的创造绝对不是信手为之,特别是象形文字,必然是有迹可循,汉字的演化史是一部厚重的历史。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仙与山,龙与水,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此间的境遇让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寻仙!

    去寻找地球上灵气彻底干涸之前,最后一批可以修炼的人。

    去追寻他们留下的道统、法宝和见解,沿着他们留下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所谓的仙是偏爱于隐居山林的修仙者,所以寻仙之路,必然是通向名山大川,而不是都市的高楼大厦。

    游历名山大川不是问题,问题是先去哪座大山?

    伏羲、女娲、炎黄、蚩尤、刑天、共工等上古神话故事中的修仙者距离现在过于遥远,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考证,遂被严酷排除。

    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的老子,应该是一个修仙者,其所著《道德经》放在三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依旧是玄妙非常,可道祖最终去向何方,无人知晓,遂亦被严酷排除。

    老子曾使过一气化三清的分身之术,幻化出太清,玉清,上清三位祖师,可见三清祖师是比老子更早的修仙者,奈何可靠的记载太少,无处可寻,排除。

    提到三清祖师就不得不提三清山,三清山位于JX省SR市玉山县,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

    三清祖师未必到过三清山,可另外一位道家重量级人物确确实实到过那里,三清山的道教开山祖师——葛洪,三清山上,至今仍遗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

    葛洪生活在晋朝时期,距今不算特别遥远,所著《抱朴子》为道家之经典,他最早提出了金丹的概念,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由此可见,葛洪无疑也是一位修仙者。

    三清山,待行。

    严酷发现本土的修仙者传说大多都和道家有关,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每一处洞天福地都留有道家修行者的传说。

    华山、泰山、衡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儿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

    没有目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目标太多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因为目标太多等于没有目标,到最后,严酷的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

    顺着时代梳理历朝历代的修仙者传说,修仙者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低,这和灵气的日渐微弱可以相互印证,直至世间再无新的修仙者传说。

    严酷的思绪最终停留在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之上——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自号青莲居士亦是世人口中的诗仙、酒剑仙。

    放在以前,严酷会觉得诗仙、酒剑仙这样的称谓,侧重点应该是在诗、酒与剑的造诣上,是世人对他的文采与豪情的高度赞美,而仙,只不过一种夸张的修饰词罢了。

    而如今,严酷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这是对事实的一种描述,因为修仙者在当时并未绝迹!

    李白一生留下千余篇诗作,他人关于李白的诗篇亦不在少数。

    这些诗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比小说、神话故事高出很多,甚至可以据此描绘出他的人生轨迹。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带着那般推测再读这些诗句时,感受迥然。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到底是哪位仙人抚过诗仙李白的头顶,成为其修行大道的引路人?

    忽而,严酷又陷入了怀疑之中。即便仙人抚顶是写实,那结发长生总是夸张吧?

    有谁能够长生不老?强如无名前辈,关于他的一切都没能留存下来,强如白袍少年与青衣男子,如今还长生于世吗?

    道心松动!

    一叶扁舟,在海浪中风雨飘摇,时而被冲上浪尖,时而被拍在浪下,严酷站在船头,拉扯着小帆苦苦挣扎,下一秒就要倾覆。

    严酷掏出那片绿点遍布的面包。

    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菌!

    是整个宇宙都不能无视的细菌!

    风雨退避,云幕拉开,

    艳阳高挂,彩虹出现,

    将水天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