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只想当咸鱼的我被李二强迫翻身 » 015 意外收获

015 意外收获

    “小东家,请问这歪七扭八的符号究竟是何物?”

    “这个啊,这是阿拉伯数字,就是一种比较便于记录的符号而已,分别对应一到十。”

    祈进简单地向王景和薛礼讲解了阿拉伯数字,想了想,又额外给他们教了一点记帐法。

    不得不说王景的脑袋确实好使,别说阿拉伯数字,就是单式记帐法和复式记帐法,也是稍微讲解一番便能明白。

    再看另一边光是要记熟数字,就快要脑袋冒烟的薛礼,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天赋果然是不一样的啊。

    不过这读书人的细胳膊细腿的,着实是体力不够干不了硬活,回头还得给他配一点人手。

    “好好干,日后这纸坊发展起来了就让你当主事。”

    祈进拍了拍王景的肩膀,他先是露出一脸的欣喜,却又马上变为有些为难的表情。

    “小东家,能让您收留我们全家在这庄上过活,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景身无寸功,岂敢再要什么奖赏。”

    “说的什么话,你好好为我做事不就是个大功劳了,好好做事,想要什么奖赏,只要我做得到的无不应允。”

    “那、那个,小东家,可否让犬子跟在少东家身边学习,即便让他做些脏活累活的也不要紧。”

    这是要把自家儿子送来我这当成人质了吗?我可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王啊。

    不过也不打紧,反正平常自己也会抽空教茹丫头和方华读书识字。

    放一头羊也是赶,放一群羊也是赶。

    “这样吧,正好我平日也会教方茹和方华,你就把你儿子女儿都一起送来跟着学吧。”

    “谢谢小东家!谢谢小东家!待放工后某便跟拙荆谈这事。”

    其实王景心里并非有祈进想得那般,他只是想给孩子谋个更好的出路。

    这位小东家身负如此才能,孩子们跟着他日后就算不能飞黄腾达,至少也绝对是不愁吃穿的。

    “我还不知道你家儿女的名字呢。”

    “啊、是,小东家,某小女名韵竹,今年八岁;至于犬子玄策,今年五岁。”

    哦,一个八岁,一个五岁,刚好可以当茹丫头他们的伴,之前还在他们交朋友的问题呢,这下倒是…等等?

    “等等,你说,你儿子叫王玄策?”

    “是、是的,小东家,怎么了吗?莫不是犬子顽皮在庄上闹出了什么事?”

    听见祈进打听自家儿子,王景的脸色慌张了起来。

    “没的事,王叔莫要紧张。”

    看到王景还有些紧张,祈进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总不能告诉他:你儿子可是个“一人灭一国”的狠人。

    何况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说不定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不过只要经过自己的培养,想取得那般甚至超越的成就想来也会是难事。

    “对了,王叔,有空你就和薛礼一起,去找老刘头他们练练手,学个几招也行。近日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了,万一有什么骚乱也能保护自家人不是。”

    “好的,小东家,某会去的。”

    祈进示意让王景先去忙乎自己的事情,又唤来了还在与数字苦战的薛礼。

    “三哥,待会帮我另外拿十坛酒还有十刀纸放在车上,明天我们一起去镇上交货。”

    “好的,东家。”

    薛礼露出了一副终于解脱的表情,匆匆地跑去搬东西了。

    看着薛礼这憨厚的样子,实在无法把他和三箭定天山的神将联想在一起。

    哎,过几年等大哥二哥在军中站稳脚跟后,再看看能不能把他塞到行伍训练训练好了。

    其他几个小只的培养教育,看来也得放上日程才行。

    ……次日,阳全酒家内。

    “祈郎君,你这次…还真是搞出了不得了的东西啊。”石青城摩挲着手里的纸。

    “这纸每刀百张,五百文,如何?”

    听到这话,石青城瞬间不淡定,差点连手上的纸都给撕了。

    三尺见方一张五文啊,这种品相的上好白纸,居然只要五文一张。就算那些泛黄破烂、难以书写的草纸,若是要达到这个大小,少说也得十文起步。

    更不要提那些品质好一点,但仍然比这纸还差一些的“高级纸”了。

    看到石青城考虑良久的样子,祈进觉得是不是自己价格开得太高了,一张五文钱确实是有点贵。

    “这个买卖在下某接下了,祈郎君另外的买卖可是这酒?”

    “是,也不是。”

    看到石青城一脸疑惑,祈进接着往下说:

    “这酒确实是要用来做买卖的,只是这时日到处都缺粮,实在是无法大量酿酒,这次只是取些给石郎君作为试卖。”

    “那真是可惜了,不知这酒有何名堂?”

    “大的这坛名叫杏花春,小的这坛叫万年醉。”

    祈进见石青城斟了一小杯杏花春喝了起来,于是继续介绍道:

    “杏花春入口绵醇,细品还会回甘,下肚隐隐能感受到暖意;万年醉则是在这基础上更上一层,只是入口时有辛辣灼热感,有些人可能会喝不惯。”

    看到石青城刚好试到万年醉,那彷佛被烫到舌头一般的表现,祈进差点笑了出来。

    “好、好酒,祈郎君,这万年醉当真是好酒啊!就是太烈了点。”

    “不只如此,这万年醉啊,你喝完后将杯子倒扣,隔天都还能闻到酒香。”

    “当真如此神奇!”

    “当然,只是这万年醉十分稀有,现在就只有这一坛了,先让石郎君尝尝鲜而已。”

    祈进一顿,吊了一下石青城的好奇心。

    “那这杏花春呢?”

    “本来是每坛五两银子的,只是现在粮食紧缺,所以……。”祈进一副为难的表情。

    “这…某也明白如今米价已经涨了数倍,这样吧,这杏花春我石家便以每坛十两,不,十五两收购如何?”

    果然这货就是人傻钱多,要是他知道现在酒窖里还有数百坛杏花春和数十坛万年醉,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只是这杏花春,每周只能提供五坛左右,待到粮价回落再另作打算。”

    敲定新买卖后,祈进满心愉悦地驾着驴车慢悠悠地晃回村子了。

    要是他知道过段时间后,这每周五坛的杏花春,在长安每坛一百两银子,甚至二百两银子也求而不得的时候,不知道会有何感想。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快过完了夏天。

    庄子是扩建得越来越大了,由于造纸工坊糟糕的气味,祈进不得不又在附近买了一块地,作为纸坊和日后一些规划的用地。

    由于庄子里正值学龄的儿童也就五、六个,祈进正在书房琢磨着该手抄教学用的课本,还是直接用上雕版印刷甚至活字印刷。

    砰地一声,突然一道人影推开了房门,然后流利地跪在地上。

    “四哥!你这次一定要帮帮我呀!”

    我这是成了哆啦O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