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朕用钱砸出个天下 » 88天启怎么死的

88天启怎么死的

    茅大通见田尔耕已经上钩便对李云龙说:“小哥儿,田大人他们对万岁一片拳拳之心不好辜负。你不是正缺本钱嘛,不如让田大人他们也参一股?”

    李云龙却做出傻乎乎的样子:“这行吗?”

    魏良卿立刻嚷起来:“这有什么不行的啊?”

    茅大通也说:“小哥儿你那些买卖越快做起来对朝廷越有好处,有什么不行的?”

    李云龙做出很讲义气的样子。

    “好吧,各位大人公忠体国,我也不能让各位大人吃亏。

    这样吧,我保证各位大人出的本钱一年至少赚三倍。”

    “嘶……”

    魏良卿、田尔耕和许显纯又是倒吸一口冷气。

    李云龙此时才像是刚想起来一样问道:“不知各位大人准备出多少钱?”

    田尔耕和许显纯都看向魏良卿。

    魏忠贤这两年来权势越来越大,尤其是去年干掉几个东林党大将之后更是权势熏天,希望通过魏良卿巴结魏忠贤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魏良卿是真不缺钱。

    他不假思索就竖起一根手指:“我出一万两银子。”

    田尔耕是万历年间兵部尚书田乐的孙子。天启四年时他就代骆思恭掌锦衣卫事,两年来很是搂了不少钱。

    但他没有魏良卿那样超然的地位,还要顾虑一下子当着魏良卿的面拿出的钱太多被魏忠贤和皇帝知道了不好交代。

    所以他伸出五根手指。

    “我出五千两。”

    许显纯也赶紧跟上。

    “我也出五千两。”

    两万两啊,还行吧!

    李云龙真是看不上这两万两银子,他只是把这笔钱当成饵钓住这三个人,准备明年天启挂掉之前再收割一波大的。

    随后几天李云龙又跟着魏良卿去见工部尚书崔呈秀。

    崔呈秀也是阉党成员,见到李云龙也把姿态放得很低,详细地询问了李云龙的需求。

    李云龙需要的工匠可不光是会造火器的,还有造楼房的,修路造桥的,建造码头的。这么多样的需求也就是工部能够一站式解决。

    在言谈之间李云龙了解到崔呈秀曾经当过太仆寺卿,立刻又来了兴趣。

    太仆寺卿相当于后世的交通部长,一个重要职责是掌管饲养、训练马匹的事物。

    李云龙穿越之后就一直在琢磨怎样培育出与后世西方高头大马媲美的战马,现在遇到前太仆寺卿他怎么可以错过?

    于是他就问起崔呈秀养马的事情。

    可是崔呈秀说他其实只是在太仆寺卿的位置上过渡了几个月,对太仆寺的事务确实不熟。

    就在李云龙失望之际,崔呈秀却问道:“李小哥儿喜欢马?”

    李云龙说:“武成王说咱们大明官军与建奴交战不占上风也有战马的问题。他教了我一些法子,培育出的马匹可以全面胜过建奴的马匹。”

    魏忠贤早就指示崔成秀尽量交好李云龙,一定要把李云龙拉到魏忠贤这边。

    因此崔呈秀听到李云龙想要改良马种立刻动了心思。

    如果我帮着李云龙培育出好的马匹那我和魏公公也有功劳啊,这事儿可以有!

    于是他立刻殷勤地说自己虽然在太仆寺卿的位子上没干几天但却也知道太仆寺谁最懂养马,回头他就让人去拜见李云龙。

    李云龙赶忙谢过崔呈秀。

    他和魏良卿从工部出来后就有魏府的人来禀报求活营几个人的告身办下来了。

    现在韩盛是管军千户,梁春分、宋兴家和孙恒都是百户,刘满仓则是镇抚。

    本来韩盛这种千户要亲自进京到兵部备案的,但是有魏公公的吩咐,这些手续都是省了,韩盛拿到告身就可以上任。

    魏良卿立刻派人去知会五军都督府,然后告诉李云龙浮山千户所那些军官的调令已经发出了,韩盛可以先带求活营前往浮山千户所,先以管军千户代行千户职务办理交接。

    这里面有很多不合规矩的操作,但魏公公就是规矩,谁敢说三道四?

    敢说三道四的就到诏狱里陪杨涟、左光斗他们去吧!

    不过李云龙可不是社会小白。

    他知道有些事情就算魏公公发了话也不一定不好使。

    在进京的路上他就和茅大通聊过卫所的事情,所以知道卫所的官一般不常调动,许多卫所官都在当地繁衍一两百年了,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现在他当了浮山千户所的千户,把原来的军官都赶走,就相当于是抢了人家的家业,人家乖乖就范才怪。所以韩盛这差事肯定不好办。

    偏偏韩盛身边又连个可信的书办都没有,他很担心韩盛去了浮山所会让人坑死。

    茅大通也有这个担心,便赶忙写信让田尔耕派人送给他师兄和山东总兵杨肇基的幕僚仇颖,让两人去帮韩盛接收浮山所。

    “唉,没有可用的人手啊!”

    有了地盘儿新的烦恼就来了。

    求活营里倒是也有几个识文断字的人,但他们都缺乏历练,最多也就当个小吏的水平。

    宋兴家管个后勤也就勉强,估计给他压更多的担子会出乱子。

    李云龙似乎看到了自己整天忙于琐碎事务的悲催日子。

    所以得赶紧搜罗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了啊!

    现在李云龙认识的人中只有茅大通可以比较信任而且交游广泛,所以他就跟茅大通说:“道长,现在咱们有地盘儿了。不如你还俗吧,先帮我把浮山千户所管起来。

    你不是认得不少人吗?也介绍几个人过来,好多事都要人做呢。”

    茅大通笑道:“这个容易。贫道回去的路上顺路就可以叫上几个意气相投的人。”

    接下来几天,李云龙跟着魏良卿每天往来于各个衙门,有时还进宫和皇帝聊一聊对后金的战略。

    看到天启皇帝一副发愤图强的样子,李云龙估计他是真的以为自己有神仙保佑了。

    但李云龙曾见识过不止一两个公司的垮掉,他知道大明这种巨型帝国走到最后谁都无力回天。

    而且他仔细看了看皇帝隐隐发黑的面皮,已经确定皇帝的肾可能出了问题。

    但是看来皇帝自己还不知道,依附于皇帝的魏忠贤也明显懵然不知,这事情就细思极恐了。

    御医都是吃干饭的吗?或者说他们就是参与者?

    如果御医串通起来对皇帝下手就太简单了。李云龙虽然不是学医的,但如果他当太医的话他也有不少办法做掉皇帝。

    比如在皇帝感冒咳嗽的时候用大剂量的马兜铃入药就可能把皇帝的肾废掉。

    偏偏马兜铃是当时常用的止咳药,用的剂量大点儿你都挑不出大毛病来。

    李云龙记得崇祯曾派几个大臣去打清军,这些大臣不敢和清军作战又担心获罪,就每天吃药,掐着点儿在崇祯降罪之前死掉。

    这说明大明的官员使用药物杀人的手段是很高的,何况他们中间还有武之望这样的高手存在。

    现在李云龙看到皇帝这个样子不由背后发寒。

    如果事情真的如自己猜测的那样,天启是被人做掉的,那么做掉天启的那些人势力已经不可估测了。自己贸然参与皇帝与他们的争斗结果实在难以预料。

    所以既然自己已经拿到了好处,还是少说话为妙吧。

    因此在皇帝询问征讨后金方略时他只说必须要建立一支能在野战中击败后金的部队,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军队,继续坚守宁远以北的堡垒只会耗费钱粮分散兵力。

    李云龙下一步要向奴儿干都司移民,航线要路过毛文龙东江镇的地盘儿,搞好和毛文龙的关系是必须的。因此他又卖了毛文龙一个人情,提醒天启应该加强东江镇。

    天启很重视李云龙的建议,李云龙又趁机提出想要一些辽东和海外的地图。天启把手一挥,李云龙就得到了去兵部职方司要地图的许可。

    PS: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三年一报地图,以听征调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