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从提取精粹开始 » 第55章紫阳

第55章紫阳

    “鬼和神,都是源于对仙道的探索,并具备一定的偶然性,才开发出的道路。

    这两条路,都需要一定的运气,才能够成就。

    只是鬼道可以复制,神道无法复制罢了。

    至于妖,这其实就是其它野兽的武道,通过一些巧合掌握了气血之道,能够提升自身的体魄,慢慢开启修行。

    又在修行之中,增强自身的神魂,从而启迪了智慧,甚至能做到口出人言。

    本质上,和我们的武道,没太大差别,只是修行的不是人而已。”

    林宣富最后对妖作出了总结,也结束了这次提问。

    陆胜听完,不由恍然。

    原来神、鬼、妖,竟然是这么一回事。

    ‘从这么看来,武、仙、神、鬼、妖五条道路,仙道潜力最大,但需要人一步步探索,目前上限不高。

    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后人的踏脚石。

    武、鬼、妖三道,要么上限不高,要么后遗症很大,或者两者兼具,算是条死路,不能去走。

    神道的话,上限很高,潜力也很大,但一切都只能碰运气,而且取得神位之后,也容易坐牢。

    这条路好是好,但不可复制性太强了。’

    心中将当世五条主流的修行道路复盘一遍后,陆胜不得不承认,目前最适合他的,还得是仙道。

    其次,则可以去神道碰碰运气。

    不过不管是仙道,还是神道,他现在都没门路去牟取。

    想要走这两条道路,还得去一趟悬苍山,正式回归山门后,从宗门内获取这两条路的修行之法。

    这般一想,他对于这素未谋面的宗门,心中也生出些期待来。

    于是,聊完了修行体系后,陆胜接下来就着重和林宣富,了解关于悬苍山紫阳道的事情。

    准备在正式入门之前,多了解一下自己宗门。

    对于这种增强宗门归属感的事情,林宣富当然不会拒绝,也开始详细给陆胜解答起悬苍山来。

    “我悬苍山创立于四千年前,开派祖师是一位大宗师,立派之后,宗门便一直宗师不绝,为豫章大派。

    到了两千年前,仙道逐渐兴起昌盛,当时门派一位祖师,天资卓越,一举破入仙门,成为了当世少有的修仙者。

    也由此,我们一直是武道大派的悬苍山,便也顺势转为了道门,立下了紫阳道的道统。

    那位修仙祖师,也被尊称为紫阳祖师,尊为对方是本脉道统的开派之人。

    也正是因为紫阳祖师的崛起,我悬苍山正式突破原本一郡大派的桎梏,崛起为了名闻天下的道门。

    哪怕如今稍有衰落,可依旧位列越国前六,为享誉世间的大派。

    不过紫阳祖师之后,除了一千年前,还有一位三阳祖师顺利修仙成功外,直至如今,又千载过去,门内再无新的修仙者出现。

    好在虽无修仙者,但武道宗师,门中还是一直没少的。

    宗师武者,依旧代代不绝。”

    林宣富在介绍起自己宗门的时候,言语之中,也充满了浓浓的自豪,可见他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宗门。

    至于陆胜,听完之后,心中就更惊喜了。

    原本他眼中的悬苍山,只是一个郡内大派,虽然强,但应该算不上顶尖,只算一流。

    可没想到,这还真是个传承已久的顶尖大派,底蕴极深,武道大宗师、修仙者,全都出过。

    自己加入这等宗门,还怕没有武功仙法修?

    一念至此,他加入紫阳道的心思,越发强烈了。

    话题打开之后,很多事情就止不住了。

    或许是为了让陆胜对宗门更多些了解,接下来林宣富便给他讲了宗门好些位祖师的事迹,又讲了宗门的势力范围。

    在对方口中,如今的悬苍山虽然宗门在南康府,但势力范围,却遍及周边四郡七府,那是一个跨郡连府的庞然大物。

    嗯,听到这,其实也猜到了。

    这次旱灾的覆盖范围,好巧不巧的,竟然全都是紫阳道的地盘。

    弄明白这点之后,陆胜也就恍然,为何林宣富在问清楚他真的有祈雨之能后,如此火急火燎了。

    因为受灾的,都是他悬苍山的地盘。

    那些灾民们,弄不好还是紫阳道的信徒,这怎么能不急?

    “除了我紫阳道外,我越国之内,还有另外三家道门,师侄需要注意。

    一个是飞仙道,这是南海大派,门内如今虽然没有修仙者,但却有一位大宗师坐镇,实力不容小觑。

    一个是巨灵道,这是西郡大派,门内有一位修仙者,是货真价实的在世仙门。

    还有一個苍龙道,这是东洲大派,门内同时拥有修仙者和大宗师,为我越国如今的第一仙门,皇室背后站的就是对方。

    此派绝不能惹。

    剩下还有两个武道宗门,一个点星派、一个云雾宗,门内都有大宗师坐镇,实力也位列顶尖。”

    说起这几家宗门,林宣富语气中也有些羡慕不甘。

    论及底蕴,紫阳道比起这三宗两派,那是丝毫不差,甚至一些犹有过之。

    可如今,却因为缺少顶尖强者,不得不屈居于对方之下。

    这叫任何一个对宗门历史感到自豪的人,心中都难以忍受。

    ‘但好在,如今宗门终于有了复兴希望。’

    林宣富看了陆胜一眼,心里不由升起期待。

    有这么一位天资绝世的师侄出世,或许宗门真的要迎来大兴。

    漫长的旅途,在一长一幼,师叔对师侄的教导中,时间过得飞快。

    等日升月落,晨曦将启之刻,朦胧之间,远处南康府城的轮廓,已经跃入眼帘。

    “师侄,府城到了。”

    早早就晨起,快做完了早功的林宣富,看着同样也起得很早的陆胜,笑着说道。

    经过一天一夜的深入交流,他对于这位新认的师侄,心中的认同感,比先前不由更深了。

    同时也越发肯定,这就是注定要中兴宗门的人。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进城吧。”

    陆胜望了望远方,只见在宽阔的章水河畔,此时河流两岸,已密密麻麻,搭起了无数的窝棚。

    一个个从四面八方逃难而来的人,聚在这府内最大的水源处,挣扎求存。

    城门口还没开,但此时已有无数流民聚集,渴望着往来的行人,能够施舍一点吃食。

    这大灾景象,比起梅康县那边,惨过了无数倍。

    眼下只是初见,就给人心中无比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