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盘古元宇宙之问道三清山 » 第17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17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原盘古合欢宗宗主盘中庸和弟子郑巧音深入神秘的神农架探险,竟然意外得到神农真经。于是,二人对这真经展开了深入研究。

    这日,盘中庸正端坐于室,苦思真经要义,郑巧音飘然入室,施了一礼,道:“师父,徒儿有一惑,百思不得其解,还望师父指点迷津。”

    盘中庸微微颔首,道:“但说无妨,为师定当竭力相助。”

    郑巧音眉头微皱,问道:“师父,这真经中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究竟何意?”

    盘中庸轻抚长须,笑道:“哈哈,此乃《道德经》中之名句,意为道若能言说,便非永恒之道。所谓道,乃天地之至理,需用心感悟,而非言语所能尽述。”

    郑巧音似懂非懂,又道:“那‘名可名,非常名’又是何意呢?”

    盘中庸答道:“此句亦是言道之玄妙,名之局限。名称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而赋予事物的标识,而真正的本质则超越了名称的范畴。徒儿啊,莫要被名称所束缚,当以空灵之心去体悟道之真谛。”

    郑巧音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笑道:“徒儿明白了,就像我们盘古合欢宗,虽有其名,却非仅限于此。我们追求的是道的境界,而非宗派的名号。”

    盘中庸点头称是,道:“正是如此,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我们修行者当以道为指引,不拘一格,随心而行。”

    郑巧音又道:“师父,那我们如何才能达到道的境界呢?”

    盘中庸笑道:“道的境界,非一日之功,需经久修炼,磨砺心性。徒儿啊,你可曾听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知晓,这是说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磨砺,梅花的香气来自于苦寒的环境。”

    盘中庸道:“正是如此,我们修行亦是如此,要经历磨难,不断修炼,方能领悟道的精髓。”

    郑巧音若有所思,忽然笑道:“师父,那我们盘古合欢宗的修行方法是否也是一种独特的磨砺呢?”

    盘中庸哈哈大笑,道:“徒儿啊,你这话说得倒也有趣。我们盘古合欢宗的修行方法虽与众不同,但亦是为了探寻道的奥秘。不过,这其中的奥妙,还需你自己慢慢体悟。”

    郑巧音调皮地笑道:“师父,徒儿觉得我们的修行就像一场游戏,充满了乐趣。”

    盘中庸也笑了起来,道:“哈哈,游戏也罢,修行也罢,只要能有所悟,便是值得。”

    师徒二人相视一笑,继续探讨着真经中的奥秘。在这充满智慧与幽默的对话中,他们对道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郑巧音眨了眨眼睛,笑道:“师父,徒儿近日读到一则趣闻,说是有一人名曰张三,他甚好读书,一日在书房中高声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想却被门外路过的李四听到,李四笑道:‘你这呆子,读诗岂能如此呆板?应当如此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张三听后,不禁哑然失笑。师父,您说这李四是否有趣?”

    盘中庸哈哈大笑,道:“李四这读法倒也别出心裁。不过这诗经中的诗,本就是用来表达情感,诵读时自然要根据情境和心意而有所变化。正如这真经要义,也需灵活理解,不可死记硬背。”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明白了。就像那句‘道可道,非常道’,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字面意思,而要用心去感悟其中的奥妙。”

    盘中庸笑道:“正是如此。为师再给你讲个笑话。有一日,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子路出门讲学。途中天气炎热,孔子便让颜回去买西瓜。颜回来到瓜摊前,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问摊主:‘此瓜甜否?’摊主曰:‘甜如蜜。’颜回听后大喜,买下西瓜返回。子路见颜回抱着西瓜,便问:‘此瓜如何?’颜回曰:‘甜如蜜。’子路持刀欲切,孔子却道:‘且慢,待为师观察一番。’孔子看了看西瓜,又用手敲了敲,然后点头道:‘果然甜如蜜。’颜回和子路相视一笑,切开西瓜,却发现瓜瓤尚未熟透。孔子见状,笑道:‘颜回啊,你只听了摊主的一面之词,便以为此瓜很甜。为师则通过观察和判断,才得出结论。这便是学问之道啊。’”

    郑巧音笑得前仰后合,道:“师父,您这笑话真是妙趣横生。徒儿明白了,做学问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还需多加观察和思考。”

    盘中庸轻抚长须,道:“徒儿啊,这笑话虽小,却蕴含着大道理。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不能只依赖师长的教导,还需自己在实践中领悟。”

    郑巧音若有所思,道:“师父,那我们盘古合欢宗的修行方法,是否也是一种独特的实践呢?”

    盘中庸笑道:“当然。我们盘古合欢宗的修行方法,注重的是身心合一,与自然相通。通过修炼功法,调节气息,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就好比渔人钓鱼,需有耐心和技巧,才能钓到大鱼。”

    郑巧音调皮地笑道:“师父,那我们是否也可以像渔人那样,一边修行,一边享受钓鱼的乐趣呢?”

    盘中庸哈哈大笑,道:“徒儿啊,你这想法倒是颇有新意。修行之路虽艰辛,但也可以从中找到乐趣。就像李白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当享受生活的美好。”

    郑巧音笑道:“师父,您这一番话真是让徒儿受益匪浅。那我们继续探讨真经吧。徒儿还有很多疑惑,还望师父不吝赐教。”

    盘中庸点头道:“但说无妨,为师定当竭尽所能。”

    郑巧音问道:“师父,真经中提到的‘无为而治’,徒儿一直难以理解。究竟何为‘无为’?”

    盘中庸笑道:“‘无为而治’并非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自然,不强行干预。就像种树,我们只需提供适宜的环境,让树木自然生长,而非过分修剪。这便是‘无为’的精髓。”

    郑巧音恍然大悟,道:“徒儿明白了。原来‘无为’是一种智慧的境界,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领悟。”

    盘中庸点头称是,道:“正是如此。‘无为而治’是一种道家的治国理念,但对于我们个人的修行也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时,要学会顺其自然,不过分强求。”

    郑巧音又道:“师父,那我们在修行中如何做到‘无为而治’呢?”

    盘中庸笑道:“徒儿啊,这就需要你在修行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性,学会放下执念,顺应自然。就像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有心境悠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明白了。师父的教诲如醍醐灌顶,让徒儿对修行有了更深的理解。”

    盘中庸欣慰地笑道:“徒儿能有所悟,为师便也安心了。不过修行之路漫长,还需你继续努力。”

    郑巧音调皮地笑道:“师父放心,徒儿定当加倍努力,不辜负师父的期望。”

    师徒二人相视一笑,继续探讨着真经中的奥秘。盘中庸轻抚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徒儿,为师曾听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二者缺一不可。”

    郑巧音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道:“师父,这‘读万卷书’徒儿倒是明白,可这‘行万里路’又是何意呢?”

    盘中庸笑了笑,解释道:“这‘行万里路’便是要你走出书本,亲身去经历世间万物,感悟人生百态。”

    郑巧音恍然大悟,拍着手掌说道:“原来如此,那徒儿岂不是要像徐霞客一样,游遍天下名山大川?”

    盘中庸点点头,笑着说:“正是如此,不过你可要有徐霞客那般的毅力和勇气才行。”

    郑巧音自信满满地说道:“师父放心,徒儿定当不负所望!”

    盘中庸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这世间之大,路途之遥,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走完的。为师这里有一首诗,正好可以形容这修行之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郑巧音听后,眼珠子一转,笑着说道:“师父,那徒儿也来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盘中庸哈哈大笑,拍了拍郑巧音的肩膀,说道:“好徒儿,果然有志气!不过这修行之路可不只是有诗意和远方,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郑巧音笑嘻嘻地说道:“师父,徒儿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徒儿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盘中庸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看着郑巧音,语重心长地说道:“徒儿,为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在这修行之路上有所收获。不过,这一路上可要记得多笑点,就像那句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

    郑巧音咯咯地笑了起来,说道:“师父,您这是要徒儿变成不老神仙吗?”

    师徒二人笑声连连,气氛十分融洽。在这充满智慧与幽默的对话中,他们的修行之路也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

    盘中庸忽然想起了什么,神色严肃地说道:“徒儿,为师还有一句话要送给你。”

    郑巧音见师父如此严肃,也收起了笑容,认真地说道:“师父请讲,徒儿聆听教诲。”

    盘中庸缓缓说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谦逊和勤奋,切不可骄傲自满。”

    郑巧音点头说道:“徒儿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徒儿会时刻铭记师父的教导。”

    盘中庸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如此甚好。不过为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你。”

    郑巧音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道:“师父请出题。”

    盘中庸一本正经地说道:“你可知何为‘无用之用’?”

    郑巧音想了想,回答道:“徒儿认为,这‘无用之用’可能就像是那句诗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在某些时候会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盘中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徒儿所言甚是。这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无用之用’。”

    郑巧音受教地点点头,说道:“师父教导得是,徒儿会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无用之用’。”

    师徒二人相谈甚欢,话题广泛,涵盖修行之道以及世间万物。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郑巧音对修行之路的领悟愈发深刻。

    最后,盘中庸望着郑巧音,笑着说道:“徒儿啊,今日的对话暂且到此。愿你在未来的修行道路上不断精进,臻于至善。”

    郑巧音亦微笑着回应:“徒儿定当谨遵师父教诲!”

    盘中庸微微点头,然后神秘一笑,说道:“徒儿,为师有一秘籍,名曰《合欢真经》,你可曾有所耳闻?”

    郑巧音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答道:“徒儿曾略有耳闻,但不知此经究竟有何玄妙之处?”

    盘中庸哈哈一笑,道:“此经乃是我盘古合欢宗的镇宗之宝,蕴含着无尽的玄妙。若能参透其中奥秘,必将功力大增,境界飞升。”

    郑巧音听后,兴奋地说道:“师父,如此神奇的真经,徒儿定当用心参悟!”

    盘中庸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吟诵道:“昔日相如赋上林,今日徒儿参真经。但愿你能领悟其中妙,修得正果成仙人。”

    郑巧音不禁笑道:“师父真是才高八斗,徒儿佩服!不过,这《合欢真经》是否真能让人成仙呢?”

    盘中庸捋了捋胡须,笑道:“徒儿啊,成仙之路崎岖坎坷,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但若能参透此经,定能有所裨益。就如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郑巧音点头称是,接着问道:“师父,那徒儿该如何参悟这《合欢真经》呢?”

    盘中庸摸了摸下巴,笑道:“参悟真经需用心,实践方能出真知。你可多与师兄弟交流切磋,共同探讨其中奥妙。为师当年也是在不断实践中才领悟了真经的真谛。”

    郑巧音恍然大悟,道:“师父所言极是!徒儿明白了。”

    盘中庸又道:“徒儿啊,这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师希望你能时刻保持勤奋刻苦的态度,不断突破自我。就像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郑巧音一脸坚定地说道:“师父放心,徒儿定当努力修行,不辜负师父的期望!”

    盘中庸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突然凑到郑巧音耳边,小声说道:“徒儿啊,为师这里有一本《参悟合欢真经的一百种方法》,你要不要看看?”

    郑巧音眼睛一亮,忙问道:“师父,这是什么宝贝?快给徒儿看看!”

    盘中庸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小册子,递给郑巧音。郑巧音接过小册子,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第一种方法:对着月亮大喊三声‘我要参悟真经’!”

    郑巧音忍不住笑出声来,道:“师父,这也太搞笑了吧!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盘中庸又从怀里掏出一本更破旧的小册子,递给郑巧音,说道:“这是为师多年的修行心得,里面有很多参悟真经的秘诀。不过,你要答应为师一个条件。”

    郑巧音连忙点头,道:“师父,什么条件?徒儿都答应!”

    盘中庸一脸坏笑地说道:“你要到为师怀里来,让为师抱抱,为师就把这本秘籍给你。”

    郑巧音顿时羞红了脸,娇嗔道:“师父,你好坏啊!”

    盘中庸哈哈大笑道:“徒儿啊,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你不靠近为师,怎么能得到为师的真传呢?”

    郑巧音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走到了盘中庸怀里。盘中庸抱着郑巧音,得意地笑了起来。

    郑巧音低声道:“师父,你这样子,让我想起了一句诗,‘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盘中庸笑道:“徒儿啊,你这是在取笑为师吗?不过,这‘一树梨花压海棠’倒是贴切,为师这一把老骨头,还能压得动你这朵娇花。”

    郑巧音娇羞道:“师父,你就会打趣徒儿。那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教我参悟真经的秘诀呢?”

    盘中庸笑道:“徒儿啊,你可知这世间有一种神奇的功法,名为‘神农合欢功’?”

    郑巧音好奇地问道:“师父,何为‘神农合欢功’?”

    盘中庸神秘一笑,道:“这‘神农合欢功’乃是上古神农氏所创,修炼此功者,可大增功力,容颜不老,更能与心爱之人共享极乐。”

    郑巧音听得面红耳赤,低声道:“师父,这功法如此神奇,难道就是参悟真经的秘诀?”

    盘中庸点头道:“正是。不过,这‘神农合欢功’修炼起来可有讲究,需要男女双方心有灵犀,配合默契。”

    郑巧音羞涩道:“那师父,徒儿该如何与你配合修炼呢?”

    盘中庸轻笑道:“徒儿啊,你且亲亲为师的嘴巴,便能知晓这‘神农合欢功’的玄妙了。”

    郑巧音稍作迟疑,而后鼓起勇气轻吻了一下盘中庸的双唇。刹那间,一股奇妙之感涌上心头,她的身躯不禁微微颤动起来。

    盘中庸见状,哈哈大笑道:“徒儿,感觉如何?这便是‘神农合欢功’的初步境界。若想更进一步,还需勤加修炼啊。”

    郑巧音红脸问道:“师父,这‘神农合欢功’果真神奇。然而,修炼此功真能参悟真经吗?”

    盘中庸笑答:“当然。这‘神农合欢功’不仅可使你功力大增,更能让你领悟到真经中的玄妙。正所谓‘阴阳调和,万物化生’,唯有在男女合欢之际,方能真正体悟这天地之道。”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明白了。师父不愧是盘古合欢宗宗主,对这男女之道研究得如此透彻。”

    盘中庸得意道:“那是自然。为师当年可是威名远扬,多少人都渴望拜在为师门下,学习这‘神农合欢功’。”

    郑巧音笑道:“师父,你如此厉害,为何不多收些弟子呢?”

    盘中庸叹息道:“这世间如你这般资质出众的弟子实乃罕见。为师这么多年也仅收了你这一徒儿,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郑巧音安慰道:“师父,徒儿定会勤奋修炼,不辜负你的期望。”

    盘中庸笑道:“好徒儿,为师信你。待你修炼有成,咱们盘古合欢宗必能重振雄风。”

    郑巧音突然灵机一动,笑道:“师父,徒儿有一诗相赠。”

    盘中庸好奇道:“哦?何诗?”

    郑巧音吟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师父传妙法,徒儿心相随。”

    盘中庸听后,大笑道:“好诗!好诗!为师也有一诗回赠。”

    郑巧音忙问:“何诗?”

    盘中庸笑道:“神功传千古,合欢乐无边。师徒齐修炼,逍遥似神仙。”

    郑巧音咯咯笑道:“师父,你这诗真是风趣。”

    盘中庸笑道:“哈哈,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徒儿,咱们继续修炼这‘神农合欢功’吧。”

    说罢,师徒二人又相拥而坐,继续修炼起来。

    郑巧音突然皱眉道:“师父,我怎么觉得这‘神农合欢功’像极了那句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啊。”

    盘中庸疑惑道:“何出此言?”

    郑巧音笑道:“你看啊,咱们这修炼的姿势,不就像农夫在田里劳作吗?辛苦得很呢。”

    盘中庸也笑了起来:“徒儿啊,你这联想倒是有趣。不过,这‘神农合欢功’可不是普通的劳作,它能让咱们领悟到天地之道,岂是那锄禾之举所能比的?”

    郑巧音点头道:“师父说的是。那我再想想,还有什么诗能形容咱们这修炼的情景呢?”

    盘中庸笑道:“为师倒是想到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咱们这修炼,也如春日酣眠,不知不觉中便能有所进益。”

    郑巧音笑道:“师父,你这解释倒也有趣。不过,我觉得还可以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形容。你看,咱们这修炼的地方,月光如水,岂不恰似地上霜?”

    盘中庸哈哈大笑道:“好徒儿,你这想象力越发丰富了。如此修炼,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正说着,郑巧音又有了新的想法:“师父,我又想到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说,这像不像咱们师徒二人在这天地间修炼的景象?”

    盘中庸笑道:“徒儿,你这比喻倒是新颖。不过,为师觉得还可以加上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咱们修炼这‘神农合欢功’,不正是为了更上一层楼,追求更高的境界吗?”

    郑巧音点头道:“师父所言极是。那我们就加把劲,更上一层楼吧!”

    师徒二人相视一笑,继续沉浸在这“神农合欢功”的修炼之中,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妙趣横生。

    郑巧音趁机撒娇道:“师父,你就把秘籍给徒儿吧!”

    盘中庸这才把秘籍递给郑巧音,说道:“好好参悟吧,徒儿!”

    郑巧音拿着秘籍,如获至宝,开心地笑了起来。

    师徒二人相视一笑,然后继续探讨起《合欢真经》的奥秘。

    盘中庸说道:“徒儿啊,这《合欢真经》可是我们盘古合欢宗的镇宗之宝,其中蕴含着无穷的玄妙。就像那句诗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跳出常规思维,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郑巧音点头道:“师父说得有道理。不过,这真经如此玄妙,徒儿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参悟。”

    盘中庸笑道:“参悟真经不能急于求成,要像炖鸡汤一样,慢慢熬,才能出味。你可以多读一些经典著作,比如《金瓶梅》、《肉蒲团》之类的,从中汲取灵感。”

    郑巧音惊讶地说道:“师父,这些都是淫秽之书啊!”

    盘中庸一本正经地说道:“徒儿啊,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书。它们虽然有些淫秽,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人生哲理和修行之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领悟。”

    郑巧音听了师父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盘中庸又道:“不过,修行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一味埋头苦读。你可以去听听相声、看看小品,放松一下心情。”

    郑巧音好奇地问道:“师父,听相声、看小品也能有助于修行吗?”

    盘中庸笑道:“当然可以!这些艺术形式可以让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和幽默感。就像那句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保持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对修行也是大有裨益的。”

    郑巧音恍然大悟,道:“师父真是博学多才啊!徒儿受教了。”

    盘中庸笑道:“好徒儿,参悟真经的确不能急于求成,要像炖鸡汤一样,慢慢熬,才能出味。你还可以多读一些经典著作,例如《论语》、《孟子》之类的,从中汲取智慧的精华。”

    郑巧音惊讶地说道:“师父,这些才是真正的经典啊!”

    盘中庸一脸正经地说道:“乖徒儿,你说对了!你可不要小瞧这些书。它们虽然看似严肃,但其中确实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修行之道。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要以不同的视角去领悟和体会。”

    郑巧音听了师父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盘中庸又道:“不过,修行也需张弛有度,不能终日埋头苦读。你可以去欣赏欣赏诗词歌赋,领略一下文人墨客的风情。”

    郑巧音好奇地问道:“师父,欣赏诗词歌赋也能有助于修行吗?”

    盘中庸笑道:“当然可以!诗词歌赋犹如心灵的乐章,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增长你的才情。就像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欣赏和创作诗词,你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对修行也是大有益处的。”

    郑巧音恍然大悟,道:“师父真是博学多才啊!徒儿领教了。”

    师徒二人一边探讨着修行的真谛,一边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盘中庸看了看天色,说道:“徒儿啊,今日便到此为止。早些歇息,明日再接再厉。”

    郑巧音点头道:“师父晚安!”

    盘中庸笑道:“晚安!愿你梦中有诗,醒来成道。”

    郑巧音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回味着今日与师父的交谈,心中充满了欢喜和期待。她坚信,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自己定能领悟《合欢真经》的奥秘,成为一名出色的合欢宗弟子。

    第二日,阳光明媚,郑巧音早早地便来到了盘中庸的房间,继续向师父请教。

    盘中庸见到郑巧音如此勤奋,心中甚是欣慰,便决定传授她一些合欢宗的独门技巧。

    盘中庸微笑着说道:“徒儿啊,今日为师要教你合欢之术的精髓。这合欢之术,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领悟。就如同古人云:‘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有当你与伴侣之间达到心灵的契合,才能真正领悟合欢的美妙。”

    郑巧音听得入神,急切地问道:“师父,那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盘中庸哈哈一笑,道:“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了。不过为师可以给你一些提示,比如,要学会倾听对方的心声,感受对方的情感,用温柔和关爱去回应。就像那句诗说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当你们彼此相爱相知,合欢之术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郑巧音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羞涩地说道:“师父,您说得好有诗意啊!”

    盘中庸接着说:“徒儿啊,合欢之术不仅是身体的交流,更是心灵的融合。要做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的心境。”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明白了,多谢师父指点。”

    盘中庸又道:“为师再教你一个诀窍,合欢之时,要注意节奏和呼吸的配合。就像弹奏乐曲一样,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

    郑巧音好奇地问道:“师父,那怎样才能掌握好节奏和呼吸呢?”

    盘中庸笑道:“这就需要你多练习了。可以在平时的修行中,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的动作,来感受节奏的变化。比如说,你可以试着模仿‘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或者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这样就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郑巧音听了师父的话,不禁笑了起来,说道:“师父,您真是太有趣了!”

    盘中庸也跟着笑了起来,说:“哈哈,为师只是想让你在修行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毕竟,人生苦短,何必总是一本正经呢?”

    郑巧音感激地说道:“师父的教诲让徒儿受益匪浅,徒儿一定会努力修行,不辜负师父的期望。”

    盘中庸笑道:“你也可多读些经典之作,如《红楼梦》、《西厢记》等,从中汲取灵感。”

    郑巧音惊愕道:“师父,这些可是世俗之书啊!”

    盘中庸一脸肃然道:“徒儿莫要轻视这些书籍。虽有些许情色描写,但亦蕴含人生哲理与修行之道。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要从多角度去体悟。”

    郑巧音听了师父所言,若有所思。

    盘中庸又道:“不过,修行亦要劳逸结合,不可只顾埋头苦读。有空你可去听听评书、看看戏曲,放松心情。”

    郑巧音好奇问道:“师父,听评书、看戏曲也有助于修行?”

    盘中庸笑道:“那是自然!这些艺术形式能开阔你的视野,增长你的见识,还能锻炼你的思维和幽默感。正如古人云:‘一笑解千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修行大有益处。”

    郑巧音恍然大悟,道:“师父博学多才,徒儿领教了。”

    师徒二人探讨着《合欢真经》的奥秘,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不知不觉,夜幕又已经降临。盘中庸看了看天色,说道:“徒儿,今日便至此吧。早些歇息,明日再接再厉。”

    郑巧音点头道:“师父晚安!”

    盘中庸笑道:“晚安!愿你梦中有佳人相伴。”

    郑巧音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回味着今日与师父的对话,心中满是欢喜与期待。她坚信,在师父的指点下,自己定能参悟《合欢真经》,成为优秀的合欢宗弟子。

    次日,阳光明媚,郑巧音早早地便来到了盘中庸的住处。盘中庸见郑巧音如此勤奋,心中甚是欢喜,当下便决定传授她一些修行的窍门。

    盘中庸笑道:“徒儿啊,为师今日要教你一个修行的法门,那便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郑巧音听了,脸色大变,惊道:“师父,这……这是何意?”

    盘中庸哈哈大笑道:“徒儿莫惊,为师只是与你开个玩笑。这修行之道,最重要的是心境的平和与自身的感悟。我们合欢宗的修行,讲究的是阴阳调和,心境合一。”

    郑巧音这才松了一口气,道:“师父,您这玩笑可把徒儿吓得不轻。”

    盘中庸又道:“徒儿啊,你可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知道,这是元稹的名句,意为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盘中庸笑道:“不错,这句诗正是说明了我们修行者要有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阅历。只有经历过世间的种种,才能更好地领悟修行的真谛。”

    郑巧音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盘中庸接着道:“为师再教你一个窍门,那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的修行也要像春雨滋润大地般,悄然无声地进行,不可急躁。”

    郑巧音道:“师父所言极是,徒儿明白了。”

    盘中庸又道:“徒儿啊,你可知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

    郑巧音道:“徒儿知道,这是龚自珍的名句,意为落花并非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更能保护花朵。”

    盘中庸笑道:“正是如此,我们修行者也要有这种奉献精神,将自己的所得所悟,传递给后来者,让合欢宗的功法发扬光大。”

    郑巧音听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就这样,师徒二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讨着修行的奥秘。郑巧音在盘中庸的悉心教导下,逐渐领悟了合欢真经的真谛,修为也日益精深。

    某一日,郑巧音在修行中遇到了瓶颈,心中烦闷不堪。盘中庸见状,便决定带她出去走走,散散心。

    师徒二人来到了一座青山脚下,只见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好不惬意。盘中庸指着山上的景色,对郑巧音道:“徒儿,你看这山间的美景,是否让你心情舒畅了许多?”

    郑巧音点头道:“师父,这山间的美景的确让徒儿心情愉悦了不少。”

    盘中庸笑道:“这便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我们修行之人,也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中汲取养分。正如古人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候,换个环境,换个心境,就能找到新的突破。”

    郑巧音听了,心中豁然开朗。

    师徒二人继续漫步在山间,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鸣声。盘中庸道:“徒儿,你听这鸟鸣声,是否觉得如同天籁?”

    郑巧音道:“师父,这鸟鸣声的确清脆悦耳,宛如仙音。”

    盘中庸笑道:“这便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的美好。就像伯牙子期的故事一样,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

    郑巧音点头道:“徒儿明白了,师父的教诲徒儿铭记于心。”

    师徒二人在山间游玩了一番,心情都变得格外舒畅。回到住处后,郑巧音继续刻苦修行,终于突破了瓶颈,修为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