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宋:从积攒好感开始直捣黄龙 » 第十章 芙蓉阁——我治,我治还不行吗?

第十章 芙蓉阁——我治,我治还不行吗?

    这大夫吓得都快哭了,只觉眼前一阵天昏地暗、天旋地转。

    他刚刚可是侮辱了一位郡王爷的家教?

    天哪,他到底干了什么啊!

    “如何?”赵瑗说道,“五十两银子我还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治好孩子的病了。”

    “要得要得。”大夫赶紧说道。

    【郡王爷啊,求求别再逼问我了,我治,我治还不行吗?】

    【这我哪敢收您五十两银子啊,祖宗!您可别让我脑袋搬家喽!】

    赵瑗突然听到了大夫的声音,可是大夫并没有说话。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刚刚下意识使用了一次“聆听心声”。

    这是系统技能让他暂时听到了大夫的心中所想。

    【郡王爷,那可是郡王爷啊!这要是得罪了,把我这底层大夫千刀万剐几辈子都赔罪不起的!】

    【你说你们这些贵官人不好好待在自己府邸,跑出来瞎溜达什么啊!】

    【穿的这么朴素谁知道你是郡王啊,这不是专门出来坑人嘛!】

    赵瑗一边饶有兴趣地听着大夫的心声,一边看着大夫老老实实地从李清照手里接过孩子放在病床上,开始问诊。

    叮咚!

    【恭喜主人公完成限时紧急任务:在小男孩的病情恶化之前帮助易安居士李清照为其找到合适的大夫将其安顿好】

    【任务奖励:李清照好感度加100,解锁麾下名臣卡牌——李清照】

    【主人公可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呢】

    好家伙,这年头系统都会拍马屁了?

    不过赵瑗心中却是颇为受用。

    看着系统名臣图鉴里亮起的那张画着李清照模样的名臣卡牌,望着那上面年轻秀美,一头乌黑秀发气质出众的年轻李清照,再和现在的年迈李清照对比,赵瑗不禁在心中哀叹,岁月不饶人啊!

    只是不看李清照不知道,一看可把赵瑗吓了一跳。

    只见李清照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嗽着,掏出用擦拭嘴唇的手帕上分明是鲜红的血迹。

    赵瑗这才意识到,这位易安居士年龄也不小了,刚刚又经历这么大的情绪波动,身体怕是有些吃不消,于是赶紧找来凳子,就要扶着对方坐下。

    只是他还是晚了一步,可能是年老体衰的缘故,李清照整个人都站不稳了,晃晃悠悠地就要倒下。

    赵瑗一惊,扔下凳子急忙上前抱起对方。

    身体异常的轻。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谢谢,无妨,”被赵瑗抱着缓缓躺在床上,李清照摆了摆手,“本就是将死之人,碰上这被人遗弃的婴孩,能救一个是一个,就把他带来了。”

    “将死?您可别说这不吉利的话啊。”赵瑗赶紧道。

    开玩笑,这位女词人可是自己的仰慕的名人,供着都来不及,对方有什么病这得立刻治。

    哪怕去皇城申请御医,为此惊动赵构,他赵瑗都在所不惜。

    虽说这想法有些昧良心,因为自己妻子生病他都没曾想这么做,但是不知怎么的,他赵瑗打心底觉得此时此刻对方的重要性已然胜过一切了。

    “有酒么?”李清照环顾了一圈四周。

    “这里是医馆,何曾有酒……”赵瑗也跟着李清照目光扫视了一圈,竟真在角落里找到了壶酒!

    旋即他便取来,递给了李清照。

    赵瑗讪讪地想,传言李清照嗜酒如命,今天可算是见识了。

    “您是普安郡王吧,”躺在床上的李清照接过酒壶,闻了一闻,满意地笑笑,然后边喝边说道,“我听说您在芙蓉阁宴会上不惧权势,与秦桧和韦太后正面对峙,而且还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此事早已在临安城里传开。”

    “那易安居士如何得知我的身份?”赵瑗问道。

    “经此事件推测,您既然敢这么做,敢和这些人对峙,那必然就是一位品行宽仁的好郡王,在这点上,其他郡王远不能和您比。”

    “居士谬赞。”

    赵瑗了然,但心中担忧更甚。

    说实话他早已想过这个后果,这事一旦传开,他必然就会被秦桧一派和韦太后一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偏偏这二位还是在临安城里除赵构之外最有权势的两个人。

    更何况这官家赵构还是一个明明有权势,却畏首畏尾胆小如鼠的家伙。

    但是面对宴会上这种乌烟瘴气欺凌他人的氛围,赵瑗扪心自问,哪怕没有任务指引,哪怕他不是这大宋的普安郡王,他也会愤而挺身,指责这黑暗、这不公。

    而且,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会容忍。

    他今天在宴会上的举动,严格意义上其实算是帮了这窝囊官家一把,打压了这些人的权势,就是变相地帮赵构多揽回了一些权力。

    但指望赵构帮他,赵瑗觉得这件事没可能,而且最好就别和赵构走太近。

    曾经有那么多的忠臣良将,可他们的下场是什么?

    “郡王可是在忧虑今后的出路?”李清照笑道,“您大可不必慌张,不妨听听我的意见。”

    “您讲。”赵瑗正襟危坐。

    “和国公张浚张相公因淮西军变罢相后,朝堂几乎被秦桧与其奸党所占据,其余大臣不论主和还是主战,只要和秦桧作对,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李清照缓缓道,“被诬陷绝食而死的赵鼎赵相公就是例子,可惜的是,即便这样秦贼依旧没有放过赵鼎的儿子。”

    赵瑗眉头皱起。

    赵鼎赵元镇,此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虽是主和派,但他主张养民力、稳根基,目的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宋朝的利益。王伦被赵构派入金议和时,赵鼎面授其二十余事,其中更是强调岁币银、绢不得超过25万两、匹,并要求获得刘豫统治的全部土地、拒绝接受金朝册封等。

    说起来,赵鼎被秦桧害死,起因其实在于赵瑗的原身。

    绍兴八年时,赵构御笔亲授赵璩节钺,封吴国公。赵鼎反对,认为当时赵瑗所封的建国公不过是个小国,而赵璩所封的却是大国,主张给赵瑗建节,或者干脆就给赵璩封一等小国。

    赵构希望赵鼎身为宰执不要为难他,但赵鼎据理力争,赵构不得不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