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过去乐逍遥 » 第二十七章 就差一个小孩娘

第二十七章 就差一个小孩娘

    “你小子超额完成任务,提前转正了,一会拿着这个去人事科办一下手续。”

    “耶!太好了,终于转正了。”李凡拿着转正批条,兴奋的差点蹦起来。

    说实话,李凡来的不是时候,如果他早来半年,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一九五三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为了努力实现工业化,工厂新招收了几百万工人。

    但是,上面发现,这些新工人中的许多人,实际上是寻求非农就业的农民,于是下令禁止国有工厂继续从农村招收工人。

    并且,上面开始控制农村“盲流”进入城市,从此,“盲流”一词特指那些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

    其实在没有进入机修厂之前,李凡也算是“盲流”。

    一九五五年六月二十二号,上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

    文件要求,全户或个人迁入或迁出县级行政区时必须向县一级政府报告和领取迁移证。

    不管怎么说,一九五八年以前,户籍管理制度并不严格,大家还可以相对自由地迁徙。

    一九五八年一月九号,建国后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

    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七项人口登记制度。

    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产生。

    小小一册户口簿,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束缚力?户口的作用与它被赋予的其他功能有关,户口与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公民的权益挂起了钩。

    所以李凡只要早来半年,甚至说只要在一月九号之前来,就不需要必须进工厂,成为一名正式工人。

    在一月九号以后来到四九城的人,都要跟李凡一样,先找到个工作,然后转正,只有转正以后,才能把户口迁过来。

    “科长,我这转正了,是不是可以分房子了?”

    “分房子?你没有房子吗?”王德彪疑惑的看着李凡问。

    听到王德彪这话,李凡就知道他误会了。

    也是,李凡都上班半个多月了,也没有问过房子的事情,所以他一直以为李凡有住的地方。

    “我说我地个科长啊!(豫剧戏腔)”

    然后李凡假装抹了把眼泪继续说道:“我是什么情况,难道您不知道?我可是从大豫省农村过来的,怎么可能有房子。”

    王德彪没有搭理李凡搞怪,问道:“那你这一段时间住在什么地方?”

    “天当被,地当床,就差一个小孩娘。”

    “行了,别贫了,这么说这一段时间你一直住在外面?”王德彪揉了揉脑袋问。

    “对啊!要不然我住哪?”李凡摊了摊手说道。

    “那你怎么不早说?早说我怎么也给你安排个宿舍先住着。”

    “不习惯住宿舍,好几个人住一间房,烟雾缭绕的,住在外面多好啊!空气新鲜,睡不着还可以来个夜钓。”

    “好吧!这样,你先去办手续,等你把手续办完回来,我带你去房管科,看看有没有房子。”

    “嗯!那科长我先过去了。”

    “去吧!”

    办转正手续很简单,签了几个字,把之前的证件交上去。

    工作人员从老证上把照片揭下来,粘到新证件上,然后把李凡的信息填好,手续就办完了。

    当李凡回到采购科的时候,科长已经在门口等着他。

    看到李凡回来,直接拉着他说道:“走吧!现在就过去。”

    二楼最里面的一间房,就是机修厂房管科。

    王德彪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有人喊进,这才推开门进去。

    房管科的房子很小,还从中间一分为二,显着更小了,更采购科根本没办法比。

    “咦!王科长,你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了?”一名中年人看到王德彪,连忙站起来问。

    “刘科长,我就是过来问问,咱们厂还有房子没有?”

    “果然!”刘科长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说老王,咱们厂什么情况,难道你不知道?”

    听到刘科长这么说,王德彪也无奈的说道:“厂里的情况我当然知道,这不是没办法吗?李凡,我想你也知道他吧?他现在转正了,可是没有住的地方,现在还在天当被,地当床呢!”

    说完还把李凡推到刘科长面前。

    “你就是李凡啊?你好你好!”刘科长对李凡伸出手。

    “刘科长您好!”李凡握住刘科长的手摇了几下。

    就像王德彪说的那样,他没有见过李凡,但是知道李凡,可以说整个机修厂,就没有不知道李凡的。

    “老刘,别来这些里格楞,先说说房子的事。”王德彪上来把李凡拉开。

    “老王,来来来,看看这些。”刘科长拉着王德彪到他办公桌前,然后把一扎资料递给他。

    “这些是归咱们厂管理的房屋,一共六百四十三间,这些是申请房子的报告,一共一百三十七份。”

    “呃!”

    王德彪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看着六百多间房很多,可是不要忘了,整个机修厂有一千来号人。

    一千来号人,就是一千来个家庭,就算是一家只分一间房子,还差了好几百间。

    还好有一部分人住的是私房,要不然房子的缺口更大,主要是这六百多间房子都已经住人了,根本没有一间空房。

    不但如此,目前还有一百多份房屋申请在这压着,还没有解决呢。

    “老王,这么给你说吧!我刚从官园街道办回来,今天一天都泡在那,可是没用,街道办也没有房子,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现在房子这么紧张吗?”王德彪有点不相信的问。

    “你说呢?”刘科长撇了撇嘴。

    “那怎么办?不能一直让李凡住在外面吧?现在是夏天还行,等天冷了,还住外面吗?”

    “先等等吧!暂时真没用办法,不过你放心,有房子了,我先给李凡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