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垦南大荒 » 第十三章:下地干活

第十三章:下地干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各自从农户家里出发。来到大队部食堂里,准备吃早饭。

    大家进屋一看,伙食还真不错。两个大桶装的都是大米粥,一个大盆是放着咸菜瘩瘩,另外还有两个大盆里,放着窝窝头。

    华刚对着吃饭的同学们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吃的这些大米和玉米面,都是老支书等人从老乡家里拿来的。我们的粮食还没有运到,估计这一两天就能到。

    今天早晨我们吃的大米粥,窝窝头。还有晚上我们吃大米饭,和白菜土豆炖肉,是乡亲们,刻意杀猪款待我们的。

    可以这么说,这里的乡亲们,如同我们的父母,老乡对我们,恩情似海,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老乡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不过,过了今天,我们的伙食可能就不会太好了,粗粮会天天吃的,有可能还会吃不饱,所以大家要有共渡难关的心理准备。”

    同学们此时心里便有些疑问,我们不是种大米的吗?怎么放着现成的大米不吃?去吃粗粮,粗粮搁哪儿来的?难道是个外面运进来的?

    华刚看出来大家的疑问,继续解释道: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种的水稻水,先要送给国家交公粮,剩下的才是我们的口粮。大家都知道,大米白面属于细粮,对全国老百姓来讲都是很珍贵的。

    如果。我们吃自己种的大米细粮,那么,供给我们粮食定量就会很少,那就更不够吃了。

    所以,我们只能把细粮换成粗粮,才能勉强维持温饱。

    另外,我们这是盐碱地,除了种稻子,不能种别的农作物。即便是我们种蔬菜什么的,种了也不长。即便是有的长了,那也是歪瓜裂枣,基本上都是不能吃的。

    因此,我们的蔬菜和粮食一样,都需要从外面运进来,这就是现在盘锦的现状。

    还请大家要尽量克服克服,等过一阵子,条件好了,相信这一切会有所改善。”

    有的人不禁问道:

    “我们什么时候条件好,什么时候能改善呢?”

    华刚说:

    “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但作为连长的我,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同学们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我们刚来,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不清楚,当我们熟悉熟悉以后,我相信会想出办法的。”

    就这样,大家在比较压抑的氛围中,吃完了早饭,一起来稻田地里干活去了。

    大家带着好奇,带着冲动,愉快地在地里除起草来。虽然弯腰拔草,有些腰疼,但是大家干的还是热火朝天的。

    活干的好坏,快慢不说,但大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那是没得说的。

    刚开始大家,对草和秧苗区分还是不够准确,除草的速度就很慢。有的把秧苗拔下来,把草的留下来的事情,还是会经常发生。

    不过到了快天黑时,己有一部分人能准确地区分草与苗。不过还有一部人还会发生,把草留下,把苗拔下的错误了。

    但是,大家干得都很开心,众人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愉快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张晓凤说:

    “连长,经过这大半天的摸索和在实践,我基本上不会发生拔错秧苗了,只不过腰弯的很痛,有些受不了,那可是真疼啊。”

    华刚说:

    “咱们头一回干这样的活,身体上肯定受不了,等干一阶段就好了,估计就不会这么腰疼了干。”

    王晓妮弱弱的说道:

    “连长,我们还得干几天腰才不疼啊?”

    华刚说:

    “这活儿我也没干过,你让我说适应几天?我也说不好。

    在者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适用的天数也应该是不同的。不过,我告诉你一点,如果,你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坚定的信念。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那么你的身上疼痛感自然会减轻不少。”

    就这样,同学们在摸索和实践中度过了,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劳动。

    尽管从工作的结果来讲,还是有些不尽人意。但是,同学们还是完成了从学生到劳动者的,第一次人生的重要转变,可说是理程碑式的转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