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家丁 » 第102章 赚的盆满钵满

第102章 赚的盆满钵满

    贾琏和王熙凤本以为有个两万两足以消除刘启泉的怒火。

    结果,云秀生说两万两只够安抚昨晚上遇袭的那些捕风司军官。

    有心反驳,却张不开嘴。

    捕风司的军官确确实实受到攻击,虽然获胜,但以少敌多苦战一场可能还有受伤,确实需要安抚。

    而且捕风司不是一般衙门,普通士卒都是小旗官起步,被这些人缠上也挺麻烦。

    贾琏越想越头大,只能试探着问:“要不,三万两?”

    他还心存侥幸,想着能留下两万两也是好的。

    云秀生却冷冷道:“五万两!少了我拿不出手,刘太监也看不上眼。”

    “这……”

    “如果不愿意,我让刘太监退回那二十万。”

    贾琏大惊,急忙阻止:“不要不要,千万不要。”

    说着赶忙掏出那五万两银票递给云秀生:“五万就五万,但封妃的事可不能耽搁。”

    云秀生哼了一声,拿过银票,逐一检查过,这才摆摆手:“回去等消息。”

    贾琏欲哭无泪,肉疼之极,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本想趁机占点便宜,结果到手的银子一两都没留下。

    唯一的收益是拿下荣国府的私兵,还是被打残的,数量也只有十来个,只能算没有白忙活。

    不过,等大妹妹封妃,他这个一手操办的人肯定另有好处。

    想到这里,贾琏心情才好了些,径直去见荣国府私兵。

    宁国府。

    云秀生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

    白捡二十五万两银子,还干掉荣国府那边一支私兵,又丰富了自己的人设,一举多得。

    仔细算算,从贾珍出殡到现在,不到十天时间,硬从贾家的犄角旮旯里挖出来一百多万两银子。

    嗯,总共一百六十多万,能当一辈子的富贵闲人。

    甚至能盖个大观园。

    要是野心大点,能组建一支至少五千人的精锐部队。

    反正这一波收获颇丰。

    可惜都是一锤子的买卖,只能收割一波。

    等到把其他庄头、掌柜收割过,就再没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不能挥霍,必须把这笔银子用在刀刃上。

    思索片刻,目光依旧落在隔壁的荣国府方向。

    荣国府有诸多金钗,尤其林黛玉薛宝钗这两个绝对的女主角,万万不能放过。

    除了金钗,荣国府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人脉、影响力,都可以利用起来。

    只是得罪了贾母,局势不太好展开。

    但也阴差阳错地撬开一道缝儿,还是有机会把手伸进去的,这道缝儿便是王熙凤。

    王熙凤这人有弱点,又发生过那么一段关系,还有把柄落在他手里,偏偏还有掌家权,盯住王熙凤攻略,必然事半功倍。

    想到王熙凤那天晚上的疯狂劲儿,云秀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王熙凤,嘿嘿。

    云秀生收好银票,去街上闲逛大半天,到天黑方回。

    一是放松。

    二是观察现如今的社会状态、物价等。

    整体看,这个时候的大景王朝还算繁华,至少京城内挺不错,经济模式也欣欣向荣,街上比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还热闹,十分齐全。

    但还是纯粹的封建社会模式,该有的弊端一点不少。

    可同时,大街上已经能看见外国人的身影,以中亚人居多,有少量欧洲传教士。

    此外,欧洲产的商品也已经出现在市场上,酒水、化妆品、香皂、玻璃、钟表、地毯甚至西洋画,虽然数量很少。

    这些舶来品给了他许多启发,至少让他了解到现在的工业水平大概位于哪个阶段。

    晚上回去,搂着秦可卿商量盖院子的事儿。

    八月十二上午。

    荣国府。

    一辆奢华的马车在荣国府大门口停下,司礼监提督太监夏守忠神情倨傲地踩着小太监的后背下车。

    另有小太监冲着门房喊:“陛下有旨,速速开中门迎接!”

    门子见状,大惊,急忙大开中门,同时急速通报。

    贾母刚吃过早饭,听到下人来报有圣旨,先是一惊,跟着大喜:“必然是大姐儿的喜讯,快,快,召集全族老少爷们到大厅接旨。”

    又立刻吩咐鸳鸯:“立刻命人布置香案,最高规格。”

    再叮嘱一句:“全部更衣,有朝服的换上朝服,没朝服的也穿得庄重点。”

    偌大的荣国府,立刻忙乱起来。

    贾政在工部当差,不在家,只能贾赦出面接待夏守忠。

    贾琏、贾宝玉甚至贾环都在旁边立着。

    香案摆好。

    贾母这才出面,向夏守忠告罪,然后迫不及待地追问:“夏内相,陛下圣旨……”

    夏守忠不阴不阳地打断贾母的话:“接旨吧。”

    贾家众人哗啦啦跪了一地,无论男女。

    夏守忠立于香案后,打开圣旨,尖着嗓子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国公之后、工部员外郎贾政有女元春入宫为官数载,忠勤贤淑,德行昭彰……封贵妃,号贤德,授金册,持中宫仪,以彰圣恩,钦此。”

    读完,把圣旨交给贾母,笑眯眯地拱手:“老封君,可喜可贺,自今儿起,贾家可就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了。”

    贾母狂喜,却也知道夏守忠这人万万得罪不得,是以含笑道:“这是陛下隆恩,我们可不敢恃宠而骄,皇亲国戚一事万万当不得真。”

    又朝贾琏摆头:“愣着干什么?请夏内相喝茶。”

    贾琏连忙做手势请夏守忠入座。

    夏守忠却摆摆手:“宫中事务繁忙,我就不奉陪了,告辞。”

    说完,甩着袖子就走。

    贾母急忙朝贾琏使眼色。

    贾琏这才反应过来,摸出一张银票,强忍肉疼,追上夏守忠,把银票塞到夏守忠手里:“夏内相辛苦了,这银子请您喝茶。”

    夏守忠扫了一眼,暗暗冷笑,五千两?

    贾家可真落魄了,这么大喜事,却这么小气,还不如不给呢,真是不知所谓。

    穷,不懂事。

    活该被陛下清算。

    暂且让你们高兴一些日子,到时候连这大宅子一并没收,到时候看你们还能不能笑出来。

    却笑呵呵道:“贵府果然富贵之极,一出手便是这么大的手笔,我算是开了眼。”

    贾琏只当夏守忠是真的夸他,笑得合不拢嘴,心里还有些鄙夷,果然是太监,没见过银子,五千两就让他高兴成这个样子,早知道就送两千两好了。

    这么想着,却道:“一点点茶钱,不算什么,还请夏内相多多照拂贵妃娘娘。”

    夏守忠连忙摆手:“我哪有资格照拂贵妃娘娘,反过来还差不多。”

    说到这里,忽然压低声音:“对了,再跟你透个信儿,过些日子还有一桩喜事,你们可千万做好准备。”

    贾琏顿时来了精神:“什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