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 第七十六章举棋不定

第七十六章举棋不定

    还没等孙权回答,刘修接着道:“将军遇事不断,一会表示臣服曹操,一会又要对抗,这样下去,江东早晚…”

    刘修话没说全,有些东西点到为止。

    孙权眼神渐渐冷了下来,沉声道:“元直,就算你说的都对,为何你主刘修怎么不投降?”

    “吾主不同,他乃汉室宗亲,英才盖世,众世仰慕,天下人都能降,我主亦不会投降,事之不济,此乃天意,问心无愧。”

    “还是那句话,就算拼至最后一兵一卒,又安能屈处人之下?”

    刘修话音刚落,孙权脸色阴沉,一拍桌子,勃然大怒,要不是众官在此,他都忍不住大发雷霆了。

    所以他忍住了,拂袖而去,退入后堂。

    其余众官见此状,也乐于见成,纷纷笑着三三两两的出堂而去。

    只有鲁肃面色不好,幽怨的看着刘修责问道:“元直,我拿你当知己,你为何这样耍我?”

    “也就是吾主宽宏大量,没有当面指责,元直之言,却是藐视我主了。”

    作为谋臣,他自然不想主公受辱。

    不过以他对刘修的认知,应该不会这么没有分寸,怀疑道:“元直,是不是有解决的办法了?”

    “还是子敬懂我。”刘修给鲁肃点了个赞。

    鲁肃闻言大喜道:“果真?那为何不说?”

    “何如此不能容物耶?你们不问,我怎么说?”刘修仰面笑道。

    “不是我说大话,那曹操在我看来如蝼蚁,覆手可灭之。”

    还有话没说话,前提先把你江东杰瑞给搞定了,汉中站住,荆州不失,西可北上直取长安,东可由宛城出兵由叶县直逼许昌。

    怎么算对于荆州都是大大的好。

    鲁肃对于刘修后面的话,一笑了之,有自信更好。

    入了后堂去见孙权,而此时的孙权面色阴沉如水,显然到现在他的怒气依旧没有消除。

    见鲁肃到来,直言道:“那徐庶徐元直,欺吾太甚!”

    “主公,你想想为何他要这样?”

    孙权转眼一想,回嗔喜道:“那元直是在故意激我?我这一时气愤,哎呀,快,快请他后堂。”

    鲁肃点头应诺,不一会便带着刘修到了后堂。

    只见孙权赶忙上前握着刘修的手道:“适才不当态度,望元直勿怪。”

    刘修也跟着赔礼道:“庶言语冒犯,还望恕罪。”

    见状孙权笑着邀请刘修入座,酒至半酣,孙权才问道:“元直你也知道,我江东多有掣肘,很多时候我也没有办法。”

    “如今曹操大势已成,袁绍,吕布等皆亡于其手,虽左将军在南阳大败曹军,但未伤筋骨,待整顿兵马,在此南下之时,刘将军还能挡住吗?”

    刘修自信道:“有何挡不住?十万大军虽未让曹军伤筋动骨,却也看出来我荆州不是软柿子,那么好拿捏的。”

    “而且实在守不住南阳亦可退回长江以南,凭借着长江之险,与其争锋,毕竟他北方士卒大多不习水战。”

    孙权反问道:“元直岂不知曹操已在那玄武池训练水军了吗?”

    “那又如何?”

    “孙将军,难不成认为你我两方会在水战上输那曹操?

    见孙权久久不言,接着道:“如果将军能和吾主摒弃前嫌,同心协力,破曹军易如反掌。”

    “曹军破,必定会北归,则荆州,江东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所以成败在此一举,在于今日,只看将军的决定了。”

    “将军,你要知道这也是你江东北上的机会,届时曹军主力应该还是在我荆州的。”

    其实曹操一直以来都是孙权的心头大患,被视为最大的敌人。

    不过话至此处,孙权明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祸兮福之所倚,北上淮南也是不错的方针,这样他江东也有了战略纵深。

    “好!既然荆州有这意愿,我江东自当迎上,即日起商议出兵,攻伐曹贼。”孙权拍案而起,激动道。

    却说这边令鲁肃送刘修回大乔别院后,回到家中的张昭闻言孙权欲要起兵。

    顿时便相通其中关键,咬牙切齿道:“徐庶小儿,竟然慌骗我等!”

    随又召集众官,前往孙权府邸劝说。

    “主公,我等听闻您将起兵抗曹?主公你难道不知道袁绍吗?宣称七十万大军的他,也被曹操一鼓而克,那时曹操才十万兵马。”

    张昭急声道:“更何况如今的曹操兵多将广,远胜我等,岂可轻敌?”

    顾雍也抱拳劝道:“主公,那徐庶来此议和结盟,那是因为得罪了曹操,自知无法避免兵祸,想将我们江东一起拉下水,借我等之手一起抗曹。”

    “主公奈何为其所利用乎?”

    孙权沉吟未决。

    他顾虑太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他的评价是军事不行,内政更甚,这等大事摇摆不定,不仅世家百官,军队之中亦是人心惶惶。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主公的态度,那么大家就都有操作的空间,多一份迟疑,就必为众人误矣。

    张昭等大臣见孙权一直不沉开口,只是沉思,无奈的摇摇头离开了。

    鲁肃待他们离开后,急忙入内,解释道:“主公,这等大臣皆是为其妻子,为自谋,主公勿听他们之言。”

    孙权未言,只是摆手道:“子敬先行退下,容我三思。”

    鲁肃只能作罢,为何主公如此反复,如此不坚定!唉!

    一时间武将言要战,文官则言要降,尽皆议论纷纷,此时的江东,曹军未到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罪魁祸首自然就是咱们得战五渣,合肥一动经验包,年轻牛逼,老年必拉胯的验证者,孙权了。

    回到大乔别院的刘修,听闻孙权又迟疑了,不禁有些无语。

    老子辛辛苦苦说了那么多又白说了,难不成真的是年幼时把脑子全部用在了夺回孙坚尸体上了?

    长大直接长废了?

    那个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去哪里了?

    却说孙权头痛欲裂,寝食难安,犹豫不决,吴国太见状于心不忍,便问道:“权儿,何至于此?”

    “曹操南下,诸臣意见不一,是战是降,孩儿犹豫不决,甚是烦心,唉…”孙权愁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