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 第三十六章换徐母不亏

第三十六章换徐母不亏

    “交换人质吧!”

    一道突兀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却是刘修说道。

    “何人?”

    徐庶刚升起的希望,徒然间想到刘修所说交换之人,大惊道:““主公!这如何使得?”

    “放走曹仁,我等缓兵之计就将失效,曹操必定即可挥师南下,而且曹仁虽不能杀,却可换回粮草,还有我们急需的战马!”

    “先生不必多言!”

    刘修打断徐庶,笑道:“战马,粮草就在那里我们早晚都会拿回来。”

    “而军师就是拿回来的人!你一人便可抵百万雄师。”

    “主公所说不错!”张飞大笑道:

    “我们能抓曹仁一次,那就能第二次!军师无需愧疚。”

    魏延嘿嘿笑道:“他曹操不来则已,来一个我们抓一个,换到他破产!”

    徐庶当然知道各位将军并不是不把曹操放眼里,只是为了让他心里好受一些。

    刘修安慰徐庶道:“有诸位将军之勇,又有先生之谋,何期此仇不报?”

    “庶有主公,有你们这等同僚,倍感荣幸。”徐庶大受感动,跪倒在地。

    此等恩情,无以为报。

    徐庶泣不成声:“某才微智浅,深荷将军重用,又受此重恩,粉身碎骨难以相报。”

    刘修摇了摇头,“元直,不必如此,汝之母亲亦是我等母亲。”

    说罢,刘修就命人将交换人质之法托使者带去许昌。

    许昌,丞相府。

    曹操听着使者的汇报,眉头渐渐皱起。

    能换回曹仁固然欣喜,可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那刘修并不是什么庸才,更说明那徐庶之才。

    “为什么如此大才却辅那刘修小儿,惜哉!”曹操面露惋惜,本打算将徐庶弄来,假以时日必定会为自己所折服。

    曹仁可用战马粮草等换取,可如今却只能做罢。

    “主公无需痛惜,此番正好,待曹仁将军回来,我大军正好直逼宛城,新野!”程昱抱拳道。

    荀攸在一旁补充道:“正好配合我等计划,令荆南的赵范等人起势,襄阳世家响应,制造内乱,而江东也答应配合进攻夏口。”

    “如此,四面开花,必将结出果实。”

    曹操正有此意,那刘修小儿最近跳的有些欢快了。

    “夏侯惇何在!”

    “末将在!”

    曹操沉声任命道:“今命你为南下大都督,统领全军。”

    “末将领命!”

    “于禁,夏侯兰,韩浩,你们三人为副将,共计十万大军,进攻南阳!”

    “末将领命。”

    荀彧沉眉思索,还是提醒道:“元让将军,此行小心,那徐庶不可小觑,更有关张赵辅佐,万不可轻敌。”

    夏侯惇不屑道:“那刘修如傀儡,乃鼠辈耳,何需道哉!”

    荀彧还待在劝,夏侯惇抢先道:“主公,吾看徐庶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徐庶,愿将首级献与丞相。”

    曹操道:“元让,此去应小心行事,军师之言不可轻视,吾希望你早报捷书,以慰吾心。”

    “此战,必胜!”

    “遵命!”

    见曹操发话,夏侯惇也不好反驳,只接令转身而去,准备大军,即刻出发。

    夏侯惇却也不是莽夫,这次荆州四面皆敌,若自己这边慢了进度,不仅我军无光,丞相脸上也同样无光。

    所以刚大殿内,曹操那句“此战,必胜?”多半是专门与他说的。

    而此时在前往宛城的路上,一辆马车,缓慢行驶着。

    一路上人们南下,拖家带口,却不见逃难之感,而是欢声笑语,诸葛亮疑惑的看着,难道他们不知道大战即将来临?

    不对,看军队往来颇为频繁,应是战争动员与训练,明显刘修已经在做准备了,所以这些百姓应当知道才是。

    诸葛亮拦住一位南下的老伯,疑惑的问道:“老伯,你们这是逃难吗?”

    “是啊!”

    老伯要不是看诸葛亮是文人模样,气质儒雅,指不定认为这人脑子有问题,这看不出来吗?

    “那你们却为何如此高兴?”

    “当然是因为咱们刘将军了!”老伯说起刘修满眼都是崇敬。

    “咱们刘将军害怕曹军攻来,让我们处于宛城北方的百姓暂时南迁,又担心春耕,所以给我们免除两年赋税。”

    “而整个南郡更是要接纳中原地方的流民,所以除了我等北边的,南阳其他地方皆免一年赋税,另外特困户每月可领一定数量的低保粮。”

    老伯说起来特别激动,旁边不时有人一起附和。

    更有流民已经越过了宛城,还向着宛城方向磕头行礼。

    还有太多的政策,有的已经实行,有的正在筹备,但每一项目都是利民工程。

    天下无一诸侯如此!

    百姓,流民,刘修一视同仁,他说都是大汉子民,是大汉对不起他们,是他刘修对不起他们。

    只能行力所能及之事。

    刘修占据南阳,将一些尸素未餐的全部革职查办。

    最让百姓认可的还是那些新上任的县令,年轻却实干。

    不贪污不腐败,一心为民。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伯上下打量了一下诸葛亮,猜测道:“你应该是刘将军召来的文人士子吧,一路上我们在都见过很多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

    “好好干,咱们刘将军是当今一等一的好官!”

    “爷爷快点!”老伯还想在多说几句,却被前方的孙子给催促着。

    只好应声赶了过去。

    “先生,怎么样?没骗你吧,我家公子就是一等一的聪明人。”阿六得意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听到别人夸他家公子,比夸她自己还要高兴。

    不一会,府衙内,刘修接到侍卫禀报,门外有人自称诸葛亮的求见。

    “快请他进来!”

    刘修闻言大喜过望,蹭一下站了起来,激动道。

    “遵命!”

    “慢着!”

    侍卫刚要离开去请诸葛亮进来,却见刘修绕过案牍,“还是我亲自去接吧!”

    刘修兴冲冲的跑出门外,就见一人长身而立,身姿飘然,果然气度不凡,顿时眼睛瞪大。

    诸葛亮目光闪动,躬身道:“南阳野人诸葛亮前来请罪,还望将军见谅!”

    “孔明果然来了!”

    刘修一把扶住诸葛亮,激动道:“哈哈哈…孔明勿怪于我就好,吾真的是日思夜想,可算把你盼来了,快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