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走军旅人生路 » 第三十一章 不抛弃、不放弃(一)

第三十一章 不抛弃、不放弃(一)

    李林豪情万丈,有这样的连魂,怎么可能倒下?

    虽然他知道明年年底,屹立不倒的钢七连终究迎来了改编的命运。

    因为海湾战争的发生,给各国上层都带来不一样的战争,曾经的作战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想守护广袤的神州大地,必须改变,可未来的发展方向李林是知道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试试,能不能提前迎合大势,让七连成为试点,成为先锋。

    看着激情的高城,热血万丈的战友,他痴了。

    高城没有李林的上帝视角,不知道他热爱的连队会迎来改编。

    这位连长的眼里,只有眼前的一百多战士和脑海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牺牲的七连前辈。

    钢七连的骄傲已经渗入了所有七连人的骨子里,不可磨灭。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年龄差距有多大,只要确认你是七连人,那你就是兄弟,就是一家人。

    剧中因为七连改编被抽干精气神的高城,看到曾经七连的战士在训练场和人竞争,马上迸发所有的热情加油助威;

    骄傲的高城,在围追堵截一伙溃兵的时候,找到只在钢七连呆过一个月的马小帅,想当做没看见,可就是这个仅仅在钢七连呆了一个月的马小帅,最终却拉响了信号弹。

    “别以为我在七连呆了一个月,就长不出七连的骨头”

    看看这就是钢七连的魅力,为了七连从不违反原则的高城想徇私,呆了一个月的马小帅,却要拿出钢七连的骨气,不屑于舞弊。

    这就是七连,李林会坐视这么优秀的连队被改编吗?不会,虽然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至少曾经努力过不是吗?

    李林现在已经说不清楚是七连成就了高城,还是高城成就了七连。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七连的战士中都有高城的影子,说起七连,高城是骄傲的,自豪的。

    高城他会把伍六一这样的人当成兄弟,因为伍六一符合七连的气质。

    也会对许三多各种嫌弃,因为许三多不适合七连,甚至格格不入。

    其实高城不是因为许三多的实力弱,拒绝史今的要求,拒绝许三多加入七连。

    他认为许三多不适合七连的原因是装甲车路过时,许三多被领导吓得举手投降的动作,让高城固执的认为许三多不适合七连。

    恐怕高城恐怕不知道,真正不适合七连的不是许三多,而是成才吧!!!

    毕竟成才开了一个先河,有史以来第一个跳槽的兵,在七连的连里就是逃兵,第一个逃兵。

    想到这里李林转头看了成才一眼,如果你还是选择跳槽,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好了,故事也讲完了,值班员,整队带回”

    高城终于讲完了三次一等功战斗的详细经过,战士听到额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热火器的激烈对射,也有冷兵器的大开大合。

    整队的时候才反应过来,那毕竟是前辈的战场,他们的战场在未来的随时,想完成使命任务,要做的是努力训练,当那一天来临,他们可以完成任何任务。

    终于到了周末,节假日休息,可以请假外出,十八点前归队。

    当然要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还必须两人以上同行才能外出。

    每个周末外出都是有严格比例的,保证在位率的情况下,调剂外出名额。

    一般来说,按担负任务的不同有不一样的外出比例,快速反应部队不得超过5%,这还要把休假、学习培训人员包含在内的比例。

    也就是说,可能只有两个人能外出。

    一般部队不能超过10%,一般部队是快速反应部队的预备队。

    不是快速反应不对,并不是说你就没任务。

    有一句俗语叫外面过节,部队过关,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节假日是部队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们要保证突遇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到位,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钢七连今年不担负快速反应任务,所以最大的外出名额按比例算下来,有10个人的名额,但这不是说有的人可以经常出去,肯定要轮流才行。

    其实外出也没多大事儿,买点东西,嘴馋的人,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白铁军就是这样的人,大锅饭吃的时间长了,哪怕是在好吃的饭菜,也会腻歪。

    他想出去吃点不一样的,顺便买点个人用品。

    李林本来不愿意出的,外面对他实在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可经不住白铁军软磨硬泡,最终只能无奈答应,正好去外面看看,能不能买些书,休息日可以看看,陶冶情操。

    经过班长(排长外出培训不在位)连长的审批,总算把请假条批下来。

    指导员对两人耳提面命,要求提了一大堆,不得进入不健康场所,不得乘坐无运营资质的车辆等等,两人自然小鸡啄米,只有点头的份儿。

    “明天我请客,老李,放开了吃。”

    白铁军豪爽的对李林说道,义务兵嘛,没有工资只有津贴。

    每个月就那么几百块钱,军营也没有花钱的地方,所以这几个月也算是攒了一千来块钱。

    白铁军家里应该还算富裕,没有寄回家,李林倒是想寄回去,可没人可寄。

    李林马上答应,吃饭付钱这一点上没说的,该答应答应,到时候再说,一般还是AA制的好,两兄弟感情在好,钱和女人是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的罪魁祸首。

    当然他们不牵扯女人,白铁军也不是因为一点钱斤斤计较的人,可李林有自己的行事原则。

    当兵的对物质方面并不怎么在意,主要是不用自己操心,基本都会配发。

    被装方面应有尽有,从里到外,包括袜子、内裤、背心、短袖、短裤、秋衣、马甲、毛衣裤、棉衣裤等等。

    生活用品方面,牙刷缸、脸盆、铺盖、睡袋等等。

    如果非要自己花钱置办的话,或许就牙膏等需要自己去买。

    想想看,当兵的能花掉几个钱?不是不想花,是没地方去花。

    一年到头都有训练任务,外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当然抽烟的除外。

    李林想到红三连五班的许三多,现在应该在踢正步吧?许三多花钱的地方更没有,回团部都要几经周折,更别说进城了。

    哑然失笑,他也不知道怎么就想到许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