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花果山石砾开始 » 第六十七章 劝与劝

第六十七章 劝与劝

    来人正是打听到妹妹妹夫今天上京,特意来迎接的贾赦。

    只见贾赦朝周大踹了一脚,直把周大踹出去好几步远,怒道:

    “哼!丢人现眼的东西,爷当时只清理自己的院子,倒是浅显了。

    漏了你们,却是在这儿,坏了我家的名声!”

    说罢,贾赦朝周遭各拜了拜,说道:

    “鄙人乃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近日劳心于为当今办事,未曾管理好家奴,让诸位举子受惊了。

    此刁奴如此猖狂,定有不法之事。

    鄙人还要在此迎接妹婿,可敢劳烦哪位举子,将此刁奴送到顺天府查办?

    鄙人稍后遣人还会送上一些心意,来弥补诸位受到的惊吓,还请不要推辞。”

    此言一出,立马有热血士子跳出来道:

    “这等无礼又败坏主家家声的刁奴,定有不法之事。

    我等苦读圣贤书,怎可放任此辈横行?

    诸位同年,可有人敢在这应试之前,随我一同,除了这刁奴?”

    “有何不敢?”立马有人应道,其他人也纷纷跟上。

    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总之,此言一出,磨叽的穷书生也不磨叽了,纷纷加入了这场正义的押送。

    随着士子们乌泱乌泱地离开,拥挤的码头,也瞬间空旷了不少。

    贾赦也朝薛绍夫妇行了个见面礼,把林家众人从船舱里喊了出来。

    “劳烦大哥相迎,实在是失礼。”

    看到大哥贾赦亲自来码头迎接,贾敏心中也甚是欢喜。

    只是,大哥都亲自来了,母亲却一点风声也不知吗?

    贾敏心中暗叹。

    还能为什么?无非是没了利用价值呗!

    贾母心心念念的,是他的宝玉。

    对林家上心,也是因为能对宝玉有好处。

    要是林青圭真没了,宝玉又娶了黛玉,还有着国公府的帮衬,这后半生,也就不必愁了。

    可惜,似乎搞事的人弄砸了,没成功不说,还让林家和贾家有了嫌隙。

    当初那人搞事的时候,贾母默认。

    后来失败了,贾母却埋怨起那人来了。

    那人自己搞砸了不说,还连累了她的宝玉。

    不能和林家结亲,宝玉以后也失了一大臂助了啊!

    既然没机会结善缘,那林家那没了列侯爵位的门户,还有什么好关注的?

    所以,贾敏疏了与贾府的联系,贾母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了下来,

    哪有什么闲心,专门打听贾敏上京呢?

    情感是要经营的,再亲的关系,多年不见,也未必能比近邻亲。

    母女俩多年都不曾见几面,现在又各自有了牵挂。

    还因此生了嫌隙,那母女亲情,还能剩多少呢?

    “妹妹虽在京城有居所,但久离京师,却不返家一趟,是否也有不妥?”

    得!原来贾赦是来劝贾敏去贾府的。

    贾赦虽不再愚孝,却也是孝顺的啊!

    不然,也不会坐视贾母偏心地,将本该属于他的荣府正院和管家大权给了贾政。

    直至如今,他也只是独立出来,却没去索要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虽不曾整日晨昏定省请安,如此漠视偏心之举而不反抗,何尝不是出于孝心呢?

    觉醒后的贾赦,心中亲情也重了。

    看妹妹和母亲渐渐生疏,也生怕她们日后后悔。

    所以,无论是出于孝顺母亲,还是爱护妹妹,贾赦都要出力试试啊!

    而贾敏也听懂了贾赦的意思,有些举棋不定。

    这边在劝,那边也在劝。

    贾府之人被轰退后,薛姨妈并宝钗薛蟠,也姗姗来迟。

    先前路上碰面后,薛姨妈深怕薛绍识破她借姐姐之力,夺回薛家产业的心思。

    再加上,爱排场的她,也接受不了自己的船不如薛绍的有排面。

    因此,只应付了薛绍几句,薛姨妈便减了船速,不愿再与薛绍他们同行。

    刚刚还未到码头的薛姨妈,已然听到了贾府敲锣打鼓的迎接声,让喜爱排场的她极为欢喜。

    薛二,你夺了产业又如何?

    这国公府,认的还是我!

    只是没想到,等她到了后,贾府的人已经被轰退了。

    她还以为是薛绍他们见不得自己如此威风,这才把人哄走。

    这一下船见了薛绍夫妇,薛姨妈的脸色就没好过。

    而看到薛姨妈,薛绍夫妇也知道刚才贾府来人,喊的那位“薛夫人”是谁了。

    对王家和王夫人侵吞薛家资产心知肚明的薛绍,虽还无力回报,却也对其有了提防之心。

    贾府请薛姨妈的人,想来也是那个同出身于王家的王夫人吧。

    一念及此,薛绍就要提醒薛姨妈多注意些。

    谁想,只知道看门槛高低的薛姨妈,还以为薛绍夫妇是在嫉妒她,炫耀地说他们要住进贾府的梨香院。

    “那可是国公府邸,家大业大,你们想住,还住不起哩!”

    一赌气,薛姨妈指着薛绍夫妇说道。

    自己大嫂这草包性子,薛绍夫妇也习惯了,不然怎么被其弄丢了那么多老顾客?

    因此,也就没怎么生气。

    薛夫人还苦口婆心地劝道:

    “嫂嫂莫急,且听我说!

    我们薛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却也是富贵人家,哪有去寄人篱下的道理?

    宝钗丫头是个精明知事的,若寄人篱下,宝钗丫头又怎么在贾府之人面前抬得起头来?

    嫂嫂莫是要让宝钗丫头这么小的年纪,便去学着看人脸色,给人低声下气?

    妹妹也曾见过贾府中人,多少都是些没定性的。

    蟠儿如今已长进了不少,难道嫂嫂,又要让其跌进那污泥里去吗?”

    薛夫人说的是情真意切,可薛姨妈却半点儿都没听进去,反而觉得薛夫人在冷嘲热讽。

    我看你分明是见不得我们好,人家国公府邸,怎地就成了寄人篱下了?

    还我家宝钗要看人脸色?

    那是我姐姐家,我们是去做主子的,哪里需要低声下气?

    说人家国公府的子弟是污泥,也不知道你个商户之妇是什么眼光?

    还蟠儿长进了不少?

    这段时间蟠儿可都是你们教导的,岂不是说,我不如你们会教儿子?

    况且,不进贾府,怎么让姐姐帮忙给宝钗运作待选资格?

    莫不是你怕我家宝钗附了高枝,前来夺回产业不成?

    什么样人长什么样心,薛姨妈自个儿阴私算计,反而把别人也看成了不轨之徒了。

    心思流转间,薛姨妈只觉得薛夫人句句是诡计,也不答复,闷头带着儿女朝贾府而去了。

    装聋作哑,如之奈何?

    唉!薛夫人长叹一声。

    而薛绍也想起了什么,立马拉住薛蟠嘱咐了一番。

    对薛绍的意见,薛蟠还是很尊重的,暗暗地将薛绍的话记在了心里。

    而这边,贾敏还在犹豫着答不答应贾赦回贾府。

    黛玉练武日久,已然耳聪目明,对另一边的情况也听在了耳里。

    看着薛姨妈带着儿女往贾府而去的身影,黛玉长吸了口气,说道:

    “母亲,若不,我们答应大舅舅吧?

    玉儿也想念外祖母许久了。”

    闻言,贾赦拂须而笑。

    这外甥女,是個孝顺的啊!

    贾敏也因黛玉此言,想了许多。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日她为了孩子,与母亲疏远了。他日,玉儿若也如此,她又待如何?

    虽说贾敏不认为,她会和贾母一样,为了另外的人,委屈了自己的女儿,她对黛玉可是很疼爱的。

    可,世事无绝对。

    贾母当年,不也是很疼爱她的吗?

    贾敏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老糊涂的那天。

    若是她也一时糊涂,对玉儿的孩子起了不好的心思,难道也要玉儿学着自己,与母亲疏远吗?

    这样细思量下,贾敏心中的天平,也朝着回贾府倾斜。

    “既如此,母亲就听玉儿的,咱们回去见外祖母!”贾敏道。

    “妹妹此言当真?”贾赦也有些开心。

    母亲和妹妹,看来能破冰了。

    “小妹不晓事,劳烦大哥费心了。”贾敏道。

    “不妨事,不妨事……”

    就这般,下了船的林家人,和前边的张家和盛家人打了个招呼。

    让下人将行礼送回京城林府,也就匆匆地跟着薛姨妈,朝贾府而去。

    盛明兰在后面偷偷看着这场景,心中满是疑惑。

    这赦老爷似乎也转了性了,只是贾府下人,却还是书中那恶相。

    这是为什么呢?

    想到从薛宝琴那儿听来的,那句据说是林青圭所作的词,盛明兰狐疑更深了。

    文抄公,她也做过啊!

    难不成?

    看来得和这家伙商量商量,别哪天抄重了,就不好了。

    不过,这家伙怎么有时候像穿越者,有时候又像是这个时代的人?

    而且,跟他对的暗号也时对时错的。

    盛明兰还差点儿因此,被宝琴误会自己和她抢男人呢!

    虽然宝琴很大度,但盛明兰敬谢不敏。

    不过说真的,林青圭这家伙,疑点重重啊!

    重活一世的穿越者,有着高人一等的视野,大都把新世界当成了游戏,一切都随着心意而为。

    盛明兰也是如此,这不,她就因为对林青圭的好奇,而产生了调查之心。

    只是,身为穿越者的她,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

    你对一个男人的好奇,就是错误的开始……

    修习后,灵觉变得敏锐的林青圭,却是没觉察到盛明兰的窥探。

    他在疑心另一件事,黛玉的事情。

    刚刚黛玉出声前,他分明看到了,其看向宝钗的眼光,那么地……那么地怪异。

    宝钗临走时,似乎也朝这儿看了眼。

    林青圭心中的不对劲,又加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