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这个秦始皇很听劝 » 第3章 朕得仙人入梦!

第3章 朕得仙人入梦!

    张良!

    这个名字落入耳中使李由感到有些熟悉。

    嬴政敏锐察觉到堂下臣子的脸色变化,问道:“莫非爱卿知晓这张良是何许人也吗?”

    李由皱着眉,脑中不断回想,突然,他想起从前与父亲一名从韩国而来的门客的交谈,瞬间记起了这个名字。

    他弯腰禀报:“陛下,臣曾听人议论,先韩之时有张姓,世代显宦,有五世相韩者曰开地,其子曰平亦拜相。”

    “哦?难不成这张良竟是张开地的后人吗?”

    嬴政眼眸微动,张家五世相韩大名鼎鼎,他不可能不知道。

    “禀陛下,如若不错的话,张开之子其名为良,字子房,其大父便是张开地了。”

    “那便错不了了。”

    嬴政回想起那条网友回复中张良的字,正好是子房。

    他冷笑一声:“果然是六国余孽……哼,五世相韩,敢刺杀朕,好大的魄力!”

    随即又转而微笑道:“不过无妨,朕已经派人前往下邳捉拿张良,到时送至咸阳也看看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嬴政对张良有些好奇,不是因为他刺杀自己而愤怒,而是因为那条网友的回复。

    这个刺杀自己的失败刺客日后是如何做到流芳百世,甚至封侯拜相的?

    其人有怎样的才华,还能让自己或是自己的后世皇帝重用他不成?

    张良又与“千年后”出现的汉朝有着怎样的联系?

    先入为主的观念下,嬴政一直以为秦之后的汉朝至少得千年之后才会出现了。

    堂下,李由微微低头,心中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嬴政是如何知晓刺杀他的人就是张良的?甚至还能得知张良刺杀失败后的藏身点?

    要知道他在来时才与负责审问刺客的邓中郎交谈过,被抓住的刺客目不识丁,又天生口哑,便是想供出其幕后之人都做不到,除此之外始皇帝还能从哪儿获得消息来源?

    暗探?还是细作?

    李由眼神闪烁,抬眼望向上首案台后的始皇帝,这位似乎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心机深沉。

    到了,他还是没忍住心中好奇,躬身询问:“陛下,臣驽钝,不知这消息从何而来?下邳据此千里之遥,为旧齐楚之地,张良乃韩国余孽,如何会逃至此地?”

    嬴政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他看了一眼李由,后者弯腰更深。

    嬴政心中不喜,本想随意搪塞过去,但一想后面自己还会得到更多后世信息,他心思一转,干脆说道:“卿不必担忧,朕所得消息绝对可靠。”

    嬴政微微后靠,说出惊世之言:“朕得仙人入梦,正是仙人告解朕六国余孽的消息!”

    啊?

    李由大脑一时没转过弯来,他抬起头,嘴巴张得老大,脑子有些发蒙,不清楚这是不是陛下在和他开玩笑。

    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这……”

    但看清始皇帝脸上一片认真的神色时,他心中第一反应不是始皇帝终于疯了,反而将信将疑了起来。

    毕竟这个时代巫祝鬼神之说盛行,不单单只有秦始皇一个人魔怔,甚至相比其他人,秦始皇还算好的了。

    他求仙问药,推崇方士,为的是打压六国本土的传统巫鬼信仰,毕竟相比于地域性明确的巫鬼信仰,新兴的方士们要便于控制得多,其学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要平稳得多。

    在这样的时代下,李由听秦始皇仙人托梦的说法,不觉得他是在敷衍自己,还真的思考起其中的可信之处来。

    很快,他反应过来,连忙匍匐在地,言声道:“陛下果然有赖上天垂青,竟有仙人入梦陛下告知刺客行踪,此真乃天佑我大秦也!”

    嬴政哈哈大笑,并不觉得李由说错了,细细一思,自己得到的这个听劝系统,或许正是仙人送来的啊。

    笑完后他想起一事,对李由说道:“你传信笺于你家翁,告诉他朕身体无恙,不日便会回到咸阳,刺客之事朕已有所安排,让他不用多作布置。”

    “诺。”

    嬴政今天就打算继续启程回行,总之到时候将张良抓住也是抓回咸阳,

    此次东巡东登之罘,目的已经达到。天子在外处理政务总是不易,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

    咸阳宫。

    位于八百里秦川福地,九宗山以南,渭水之北。

    山南水北谓之阳,故称咸阳。

    咸阳的布局与后世的王朝大抵是不同的,其建筑规划的核心思想大致能用八个字来概括。

    象天法地,先宫后城。

    整个咸阳周围星罗密布两百七十余处离宫别馆,被秦始皇以高效的道路连通起来,其规模之庞大,气象之宏伟,令人不得不慨然叹服。

    光是走在这样的城中便会心生渺小之意,也难怪秦舞阳会怂了。

    宫城之前,百官恭迎始皇帝圣驾。

    在最前方,一白衣公子长身玉立,面相刚毅勇武,气质儒雅平和,正是嬴政长子嬴扶苏。

    其后左右分别为李斯、王绾,又有蒙毅、冯去疾、冯劫、周青臣、淳于越等人恭立于后。

    “父上!”

    见到嬴政从辒辌车上下来,扶苏立马迎了上来,关切问道:“得知父上遇刺,儿臣日日夜夜担忧父上安康,不知父上龙体可有不适?”

    嬴政看了自己这个长子一样,微微皱眉,“朕无事。”

    他非常不喜欢看到自己这个儿子这副优柔仁爱的模样,他知道扶苏与那群儒生走得很近,而这也恰恰是他所厌恶的。

    在嬴政看来,儒家那套以仁义治天下的办法简直狗屁不通,大秦的成功在于以法为教、端平法度;在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人只能用严正的律法来约束,所谓仁义不过是与巫祝鬼神没什么区别的玩意儿。

    嬴政心中叹了口气,自己这个长子看样子还需再多磨练磨练才能担当大任呐。

    这时百官上前作揖,王绾身穿墨色朝服,手捧笏板,苍老的面皮上脸色严肃,他朝嬴政鞠躬,第一句话开口就惹得嬴政不快:“臣请陛下暂停巡游之举,而今天下初定,天子应坐镇中都以安定人心。”

    “如今我大秦初定四海,一统六国,教化六国百姓移风易俗,废分封而置郡县,朕经理宇内,天下咸抚莫不宾服,正需要出巡以安天下民心,若非如此,天下岂不重复春秋之祸矣?”

    王绾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没说出来。

    似他这样的旧奴隶主式贵族,巴不得天下重新变为春秋时期的分封制。

    只是如今郡县制就是大秦的政治正确,纵然心中不满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见王绾闭口,嬴政这才暗暗点头,若不是朝堂之上还需要人制衡李斯,他早想罢免了王绾。

    这老家伙与宗室贵族勾搭不清,又不善于隐藏自己,还总爱跳出来跟自己唱对台戏,有时候连嬴政也不免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