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惠风和畅 » 42、不能凉了企业家的心

42、不能凉了企业家的心

    许达山在自己办公室接待了黄永生和郑岩部长。

    看着年轻有为的黄永生,许达山书记主动起身,与他握手,满怀笑容说。

    “我到任不久,郑岩部长多次提起你啊,了不起!不到五十岁,就打下一片江山,今天看到你在捐资助学现场的表现,说明我们郑部长没有看错人。果然是一位有善心的优秀企业家!请坐。”

    黄永生第一次与许达山接触,看他举止,听他言语,足见是一个办事干练,性格豪爽的人。

    “谢谢书记的肯定!”

    黄永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建筑大学毕业盛,但社会生活阅历,迅速提升他的个人能力,自从二十多岁辞去漳云县建筑公司工作后,独自到厦门、深圳、杭州创业,练就了一番处事规则。

    他父亲是搞工程建设,漳云县一些重要楼盘,大都是出自他们黄家的手。

    但到他这一代,发生了变化,他不喜欢仅限于漳云县的发展,他想到外面世界去闯荡。

    “我听郑岩部长说,你计划回归漳云县投资企业?”

    许达山望着他问。

    郑岩部长坐在旁边,帮他们泡着茶,看着黄永生有些不解,说。

    “黄总回乡创办企业的事,我在前不久有跟许书记汇报过。”

    “哦。是的,书记。我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我们漳云县这几年发展也很迅速,我想着趁这个机会,早点回乡做点事,也顺便照顾自己的父母。”

    许达山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漳云县的发展,的确够迅速的,市委安排他来漳云县的时候,曾经有领导也是这样说过:漳云县再过十年,虽比不上深圳,但也距离不远。

    眼前这位比他年轻的企业家,目光还是比较锐利的,能够发现到这一先机,这就让他为此赞赏。

    “方便透露你的发展计划吗?”

    许达山细心的问着他。

    “方便。我回乡发展的计划,已经形成报告,我们厦门投资公司董事会已经通过。而且,这个计划已经分别递交给鳌海镇和雷海镇两地政府,目前还没有结果。我们初步计划在鳌海镇投建‘鳌海大酒店’,在雷海镇投建‘雷海电商园’。”

    “好啊!你这两个项目,都是我们漳云县实实在在需要的配套服务。报告送交多久了?”

    “一个月左右。”

    黄永生如实回答。

    许达山听了之后,对着郑岩说。

    “郑岩,这件事你要亲自过问一下,黄总是你介绍回来鳌海镇投资的,我们不能只是引入投资者,而没有做好后面服务工作。‘保姆式’、‘妈妈试’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好的。书记,我会抓紧时间了解一些流程。”

    郑岩之前觉得自己是分管宣传的,对投资者,只是帮忙引进,没有想到,许书记临时给他这个任务,觉得有些意外。

    “我们现在招资引商,很多事坏在,招进来,然后就大功告成,没有跟踪落实。漳云县要大力发展,这些细微工作都要跟踪到位,要做到招商一个,扎根一个。要让企业,进得来,稳得住,与我们漳云县实现双赢。我们不能凉了企业家的心!”

    “谢谢书记的关心!我们公司也将进一步加快投资步伐,确保在漳云县这边两个项目,快速完成投资。”

    “客气的话就不用说了,你我都是平常人,我们只要把事情实实在在的做好,对的起自己,对的起关心我们的人,对得起漳云县百姓就非常好。在投资中,遇到困难,你可及时反馈给我们,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绝对会认真处理。”

    “有许书记这句话,我们在漳云县投资很放心!”

    “呵呵。大家都是五十左右的人,我们这个年纪,再不努力做事,恐怕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大家为发展漳云县只争朝夕,漳云县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的。”

    “是的。”

    黄永生点头表示赞同,他平时深深感受到,人到四十五后,时间飞逝如电,岁月真的是匆匆。他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四点多起床,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创业,真的是够艰辛的!

    安排工作、跟踪落实、现场检查、应酬交友,事必躬亲啊!

    “黄总的电商园在厦门、杭州、深圳搞得很不错,他们公司在2018年就上市。像这样上市公司,在我们漳云县私有企业中,寥寥无几,黄总是一张名片。”

    郑岩帮着黄永生宣传着。

    “哦,了不起!郑部长,像这样的名片,在我们漳云县要多宣传,多鼓励。疫情过后,民营企业日子比较艰难,现在我们作为政府部门,要多加关心他们,帮忙他们,大家一起共同度过难关。像黄总这样的成功人士,可以在我们漳云县多加宣传,大家彼此借鉴,有利大家发展。”

    “谢谢许书记和郑部长的认可!有时间欢迎许书记和郑部长,多到我们公司指导。”

    黄永生诚恳的邀请着他们。

    “有机会一定去参观参观。郑岩,最近我们要找个机会,一起去雷海经济开发区的走走,除了我们两个出去走走,也要发动各部门都要出去,下沉基层,才能看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阻碍。”

    “好的。下次常委会,我们就把具体的工作分工一下,力求让各位分管的领导,明确每周要做的事,同时,最好让漳云县电视台记者,跟随相关主要领导,跟拍他们每天下沉基层,具体做了什么事;解决了什么困难;这样工作,可能会踏实一点。”

    “对,你这个想法不错。漳云县电视台记者每天跟拍漳云县主要领导,看看大家每天在干什么事?解决什么问题?”

    郑岩的想法得到了许达山书记的认可,其实,这也是他在鳌海镇的一种工作经验,鳌海有一个人大主席,一个副书记,两个副镇长,他每周党务会议时,在会上都没有做了布置,每一个人,每一天要干什么事?事情的结果如何?都要及时跟踪与反馈。

    这样的工作,让大家觉得充实;让群众看到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鳌海镇在漳云县发展毕竟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全镇没有一个闲人!

    他把自己在鳌海镇的工作经验,跟许达山书记交流,得到了许书记的认可,心中确实很开心。

    但,现在是在漳云县委和县政府,除了许书记支持他,其他人会支持吗?会不会有不同的意见呢?自己毕竟相比较别人,还是显得年轻,人家会不会尊重你的意见呢?

    郑岩想:算了,干就是了!别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