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赘者为王 » 第七十二章 誓师

第七十二章 誓师

    “呜~~”

    “呜~~呜呜~~”

    今日的校场,格外的庄严与肃穆!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萧岩他们那个小军营的校场,而是出征平叛的大军所在大营。

    高亢嘹亮的号角声,以营地为中心,不断地向四周扩散,荡人心魄!

    而在校场的四周,旌旗猎猎,近十万士兵整整齐齐地站立在校场上,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肃杀之色,虽烈日当空,却没有人发出一点声响!

    这么多士兵集结在一起,是因为前后准备了近一个月的平叛行动即将开始。

    他们在这里,是进行最后的誓师大会,等大会结束后,就将按照行军总管的安排,逐一向战场开拔。

    到时候,十万大军,再加上征调的民夫等,绵延数十里,军威浩荡,定能让逆贼望风而逃!

    台下士兵雄赳赳、气昂昂,而皇帝与皇后率领着兵部的官员站在点将台上为这些出征的将士们鼓劲。

    看着台下那一个个斗志昂扬的士兵,皇帝紧绷了多日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在这之前,他心里都较为忐忑,担心这些士兵长时间未经战事,被和平安宁的时光磨掉锐气,无法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杀得敌人胆战心惊!

    此刻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校场上的这些士兵,是由三万多禁军与七万多从各地州府抽调来的常备军组成,尽是精锐,战力可见一斑!

    当然了,其中还夹杂着萧岩带领的那两千名私兵,本来是一千八的,后来萧潇又为他们调来了两百多精壮之士,用以充塞萧岩鼓捣出来的工兵营。

    作为私兵参战,即使他们出自国舅府,在这些大军里也是没有多少地位可言,只能排在队伍的最后面。

    “皇后啊,你看小九他们就在那里……”

    皇帝眼神好,指着萧岩与朱九常的所在对她说到。

    “臣妾看到了,不过为什么他们会排到那后面去啊……再远点人都看不着了!”

    对于萧岩与朱九常被安排到队伍的最后面萧皇后颇有微词,在她看来,他们两人所代表的是自己的娘家,不说安排靠前,至少也要排在中间吧?

    “皇后有所不知,每次底下的勋贵们派出的私兵都是如此安排,他们如果想要排在前面,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要用战功来换……”

    知道自己的皇后这是对自己心有不满,皇帝连忙向她解释,“等他们凯旋归来之时,就可以以他们在战场上所获得的军功来安排他们进城的次序……”

    “比如他们作战勇猛,甚至比朝廷的正规军还要厉害,斩获无数,那就可以安排他们排头率领一众出征的将士入城……”

    “不过想要有所得,自然要有所付出,军功的来处,自然是凶险异常的战场……也唯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方才能获得更高的战功!”

    “我的皇后啊,现在你还想他们两人回来时排在前面吗?”

    说完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皇后。

    “那就不必了……”

    战场凶险异常,萧皇后只盼着他二人平平安安地出去,再平平安安地回来,至于战功不战功的,重要吗?

    作为长辈,她当然希望自家子侄能有出息,可若是要用命去换的,那还是算了!

    “皇上,他们两人的安全你都安排好了吧?”

    一想到两人即将远离他们的视线,萧皇后就是一阵担忧。

    “放心吧,朕已经派了三百多禁军中的精锐随行,还有萧岩自己鼓捣出来的火枪营,再加上已经向徐明达打过招呼了,不会让他们上战场的……”

    皇后心中担忧,皇帝同样忧心!

    可是不管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她的丈夫,他都只能将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免得此种悲伤的情绪影响的台下的这些士兵,动摇军心可不是小事!

    皇帝将萧皇后拉到自己身边,然后用手指指着台下的十万军马,“皇后你看这些将士,一个个脸上透露出来的尽是激昂的战意,十万军马往这里一站,气冲斗牛,问谁能阻挡?”

    “有他们在,定能以闪电疾风之势剿灭叛军,让山河无恙、保我大明疆土完整!”

    “你就放心吧,咱家两个孩子,在这些神勇之士的保护下,当然是囫囵着出去……然后再安然无恙地回来啊!”

    似乎是皇帝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了皇后,让她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容。

    “皇上,十万大军已集结完毕,俱在校场上听候您的训话!”

    等震颤人心的号角声落下,兵部尚书,也就是李代云的父亲李广利走上前向皇帝汇报到。

    “好,祭旗!”

    在这之前,皇帝已经亲率文武百官在太庙告祭过,现在则是以三牲祭旗,以祈求天上的神灵的保佑,让出征顺利、旗开得胜!

    皇帝一声令下,自然有人将祭祀用的牛、羊和猪抬上来摆好。

    然后皇帝走上前,举止虔诚地向诸神位敬香。

    皇帝上香完毕,自有一名身穿道袍隶属于钦天监的官员走上前,拿出一对法卦,对着神坛口中念念有词!

    法卦也就是筊杯,一般是木制或铜制,两个一对,外形如半月形,一面平坦或凹陷、一面凸起,凸面为“阳”,平面为“阴”。

    这名钦天监的官员手里的自然是金子做的,若是离得近了,定会被它将双眼给闪瞎不可!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开!”

    将一切所谓的法咒念完,那官员就猛地一下将手里的法卦往地上任去。

    只见第一卦只是个阴卦,那道士便将法卦从地上捡起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开!”

    念完再次将手里的法卦扔出。

    “啪嗒~~”

    法卦再次落到地上,最终一个面朝上,一个面朝下,即是传说中的圣卦!

    见此情景,那官员不由喜上眉梢,再度将两个法卦从地上捡起。

    闭上眼,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那官员再次开口,“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再开……”

    话音一落,双手再度将法卦扔出。

    “啪嗒~~”

    法卦在地上跳动,最终的结果是一阴一阳——圣卦!

    问卦的结果,一阴两圣卦,说明今日出师大吉大利!

    “启禀皇上,经过微臣向天上众神的祈祷,他们已同意庇佑咱们大明的王师,在他们的照拂下,大军所过,必定一往无前、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好!”

    听了那官员的话,皇帝脸上说不出的喜意,虽说为帝王者,切忌喜怒于形,将自己的想法暴露在臣下之前,那样容易被他人揣摩出自己的意图。

    可是当下这种情况,将自己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岂不是更能感染这些将士?

    如此一来,底下的将士们士气高涨,对出征的结果更为有利!

    “来人,赏!”

    皇帝高兴了,对于给他带来好消息的这名官员自然是不吝赏赐,当然了,伴君如伴虎,如果他得出的是另外一个结果,那皇帝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多谢皇上!”

    将事情办好,得了赏赐,那名官员自然是马上回到对皇帝感恩戴德地叩谢不止。

    “起来吧……”

    作为贤明的皇帝,对于这些糊弄人的把戏朱厚熜自然是不信的,可是做戏做全套,他还是走上前将那在地上激动得涕泪横流的官员给扶起来。

    皇帝不信鬼神,那官员作为专业的神棍,自然也是不信的,故而皇帝过来扶他,他自然就顺水推舟地站起来往一旁退去。

    在那钦天监官员退下后,皇帝也退到一边,与皇后站在一处。

    “今有白莲教逆贼朱永福称乱以来,至今已两月有余,其荼毒百姓无数,蹂躏州县千余里,所过之境,百姓无论贫富,皆抢掠一空,寸草不留!”

    皇帝退下后,便由皇帝钦点作为此次行军大总管的镇国大将军、南阳县公徐明达上台将征讨叛军的檄文公之于众。

    其声之洪亮,让檄文上的一字一句落在众人的耳中,振聋发聩!

    “其掳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

    “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濬濠;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煤,妇女而不肯解脚者,则立斩其足以示众妇。”

    “白莲教匪众自处于尊荣富贵,而视我大明百姓被胁迫者不如猪牛羊马……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然朱永福等逆贼自造反以来,屡屡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等蛊惑民众,让无知的百姓加入他们所谓之圣教,做出了不少天怒人怨之惨事,如今更是拉起虎皮做大旗,公然反叛朝廷!”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祗。”

    “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

    “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然后又将其改为他们所谓的圣教所在,当真是人神共愤之,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

    “是故本将军奉天子之命,领兵十万,剑锋直直,定将贼人屠戮殆尽,解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之中!”

    “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

    “本将德薄才浅,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

    “将人拉上来……祭旗!”

    将手中的檄文念完,徐明达收起檄文,朝着台下大手一挥,顿时便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押着几个蓬头垢面的人走上点将台。

    “这几人就是祸乱我百姓的白莲教中人,其潜藏在长安不断地为白莲教传递信息,幸得被我英明神武之士兵捉拿!”

    看着那几名一押上来就被按到地上跪着的白莲教逆贼,徐明达一脸的苦大仇深,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了才解气!

    “现在就拿他们的血来祭旗,以告慰那些被他们残害的百姓乃至我朝廷的官员以及士兵的英灵……”

    “让那些英灵在天上保佑我们早日收复河山,上解吾皇忧虑之心,下解百姓倒悬之急!”

    就在这一会儿,早有几个手持鬼头刀的刽子手走了上来。

    只见他们手里鬼头刀刀柄处雕有鬼头,相当锋利!

    刀体沉重,可以斩玉切金,刀脊处有一圆口,鬼头袤方。

    背厚面阔,分量笨重,宜于劈砍,最适合用于砍头。

    而因为这种鬼头刀的分量沉重,一般使用它的都是身强体壮的大胖子,而因为刽子手一个行业的特殊性,掌刀者无不是满脸横肉、长相吓人的人充当。

    “来人……”

    在得到行军大总管的命令后,有几人拿过几名大军的旗子放在即将被砍头的人身前不远处。

    那些刽子手纷纷端起一旁摆放的酒碗,大喝一口,然后不停地向刀身上喷射。

    之后将碗里剩余的那些酒水一饮而尽,给自己壮胆,然后双手紧握,高高举起手中的鬼头刀。

    “行刑!”

    一切准备就绪,徐明达大手一挥,那些刽子手便奋力将手里的鬼头刀向那些逆贼的头上砍去!

    “噗~~噗~~噗噗~~”

    可怜的那些白莲教的领头人被锦衣卫的提骑抓住,已经被虐待了一番,此刻还没来得及叫喊,下一刻就已身首异处!

    人头滚滚落地,因为鬼头刀巨大的惯性势能,让它在将那些人的头颅砍下的同时,还将他们的头给向一边给带出去!

    “呲呲呲……噗呲……”

    人头落地,那些人断头之处自然喷射出大量的血液,将他们面前的旗子都染红了!

    祭旗完毕,自然有人来清理现场,免得吓到了皇后。

    见一切都已做完,徐明达独自走到点将台的前面,然后朝着下面振臂一呼,“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

    感谢书城的十二大佬的四张推荐票,感谢冰棍教主大佬的四张推荐票,感谢李逍遥侠大佬的两张推荐票,感谢腐团儿的男朋友大佬的一张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