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烧紫荆花 » 第七十四 理想与现实

第七十四 理想与现实

    脚受伤,不适宜运动。

    躺床上背诵战地钟声。发现自己迷上背英语小说,而且背得有节奏有韵律,像背诗一样。

    表音和表意的文字的确有很大的区别。英文合适歌唱,语文合适写小说。

    所以,无论英语世界文学巨匠如何宣传鼓动粉饰,莎士比亚就是不如金庸,更比不上曹雪芹。

    无论观众眼中有多少个蛤蟆雷特,都不上中国一个林妹妹或者莫愁。

    林妹妹赚够了多少中国女人的眼泪男人的痴情。

    有谁为哈姆雷特流过哪怕一滴眼泪?

    中国随便一个郭靖或者令狐冲或者乔峰就能打败英语文坛上所有男主。

    张三丰更是如此。

    莎士比亚能演绎出葵花宝典吗?

    英文歌的地位却大大不同。迈克尔杰克逊的摇滚,百听不厌。

    Shakin.stevens的BecauseIloveyou,能够打败所有的中文情歌。

    主要原因是语音和伴奏已经水乳交融,旋律节奏和歌词节拍高度协调。歌词的意思还很清晰,逻辑严谨。

    就像唐朝李白的诗,押韵上口还听得明白。

    画则有所不同。中国写意山水人物天下一绝,既抓住主体的客观本质,又体现蕴含了画家的思想境界。

    所谓画中有诗就是如此。

    西方绘画达到艺术巅峰的画派是所谓的印象和表现主义。什么日出印象,什么呐喊,比起宋徽宗的秋景山水图,那是小巫见大巫,儿童见教授。

    但是,西方的工笔画那是真厉害,中国比不上。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笑死所有中国工笔画匠。

    耳朵里放的是十大英文金曲,嘴里背诵英文,眼睛看的英文字,语感爆棚。

    唐朝听的是张学友,看的是路遥平凡世界。

    必和带伤跑去踢球,唐诗跟去喝彩。耀武躺到他床上,唐朝躺耀武床上,两人都不会累,也不会被老师抓到。

    广东人或者福建人看平凡的世界会很枯燥无聊,节奏实在太慢。

    一大堆细节描写全是诉苦式日常琐碎,而且陌生没有吸引力。

    文字功底倒是不错,可以当语文书读读,培养语感。

    真的想感动自己不如看金庸或者琼瑶。要么随便翻翻红楼梦三国志。

    家长嘴里,主流媒体上,全是对武侠言情小说的口诛笔伐。

    甚至很多杰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断定,年轻一代被金庸琼瑶毁了,社会必将停滞不前。

    再过十几二十年,庸俗文学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现在回想起来,实在太好笑。

    当时觉得那些人说得很对,耀武也想天天看红楼梦,可是实在看不下去。

    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可好看,幽默得很,笑破肚皮。用字精炼,寓意深刻,矛盾突出。

    曹雪芹就怎么写不出这样的小说呢?

    红楼梦里的人物都在干啥?走来走去去,一群人做着和时代毫不相干的事,说着格格不入的话。

    这是耀武对于红楼梦的印象,不如平凡的世界。

    战地钟声描述的事情,也和他毫不相干。但是和他的幻想或者说英雄梦高度切合。

    从有记忆的岁数开始,身边的所有人和事都在赞美英雄,鄙视唾弃鞭挞叛徒告密者懦弱的人。爱憎分明,矛盾激烈。世界非白即黑。

    主角罗伯特很有意思。

    首先,喝酒,而且随身带烈酒。客家的酒文化非常热烈,大小宴请,亲友聚会,喝醉为美。不同媒体描述的英雄无一例外都有好酒量。例如少年们心目中的男子汉,舍己为人的乔峰,喝酒如喝水。

    其次,抽烟。男人成熟的标志。电视上整天播放的万宝路香烟广告就是美国西部牛仔,头戴礼帽,嘴叼香烟,骑在高头大马上,迅捷无比的掏出左轮手枪,啪啪啪,决斗。为了美女和金钱。

    第三,意志坚定,具有牺牲精神,为了事业牺牲自己。这可是和学校教育的宗旨一模一样。也是中国男人心底的榜样。中国的士不就是这样吗?先天下之忧而忧,把自己先忧死,再拯救世界。

    第四,爱情浪漫,舍己为情。爱上了就造娃,爽得很,哪个男人不想?为了爱人牺牲自己,虽然是个悲剧,却很完美,怎么看都是一个侠,一个男子汉。

    综上所述,罗伯特是一个符合中国英雄形象的美国人。

    耀武很喜欢他。

    海明威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不少个人英雄主义,这跟他爱钓鱼打猎的性格和战场经验相关。

    王朔喜欢描述反英雄主义。

    在父母庇护下,在社会严格管教下,想叛逆却不敢诉诸于行动。只好靠虚构写作来幻想宣泄。

    想打破囚笼首先要解构家长树立的英雄形象。让年轻人知道世界的大部分是灰色。

    耀武很喜欢这一点,不叛逆的青春哪有颜色?

    只是他已经付诸过实践,并且为之付出过血的代价。

    有时候,甚至觉得精神世界不该被解构。

    因为痛恨男主深怜吴迪所以认为鸟笼不是囚笼。

    让女孩活在童话世界里是男子汉的责任。

    唐朝对田晓霞有点兴趣,或多或少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魄力不够哦。或者说事业心太重。我喜欢营造自己的家,在此基础上谋求生存发展。”温柔的看着他,声音因为耳机的存在而变大。

    “好,理当如此。选择决定结果。性格又决定了选择的方向。当然,咱们在大广州,有自由选择的土壤。”

    “少平和晓霞完全可以过来广州筑巢发展啦。”

    “要看少平的自尊心。如果不愿意接受晓霞家里的援助,无法实现。”

    “进工厂打工够家用的啦。”

    他噗嗤的笑,继而大笑。

    “笑什么啦!”被感染了也笑起来。

    “现在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原来想法一模一样。”

    “哈哈,你也是这样想!”

    点点头,把高考分数揭晓时的计划详细说了一遍。

    “原来这样,叔叔有道理哦。广州生活成本高,找不到工作就活不下去。全国人民都向往广州,大家挤一起,工作就难找很多啦!”

    “所以,路遥的人物,很现实。他们只能在有限的社会条件下突破自己。”

    “其实呀,还是有办法的啦!田晓霞完全可以应聘过来南方日报啦!有了工资后再租房子把少平接过来的。”

    “哈哈,矛盾的焦点就是少平的自尊心。如果是我,一百个赞成。”

    “所以啊,就喜欢你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