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诗意剑客李太白 » 第七章 血雨腥风应有涯 第四十一节 射箭教师爷蒙难

第七章 血雨腥风应有涯 第四十一节 射箭教师爷蒙难

    第四十一节射箭教师爷蒙难

    李白一行刚从湖北走到湖南,在永州江华又听到了噩耗。江华郡员外司马王琚,是当时军队中教习射箭用的教科书《射经》的作者,射箭教师爷王琚被罗希奭他们所构陷,自缢而死。大家愤愤不平,也不知是何道理。

    王琚,怀州河内县人。著有《射经》,又称《教射经》,属“兵技巧”类兵书。

    凡射,必中席而座,一膝正当垛,一膝横顺席。执弓必中,再把之中,且欲当其弦心也。以弓当左膝,前竖接席,稍吐下弰向前,为令上倾向右。然后取箭,覆其手为拳,令指第二节齐平,以三指捻箭三分之一,加于弓亦三分之一,以左手头指受之,则转弓,令弦稍离身,就箭,即以右手寻箭羽,下至阔,以头指第二指节当阔约弦,徐徐送之。令众指差池如凤翮,使当于心,又令当阔羽向上。

    弓弦既离身,即易见箭之高下,取其平直,然后抬弓离席,目睨其的,接手颐下,引之令满,其持弓手与控指及右膊肘平如水准,令其肘可措杯水。故曰:端身如干,直臂如枝。直臂者,非初直也,架弦毕,便引之,比及满,使臂直是也。

    引弓:不得急,急则失威仪而不主皮;不得缓,缓则力难为而箭去迟。唯善者能之。箭与弓把齐为满,地平之中为盈,贯信美而术难成。要令大指知簇之至,然后发箭。

    故曰:簇不上指,必无中矢。指不知簇,同于无目。试之至也。或以目视簇,马上与暗中则。乖此为无术矣。故矢在弓右,视在弓左,箭发则靡其弰,厌其肘,仰其腕,目以注之,手以指之,心以趣之,其不中何为也?

    又曰:矢量其弓,弓量其力,无动容,无作色,和其肢体,调其气息,一其心志,谓之楷式,知此五者为上德。故曰:莫患弓软,服当自远;若患力羸,恒当引之。但力胜其弓,则容貌和,发无不中。故始学者,先学持满,须能制其弓,定其体,后乃射之。然其的必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以加之,渐至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或升其的于高山,或制其的于深谷;或曳之,或掷之,使其的纵横前却,所以射禽兽与敌也。凡弓恶右倾,箭恶其襦,颐恶旁引,颈恶却垂,胸恶前亚,备恶后偃,皆射之骨髓疾也。故身前辣为猛虎方腾,额前临为封兕欲斗,出弓弰为怀中吐月,平箭阔为弦上悬衡,此皆有威仪之称也。

    又曰:凡控弦有二法:无名指叠小指,中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竖,中国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指,此胡法也。此外皆不入术。胡法力少,利马上;汉法力多,利步用,然其持妙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龊弦,则致箭曲又伤羽。但令指面随弦直竖,即脆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十步,古人以为神而秘之。胡法不使大指过头指,亦为妙尔。

    ……

    李白感叹:“王琚之死真是我大唐的一大损失。我们从小练习射箭,《射经》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按照《射经》进行练习,箭术进展非常快。不仅我们几个读我《射经》,很多人都在读。我观看过一次打猎活动,大家的射箭水平都很高。我还写了一首诗歌《观猎》。”

    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

    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

    岑夫子也感叹:“李白贤弟说得对。我们田园派也研究过《射经》,平时也比赛过。王维对汉朝名将李广的箭术非常推崇,还写过一首诗歌《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

    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

    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李白点头:“李广乃我的祖先,我们家的箭法和剑术都很他所传。我们代代都是口头相传,传男不传女。看来得写下了编制成书才行。”

    高适说:“我们边塞派个个都是射箭高手。初唐四杰之杨炯写过一首诗《紫骝马》,塑造了一个侠客,一马一弓一箭立志封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杜甫对《射经》很有研究,写下过诗歌《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杜甫有点疑问,对大家说:“王琚年轻的时候文武全才,锋芒毕露。可是现在年龄很大了,久在外郡。理论上对李林甫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还要害王琚大人?”

    李白对杜甫说:“我曾读过王琚大人的诗歌《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

    五载朝天子,三湘逢旧僚。扁舟方辍棹,清论遂终朝。

    远树烟间没,长江地际摇。帝城驰梦想,归帆满风飙。

    高适也说:“我也曾拜读过王琚大人的另外一首诗歌《奉答燕公》。”

    郡远途且艰,宜悲良自得。胡为心独尔,惠好在南国。

    亦既清颜披,冏然良愿克。与君兰时会,群物如藻饰。

    烟景惜欢赏,云山起翰墨。接艺奇思微,偶谈玄言直。

    永日不知倦,逾旬犹谓亟。如何酌离尊,移棹巴城侧。

    浦口劳长望,舟中独太息。疾风吹飞帆,倏忽南与北。

    目尽不复见,怀哉无终极。唯当衡峰上,遥辨湖水色。

    岑夫子进一步解释:“王琚大人同张说宰相是好友,同张九龄宰相也很熟悉。李林甫肯定害怕王琚大人有一天东山再起,趁审韦坚案的机会,牵连无辜,把他逼死。”

    杜甫感叹:“王琚大人死非其罪,令人怜之!”

    大家一致到王琚大人坟前,默哀完毕。各射出一支箭,致敬王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