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刘备请我当谋士 » 第三十七章 吾意已定,谁都不许再劝

第三十七章 吾意已定,谁都不许再劝

    “明公,此时出战并非良机。”主簿阎象劝道。

    桥蕤不满的问道:“那阎主簿以为何时出战才是良机?”

    “依吕布之策,倘若他能诱下邳守兵出城,夺取下邳,刘备必然退走,那时再尾随追击方是良机。”

    “哼!”袁术重重的哼了一声,“主簿之意,是我不能应战了?”

    阎象说道:“不是明公不能应战,是待机而战。”

    “我不用待机,此时就是良机,我有五万兵马,难道还怕了刘备?明日之战我胜了刘备,吕布佯装来攻盱眙时,更容易引诱下邳兵马出城,这就是良机!”

    袁术自从看到刘备送来的战书,便觉得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侮辱。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刘备,不但敢起兵相对,竟然还敢来向自己下战书,这如何能忍!

    阎象想要再劝,长史杨弘连忙抢先道:“阎主簿,刘备来下战书,倘若明公不应战,是为怯战,必损军中士气。况且我们兵马远多于刘备,以二敌一,难道还打不过刘备吗?”

    “明公说的极是,明日先胜刘备,他若不死,可等他率兵回救下邳时,我们直接追到下邳,就此夺取徐州。”张勋也说道。

    张勋身为大将,早就希望与刘备一战了。

    “诸位。”

    袁术站了起来,巡视着众人,又把目光落在阎象身上,严肃道:

    “吾意已定,谁都不许再劝,敢再劝者,按扰乱军心处置!”

    阎象暗暗摇头,不敢再劝。

    袁术当即派人到城下递书应战。

    接到袁术的应战书,刘备却又担心起来。

    之前袁术分出两万人马去攻淮阴,盱眙城外只有三万兵马的时候,自己没有出战。

    现在桥蕤把两万兵马带回来了,城外有五万兵马,自己却要去与袁术决战。

    明日之战,刘备心里没有必胜的把握。

    鲁肃注意到刘备脸上神色的变化,猜测到主公心里可能开始犹豫了。

    可是战书已下,对方又已应战,现在犹豫已经没用,反而会误事。

    主公战意不坚,将士便不能死战!

    “主公是否担忧袁术兵多,我们难以取胜?”鲁肃直接问道。

    刘备心中暗惊,自己心里的担忧竟然被鲁肃看出来了。

    但他没有否认,点了点头道:“是有点担心,袁术兵马五万,而我们不足两万,不及对方一半!”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袁术兵马虽多,其士却未必肯为之死战!”

    鲁肃继续说道:“主公待士宽仁,甚得众心,将士皆愿舍身奋力,死而不却!”

    “主公又有关张二位司马,二位司马骁勇无敌,明日之战,我们兵少,不可久战,应该强攻速战。主公可以关张二位司马俱为前阵,统兵同进,先破敌方前阵。”

    “同时,主公可另遣一将,领两千人马,多备旗鼓,今夜出城藏身埋伏,只等明日战时,伏兵骤出,扬旗击鼓,佯为淮阴援兵,以乱敌心,如此必胜!”

    鲁肃的话刚说完,简雍便紧接道:“主公,我看治中之策可行!”

    “嗯,俺也觉得可行!”

    张飞向鲁肃咧嘴一笑,表示感谢。

    感谢对方提出让他和二哥一起打头阵。

    关羽也默默点头,表示赞同鲁肃之策。

    刘备又看向诸葛瑾和夏侯博等人,众人都点头赞同,无人异议。

    其实刘备也很赞同鲁肃的计策。

    以少战多,自己又有关羽张飞这两员猛将,确实应该强攻速战,速战速决。

    让关羽张飞二人同时打头阵,会更容易破袁术前阵。

    对方前阵一破,自己又有伏兵出现,这样一来,敌方兵士必然惊乱,想要全面取胜就很容易了。

    只是刘备又担心让关羽张飞同时冲在前面,万一不能破了对方前阵,反而被围困不能退走的话,那自己可能就要败了!

    犹豫片刻,刘备觉得只能如此。

    明日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是否能胜,主要看关羽张飞能否迅速破了敌方前阵,他们二人必须同时进兵,陷敌之阵。

    “刘使君,我们愿为伏兵。”

    孙观对刘备拱手道,想讨下这份好差事。

    他本来并不想为刘备拼命尽力,现在需要两千人马佯装援兵,自己带来的两千人马正好合适。

    刘备看着孙观,单单是那一句“刘使君”就显得对方与众不同了。

    除了关羽张飞这两位义弟称自己为“大哥”之外,几乎所有人都称自己为“主公”,只有孙观不是。

    所以孙观现在只是一个外人。

    他之所以带兵来助,是迫于无奈之举,并非真心相助。

    “仲台,天下精兵出泰山,你们的人马悍勇无敌,明日还需要你们的泰山勇士助我杀敌。伏兵就由夏侯将军统领,你随我出战袁术,立了大功,我必有重赏!”

    刘备对孙观并不太了解,更不知心,所以不得不防。

    万一孙观已与袁术有所勾结,那自己派出去的伏兵,被伏击的将会是自己。

    让他们留下守城也不行,只能把他们带在身边,时刻看着,让他们无法异动。

    虽然刘备并不认为孙观会反,但不能同心之人,当然不能重用,更不能不防。

    此时城内城外,都在准备着明日之战。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将领,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明示奖罚。

    又让夏侯博统领两千人马,带上许多旗帜和金鼓,半夜时从东面出城,隐藏在数里之外,只等明日两军相战时,再从东面赶来,佯装为从淮阴来援的兵马。

    刘备躺在榻上,难以入眠。

    他想到了留守下邳的周信和赵云。

    如果他们二人都在此处就好了!

    鲁治中之策虽好,却无先生胜吕布之策奇妙。

    如果先生也在,他是否会为自己想出一个速胜袁术之策?

    还有子龙,如果他也在,自己就不用担心无将可用了!

    刘备迷迷糊糊的终于睡着,但睡了没多久便被叫醒。

    原来天已经快要亮了。

    刘备吩咐全军将士用食。

    天亮之后,刘备看着眼前的简雍,说道:“宪和,我给你两千人马守城,无论我胜败如何,此城绝不能失!”

    世无必胜之战,刘备要为自己留好退路。

    如果败给了袁术,自己要想退回城里,城上必须有兵马接应,射阻敌方追兵。

    简雍拱手应诺,表示必定坚守此城。

    城门打开,关羽张飞带领兵马率先出城,随后是刘备和鲁肃孙观等兵马。

    出城之后,关羽和张飞各带两千人马,同时列为前阵。

    孙观带领两千泰山兵为左翼,司马吴齐带领两千兵马为右翼。

    吴齐是陶谦留下来的,原先徐州兵的司马。

    刘备自统六千兵马为中阵,没有后阵,背后就是城池。

    没过多久,袁术率领兵马亦到,列阵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