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叡 » 第16章 妇孺力耕

第16章 妇孺力耕

    “叡昨夜曾托阿惠调查军户之事,叡自己也打算四处走走。本不欲惊动郡县,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今日在赵庄与使君相见。使君若是方便,可派一二熟悉本地之人为我等引路。”

    胡质不做思索,直接答应了下来。“此事不难,不知还有一事是?”

    “听说使君拿了赵游徼,不知可否给叡一个薄面,放他一马?不瞒使君,赵游徼也是因为叡承诺保他无恙,才肯放了赵李氏。”

    司马师昨日给赵聘承诺过,会护得他的周全,曹叡也默许了此事。今日胡质杀上门来,显然是司马师的面子不够,曹叡只好亲自求情。

    第二件事也不难,胡质考虑了一会儿答应了下来。

    主要还是因为曹叡的身份摆在那,如果真是姓夏侯或者姓司马,说破了天赵聘也得受一番皮肉之苦。

    胡质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游徼,驳了曹叡的面子,说道:“既然公子这么说了,质哪有不答应之理,这就着人放了赵游徼。”

    曹叡面带微笑,拱手道:“多谢使君。”

    “请公子稍待片刻。”胡质说完,对着曹叡拜了下,起身离席离开了客厅。

    一直在外等待的部曲将见太守出来,立马迎了上去:“府君,您总算出来了。”

    “我无事,你等不必过于紧张。”胡质说道:“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做。”

    “府君请吩咐。”部曲将应道。

    胡质便将曹叡说的两件事交代了下去,又担心部下重视程度不够,特地叮嘱道:“记住,你等纵使身死也勿令夏侯公子伤一分一毫,可明白?”

    部曲将重复道:“卑职纵使身死,也不得伤了夏侯公子一分一毫。”

    夏侯公子的真实身份部曲将并不清楚,但从胡质的话中可知其身份绝不简单。

    “去办吧!”胡质点了点头,挥手道。

    胡质没有急着进入客厅,而是站在门口打量以许仪为首的几个护卫。见他们都生的魁梧,身上披着制作精良的铁甲,不由得连连点头。

    许仪见胡质驻足观望,主动向前行礼道:“许仪见过胡使君。“

    一礼毕,又回到自己的位置,将手按在刀柄之上,注视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壮士姓许?中坚将军是?”胡质问道。

    “正是家父。”许仪答道。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胡质笑着称赞道,说完转身步入客厅。

    胡质进去后并未坐下,而是向曹叡告辞。他来此就是为了处理赵李氏之事,如今赵庄事了,他也该打道回府了。

    曹叡没有挽留,身为太守有公务处理太正常,不可能一直在这里陪着自己。这年头的太守,职权之重非后世刺史、知府之流所能比。

    而且曹叡自己也打算出去逛逛,亲自去看看常山郡的军户过得如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听赵李氏诉说肯定不够。罗生门,曹叡还是知道的。

    “叡送使君。”

    “岂敢劳公子相送!”

    “无妨无妨,叡也正要出门。”

    四人一同出了客厅,在远处等候的赵父和赵鸿祖孙俩见状,立刻迎了上来。“明府,二位公子,可是误会解开了?”

    胡质闻言哈哈大笑,说道:“长者说的没错,确实是误会一场,如今误会已解,质也该告辞了。”

    赵父哪里肯放胡质离开,这可是二千石的郡守,若不是事出有因,根本不会来赵庄做客。

    这么多年,赵庄接待过的官吏不在少数,可最高也只接待过二百石的县丞。县令都不曾接待过,更别说郡守了。

    谁知赵聘的一个举动,不但有两个出身高贵的公子做客赵庄,还引得本郡太守登门。就这运道,合该赵家发达。

    赵父挽留道:“明府初次登门,怎么也该让赵庄略尽地主之谊,何必着急离开。眼下午时将近,不如用过便饭再走?”

    胡质不愿久留,推辞道:“不劳长者,府内还有公务亟需处理,先行告辞。”

    又见曹叡和司马师也向外走去,赵父慌忙道:“怎么,二位贵人也要走,可是赵庄招待不周?”

    曹叡见赵父有些着急,怕老人家急坏身子,赶忙解释道:“长者误会了,我和阿惠准备出门走走,天黑时再回来。午饭我俩就不吃了,还请长者替我照顾好郑夫子。”

    听到曹叡说晚上还会回来,赵父才放下心来,连忙表示自己一定会款待好郑称等人。

    洨水(xiao),发源于石邑县(今鹿泉区)北五峰山,流经元氏县北部,栾城、平棘(今赵县固城村)、杨氏(太康年间废,并入廮陶县),在廮陶县(今宁晋县)沙河汇合,最后注入滏阳河。

    常山郡的世兵就被安置在元氏县城东北20里处,约有两千余户。

    曹叡等人抵达时,巳时刚过,太阳正在头顶之上。田间地里都是低头干活的军户,而不远处的村落里已有袅袅炊烟升起。

    前任太守发动军户挖了条水渠,从洨水引水灌溉。无数条小水沟将水渠内的水引至田亩中,滋润着青绿的粟苗。

    军户们弯腰除着田间的稗草,不少带小孩劳作的妇孺还在教自家小孩如何区分粟苗和稗草。稗草以及其他杂草不仅没有产出,还会抢夺土地肥力,必须拔掉。

    粟苗长势喜人,固然令曹叡心喜,今年大概率又是个丰收年,但更多的是心忧。

    丈夫尽于耕农,妇人力于织,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可放眼望去,田间干活的多是老人和妇女,还有不少儿童,唯独不见几个丁壮。

    忙问向负责引路的部曲将:“张部曲将,为何田中只见老弱而不见青壮?”

    张部曲将得了胡质的吩咐,对曹叡执礼甚恭,自是有问必答。“禀公子,这两年战事吃紧,征调走了大部分军户,至今尚未归家。”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率军支援汉中,征调了七百军户。去年关羽水淹七军后,又征调了千余的军户去襄樊防守,此外还征调了一千郡兵。

    虽然战事已经结束,但关羽灌水淹城造成的破坏太大,许多人还留在襄阳樊城一线修筑城墙,屯垦田地。

    曹叡听完,暗自神伤,好久才蹦出一句:“原来如此。”

    “先去村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