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极简两晋二百年 » 第十七章 齐王身死

第十七章 齐王身死

    阴影的名字,叫做司马攸。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个名字。

    在司马炎指挥大军伐吴打的热火朝天之时,司马攸却由于母亲去世,不得不为母亲守丧三年,结结实实看了一场大戏。现在司马炎携大胜之后的余威归来,司马攸的日子要难过起来了。

    事情要从吴国灭亡开始说起。吴国灭亡后,司马炎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太康二年(281年)司马炎挑选孙皓宫中五千人,沉迷享乐,不理政事。可是如此规模的后宫司马炎怎能宠幸的过来?于是司马炎想了一个办法:自己骑着羊车在后宫巡游,羊车走到哪里自己就在哪里吃饭睡觉。宫人为了皇帝陛下能在自己这里留宿,争先恐后将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撒地,诱使羊车到自己的门前。眼见皇帝如此拉风,朝堂上的众人也有样学样,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石崇斗富事件。

    故事的主角是散骑常侍石崇和后将军王恺。两人颇有钱财,故此相约斗富。王恺用米浆刷锅,石崇就用蜜蜡烧火;王恺用紫色蚕丝作为道路两边屏障,长达四十里,石崇就用锦作屏障,长达五十里;王恺用赤石蜡涂墙,石崇就用花椒抹房。听闻此事的司马炎不仅不做批评,反而深感兴趣,赞助了王恺一份二尺多高的大珊瑚,让他给石崇展示。可是石崇不以为意,拿出铁如意把珊瑚敲碎,又拿出来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加以炫耀,这下王恺是彻底哑火了。

    眼见皇帝如此不靠谱,太子又是个白痴,司马攸三年守孝期已过,再加上司马炎的身体由于长期的纵欲过度一日不如一日,文武百官不由得生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太康三年(282年),司马炎询问张华:谁是我可以托付后世之人呢?

    作为皇帝的近臣,又是清流派核心成员,张华岂不知皇帝陛下的标准答案?但是张华仍然毫不犹豫地表示:齐王(司马攸)贤明又有德行,还是你的至亲之人,没有谁比他更合适了!

    张华的回答就好比女朋友问你“我和迪丽热巴谁更好看”的时候,你告诉她迪丽热巴更好看一样。不出所料,得到答案的司马炎理所当然的大怒了:给老子滚去幽州当都督去吧,朕看见你就烦!

    不过张华在皇帝身边多年,岂是泛泛之辈?再加上人家在幽州干的着实不错,司马炎不由得存了把他调回京城的心。眼见张华如此“深得帝心”,“奸佞党”党魁荀勖看不下去了(贾充这时候已经挂了),用钟会的例子暗讽武帝,表示:陛下您想想普天之下立有卓越功绩,镇守一方,统领兵马、深得您信任、工作出色的人,不都是潜在的钟会吗?

    这话说的,句句扎在司马炎心窝里,又句句没有提到张华。但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司马炎再也没有征召过张华了。

    顺利打倒了张华,但是荀勖并没有放松警惕。毕竟清流派真正党魁是我们的司马攸同志。荀勖深知,自己这帮人这些年没少和司马攸作对,如果真的是他继位,自己铁定没好果子吃。拼了!舍得一身剐,誓把齐王拉下马!

    就这样,荀勖联合冯紞、杨珧等奸佞党核心成员向司马攸发起了猛烈进攻。

    荀勖找到司马炎,表示:皇帝陛下,您要是哪天挂了,太子(司马衷)肯定当不了皇帝!现在朝中内外均属意于司马攸,您要是不信,就下诏让齐王去就藩。要是朝廷上的人都表示反对,就说明老臣的话没错啊!

    不得不说,荀勖这招投石问路太狠了。就好比电视剧《雪豹》中日寇抓捕周老太爷一样:放出风声说你由于抗日被捕,救你的人越多,说明你的问题越大。如今的西晋朝堂也正是如此。司马攸被逼就藩的消息传开之后,西晋朝堂群情激愤。王浑、王济、司马骏、李熹、羊琇、甄德、成璨等等一大批人纷纷表示反对。有上疏奏请的,有让家属去宫里找司马炎请愿的,甚至还有谋划暗杀杨珧的。这下司马炎算是真的来了火: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要造反吗?!

    就如同我们之前分析的那样,支持司马攸的人越多,就越让司马炎忌惮。眼见司马攸如此“深得民心”,司马炎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但是让他更不是滋味的,是司马攸的支持者们。

    首先是司马骏,他代表着司马家的宗室。

    其次就是王浑、王济父子以及甄德,他们代表的则是司马氏的姻亲。

    最后就是羊琇,他代表的则是扶持司马炎上位的“自己人”。

    宗室支持司马攸并不奇怪,毕竟继承人的选择关乎整个大家族的利益,对司马氏一族来说,他们肯定希望由司马攸来领导而非司马衷。但王浑、王济、羊琇支持司马攸就让他万难接受了:老子把你们这些外戚们扶持上位,是为了让你们给我家司马衷铺路的,不是让你们给司马衷挖坑的!至于你羊琇,怎么当初支持我上位,如今就改换门庭支持司马攸了?

    就这样,深感孤独的司马炎终于和“奸佞派”的荀勖、杨珧走到了一起。荀勖这几年干的糟心事已经把司马攸得罪死了,而杨珧作为杨艳、杨芷的叔叔(司马炎的两任皇后),理所当然的和司马衷互相绑定。在朝廷的逼迫下,司马攸不得不踏上了就藩之路。

    司马攸心生愤懑,就此一病不起。

    司马炎的诛心时刻来了。他派御医给司马攸治病,但御医都为了迎合武帝,纷纷说司马攸没病。在司马炎的连番催促下,司马攸不得不带病向皇帝辞行。虽然他病的十分严重,仍然整装振作,和平时没有两样。就这样,在辞别上路数日后,司马攸吐血而亡,其子司马冏继承爵位。而那几位为司马攸看病的太医,也在司马冏的哭诉中被司马炎斩杀(顺便灭口)。

    就这样,在司马炎的努力下,司马家最后一位能扛起大旗的人物就这么死了。在司马炎沉迷在天下太平的假象中,在西晋众人歌舞升平的放纵中,西晋帝国逐渐迎来了他大乱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