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瀚卫 » 第十三章 长高,长大

第十三章 长高,长大

    午时初,太阳已是正挂天中,一天也将迎来最热的几个时辰,却也是植物在吸收阳光后不断修养的一段时间。

    随着祭坛上石碑的不断拔高,也在不断地散发出越发浓郁的灵气。

    太阳晒得帐篷里有些闷热,风带着灵气,缓缓吹动着皮制的门帘,给靠在门口,盘坐的少年带来了些许清凉。

    一身粗布织出的修身儒袍,后背半数泥垢,低束其上的中马尾,垂在脑后,沾满泥泞的布靴随着盘坐下,染着裤腿。

    少年脸庞苍白却清秀,眉宇之间淡淡流露出英俊和不羁。

    不断吸收着周身浓郁灵气,少年存有五年却在爷爷一遍遍的梳理下不断淬炼的灵气,似冰山融化的细流沿着河道不断席卷成海上怒涛。

    朝着气穴拍去,不断形成的白色灵丹中竟带着丝丝淡金色。少年盘坐的身形隐隐长高了半分。

    “爷爷,文广长大了!”

    “爹娘,等着我!”少年微闭着双眼,合着膝盖的双手紧握成拳,心中想着。

    日头开始了缓缓下沉,阳光给包裹着灵气的两人带来了阵阵炎热。

    双手叉腰的华安随着不断地长高,好一阵嘚瑟的绕着两人走了几圈。可见近两个时辰了,还是没有丝毫动静,便只好蔫坐在石碑上。

    “这些个小孩儿真不让人省心!”华安全然忘了自己的第一次无知,望着帐篷外还在打闹的一众孩童,被大人们相继拎回去。

    无聊的华安低头踢着小短腿,看到两团土黑色灵气抖动着,有了阵阵裂缝。

    “哇呜!要破土了!”一下栽在地上,显然有些不适应长高的身躯。

    两人不断吸收着土壤的营养,气团越来越小,渐渐沉入了丹田。

    女孩丹田之上,一颗土黑色灵丹,浮在气海中。而男孩却是一颗阴阳两仪不断转动的灵丹。

    一张稚童的大脸贴在眼前。

    姓名:华安

    性别:男

    年龄:五千二百岁

    身份:地之子、天元国第八十二号守护者

    状态:懵懂、成长中

    。。

    “你长高了!”“你变大了!”两人同时道,却带着不同耐人寻味的眼神。

    一旁的女孩似乎有些不解,抱着双膝,眼角还带些泪渍,看着对着虚空耍宝的男孩。

    “你在和谁玩啊?”女孩没有一丝诧异。

    “你看不见?哦对,你看不见。一个好朋友。”说着勾着稚童的肩膀,却一下搂空了,尴尬着踢着脚。

    “我能模糊的感觉到!”女孩有些开心的说道。

    男孩兴奋地坐了下来,迎着落日的余晖和女孩吹嘘着好朋友的那副容貌。

    “没事就好!”

    华安放下了吊了数个时辰的心,又坐在石碑上,这次却是看起了一本土色大书,书名《地碑纪要》。

    军营,演武场内。

    午时间纷纷突破入品的众人,开始了一下午紧张的对战及练习,以期快速适应和熟悉自身一切。

    而在一旁的观礼台上,对战练习引起的炽热气浪,不断吹起台柱上挂着的红幡。

    “公子,某有一事相求!”

    田赴把长棍一收,拱手深鞠一躬,全然没了平常的嬉笑之态。

    “和那金万山之间?”男子伸手搭在田赴左肩,示意其起身。

    “公子!”“我爹原是这第一卫之人,三年前领命随众人入那紫气阁。”

    “一天后,卫首昏迷,三亡两重伤!而我爹。。”田赴倚靠着台柱,随男子坐了下来。

    “三年间,卫首召集其余两卫,数次探查,折数人,才探得深暗。”

    “却不想其中如此险恶!”男子听完起身。

    “金万山,交给你!但有不敌,万不可逞强!”

    “谢公子!”

    柳子元在老道的搀扶下,渐渐适应的朝着演武场内走来。

    “道长,如不是听得数言,不知其中曲折坎坷,望道长莫怪!”

    “你这书生也是,竟如此气急,全无平日里的淡雅!害我愧疚整晚!”道士搀着的手往外一推。

    “不就是千二百两吗?还不起了?”愤愤道。

    “道长莫怪,莫怪!”

    “不过秦小友当是我天元之福啊!”说着老道又搀了起来。

    柳子元顺着道士的视线,望见了观礼台上的人影。

    他似乎望见了数年光阴流转间,那幼学稚童在谆谆教导下,读文习武,立志勤勉治民,渐渐长高,却仍不改其志的身影。

    也望穿了其中自己的身影。“老师!”

    “一千二百两,还不起了!”老道士见书生失了神,揣着干瘪的钱袋,贴了上来。

    “不还?”书生没好气的往前迈去。

    “慢点,慢点!”老道细细揣摩这两个字的意思,急忙赶上前。

    见两人走上台来,田赴鞠了一躬,往外走去。

    “博士,道长。”田赴一礼作拜,而后径直下去。

    中年书生回了一礼,便朝男子走去。老道士却是倚坐在台柱另一侧楼梯口的栏杆上,不断挥舞着拂尘,扇动着烦躁的气浪。

    “老师,快坐!”男子扶了上去。

    “想那幼学之人,现下已然坐安一方,老夫也是对圣上,对这黎民有了交待!”

    “老师,学海无涯,我仍学之不足。还望老师时时教导!”

    “嗯!”柳子元望着眼前的学生,是越看越欣慰。

    “不知老师现下何等修为,可出其门,上得道来!”

    说着,青年男子像是拿出了刚得奖状的孩童一般,站了起来,挺胸抬头,左手炫耀着自己的灵兵。

    “哦?”

    柳子元抬头打量着眼前的三尺青锋,一把很普通的铁制长剑。

    “可有其名?”

    青年男子想了数息,回道。

    “老师,黎鸣如何?天将破晓,万物齐鸣!”

    “好一个齐鸣,好一个破晓!此剑当得此名。”

    “数年后,此剑当是一鸣惊人,直破天晓!”

    柳子元体内灵气似有感而发。

    一道淡淡的压力直接让秦少逸前探的身子沉了下去。

    “老师如此之强!”男子笑着坐了下来,似乎有了许多的好奇,又是连提数问。

    “想那老鼻子,也是心急如焚,却不想老夫是因祸得福啊!”

    坐在一旁偷听的王元宏,却是右手一掩,伸长了耳朵。

    “哦?如何入得二品,老夫尚且不知其中详解,待我细细理来。”

    秦少逸望着一旁作贼般,伸长脖子侧耳偷听的道长,不由拉了拉老师的衣袖,指去。

    “这道士也是难以脱的红尘啊!”柳子元想起了初认此人的时候,又是不禁失笑。

    “红尘?道长不是自北白山而下?”

    “哈哈哈!”柳子元似乎想起什么,大笑不已。

    而一旁的老道士,却是仓皇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