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死了一次又一次 » 第59章 十二箭中一这么难?

第59章 十二箭中一这么难?

    丁毅迷迷糊糊睁开眼睛,习惯性的想看下手机,以为回到现代,等看到张献忠和李庆万的脸才知道,他还在明朝。

    “天启六年,元月十五。”他心里提醒着自己明朝的时间。

    “快快快,起来操练了。”李庆万这时叫着他,原来今天是三天一练的日子。

    三天一小练是明初立国之初立下的规矩,后来明军就越来越慌废,不论大练小练都是走走场。

    但随着辽东后金崛起,明朝不停和其交战,对边军的要求也严格起来。

    陕西这边在新巡抚乔应甲上任后,就严查了些事,接着新总兵%%从严治后,今年冬操三天一小练也比以前更认真的许多。

    按大明规矩,小练由各墩各堡单独练,五天一大练要集中到大操场合练的。

    今天是小练日,大概是相当于后世上午七点左右丁毅就被人叫起来了。

    丁毅慢慢吞吞到了门口,发现其他人都带着各种兵器,只有他啥也没有,他的兵器都在老朱那修。

    这灰林墩在册十六户,实际十户不到,但一眼看去,现场稀稀拉拉集合的人不到七个人,陆续还有人打着哈欠从屋子里出来。

    “志贤,过来过来,我们一起。”李庆万拉着丁毅和张献忠三人站一起。

    三人一脸茫然看着四周,有人出来后就往地上一坐,还有人背靠背坐着,继续在打盹,似乎没睡好。

    地上兵器也是五花八门,扔的到处都是。

    丁毅还看到了鸟铳,但不知道能不能用。

    “起来起来,都站好,特娘的,没睡好吗?都站起来。”甲长李和生一个个踢着地上坐着的人。

    不一会所有人被他拉了起来。

    丁毅一看现场共十二个男子,年纪最小的一个才十五六岁,最大的是老刘,但老朱没出来,应该由他儿子代替他出来了。

    “都有了,拿枪。”李和生大声叫道。

    现场有人拿长枪,有人拿刀,有人拿着铳,也有像丁毅一样手上什么也没有的。

    李和生立刻叫了起来:“丁毅你兵器呢?”

    “老朱在帮他修呢?”老刘抢先道。

    “啊呀,顺便给他弄个家伙。”

    边上那十几岁的少年转身跑进一屋,不一会拿出个有点破旧的长枪,枪上有缺口,枪杆身上也裂了好多。

    “给。”少年递给丁毅。

    “多谢啊。”丁毅笑笑,笑着笑着又笑不出来。

    这少年看起来最多十五六岁,放后世也就是个初三或高一学生,却在这里当兵用。

    他茫然拿在手上,后面李和生说什么都不知道,反正跟着大伙一起做。

    “举枪,平剌,剌,收。”

    “举枪,平剌,剌,收。”

    李和生都不看他们,在场中随意走着,嘴里不停叫着。

    边上张献忠和李庆万拿的是刀,听着一头雾水,好在人群中也有别人拿刀,看到别人用刀随便的往空中砍,两人也只能砍着,因为距离有点近,差点砍到自己人。

    “特娘的,你滚远点,砍到我了。”张献忠怒道。

    李庆万赶紧往丁毅这边来点:“志贤你往东去点。”

    大伙就在李和生的教导下,练了有五分钟不到,就听到:“停,休息。”

    “哎,累死我了。”四周一片叫累声,纷纷原地坐下。

    张献忠还想走,被人拉住,先别走,原地休息,一会还要练。

    “还练?”张献忠嘴上没说,心里在叫,这练了有毛用?有个毛用?这能上阵打虏贼?

    丁毅看着堡中唯一一杆鸟铳就在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手上,刚刚那家伙就用铳当长枪,在剌,动作看的丁毅想笑,又不敢笑。

    他感觉那鸟铳应该没用了。

    他们可算是军堡,不是屯堡,算大明正规军的精锐了。

    大明九边精锐兵备如此,难怪被后金吊打了。

    就在他若有所思之际,突然墩台上有人叫了起来:“来了来了来了。”

    原来墩台上面有个人,这墩台比杜威记忆里十几米的要低,但也有六七米高,上面站着一个军士在看。

    李和生立刻大叫:“都起来,起来,快起来。”

    众人赶紧起身,继续排好队,开始操练。

    “驾,吁---”片刻之后,就听到几匹快马的声音。

    李和生赶紧迎上去:“拜见齐大哥。”显然是熟人。

    领头的齐大哥是中路参将王承恩游兵营的把总齐鹏飞,李和生看到他就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因为以前来检验练兵的都是小旗总旗之类的基层军官,这次来了把总。

    堡宁堡防守官刘贵,也是相当于把总,不同的是,刘贵以千户充任,齐鹏飞以指挥充任。

    “王参将有令,援兵营要挑选骑射好手,有善用箭者,下午去南安镇西操场试射,凡被选中者,每人赏银二两。”

    四周顿时一片喧哗,很多人都不怎么用箭,也纷纷叫着要去。

    “得令。”李和生立刻道,接着马上陪上笑脸:“齐大哥今天在这吃饭不?”

    “不了,我还要去其他墩堡传令,告辞。”

    这件传令小事,让把总亲自干,看来中路参将王承恩非常看重。

    众人等他一走,立刻围过来,纷纷说要下午去试试。

    李和生一个个大骂:“你他娘会射箭吗?平时射一百二十步,五十步中靶都上不了,去个屁。”

    李和生破口大骂,一个个骂过来。

    张献忠和丁毅马上听懂了。

    明军平时每年也有考核,每人能射十二箭,武官标准是要射一百五十步,五十步上靶。

    士兵标准是射一百二十步,五十步上靶。

    只要上靶哦,没要后世射几环几环,十二箭射一箭上靶就算,但就这样能合格的人也不多。

    他们墩堡这些人,去年考核就两人上靶了。

    而明军参将有援兵营,援兵营相当于参将的直属营兵,他们每个也会抽调精锐过去。

    考核标准更高,每人十二箭,能射一百二十步,五十步内,要上靶两箭。

    张献忠和李庆万一听,两人面面相觑,感觉没有希望。

    这两人在衙门里时也没用过弓,进来当兵才第二天,听起来就感觉很难。

    “是要选家丁吗?”丁毅再问。

    “家丁?”李和生冷笑:“家丁十二箭,要能上靶三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