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圣娶亲 » 第二十三章 器有大小

第二十三章 器有大小

    “哥,我建议你还是买一辆车吧,哪怕二手的也行啊。”

    看到孙元宝又来借车,马年非常的头痛。

    这车借一次两次没问题,但你不能三天两头的来借呀!

    “我本来打算是小龙毕业后就买车,但又碰上结婚要花钱,所以只能把买车的事情往后推推。”

    孙蛟大学毕业了,他去省城接人,所以来找马年借车。

    “就这一次了,以后也没啥事了,还是老规矩,我用完车给你加满油。”

    孙元宝按胸口保证。

    锦海离省城有200公里,他开车技术不错,早上8点多出发,中午11点就到了孙蛟他们校区。

    他往孙蛟的寝室楼走,刚路过食堂,就听见楼上喇叭放着音乐,一群人在唱歌。

    “这些年,一个人。

    风也过,雨也走。

    有过泪,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什么。

    ……”

    孙元宝抬头一看,是自己儿子孙蛟和他同寝室的同学在楼上唱歌。

    孙蛟已经参加了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这次是特意请假回来参加毕业典礼。

    看这样他应该是不舍得跟同学分离。

    “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一辈子,

    一生情,一杯酒。”

    ……”

    听着儿子他们唱歌,孙元宝感觉眼睛有些湿润,儿子他们真挚的感情让他动容,也让他想起他高中毕业时的情景。

    他也有些惋惜,自己没上过大学。

    就在这时,楼上其他毕业生听到有人大声唱歌,听了一会儿,感同身受,也开窗跟着唱了起来,最后跟唱的人越来越多。

    “朋友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有伤,还有痛,

    还要走,还有我。”

    孙元宝没有动,就在下面听着,他觉得这时不能打扰儿子,得让他们发泄完。

    孙蛟他们把《朋友》唱了好几遍,最后竟然发展成了附近几个楼的大合唱。

    毕业生们是唱离别,唱朋友友谊。

    而没有毕业的学生唱的是对毕业生的嘱咐。

    “这些年,一个人。

    风也过,雨也走。

    有过泪,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甚么。

    真爱过,才会懂。

    会寂寞,会回首。

    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

    等他们唱累了,不唱了,孙元宝刚准备上楼,没想到突然从楼上扔下无数的纸屑、废纸,以及废旧书本……

    场面很壮观,但是孙元宝欣赏不来,他赶紧跑进了宿舍楼,躲过了一“劫”!

    孙蛟寝室内一片混乱。

    他们寝室兄弟昨晚一起吃了散伙饭,全都喝醉了,有人吐在了屋子里,弄的屋里都是异味。

    孙元宝看见孙蛟眼圈发红,十分的理解,一起同寝室生活了三年的同学、朋友、兄弟,现在要分开了,难免心里不好受,舍不得。

    他帮着儿子收拾东西,孙蛟的东西挺多,衣服、被褥、书本、玩具等装满了两个大蛇皮袋子。

    收拾完东西,孙蛟跟还没有走的几个兄弟一一拥抱,告别。

    无精打采的跟着孙元宝拎着大包上了车。

    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孙元宝看孙蛟闷闷不乐,开解道:“人终有一别,但不代表以后就不联系了。现在交通和通信那么发达,想联系、想见面都非常方便。再说了,你现在面试和公示都过了,等你参加完培训,正式工作,有了收入,你想看谁就看谁。”

    “看看吧,在省内的还行,能联系,在省外的估计很难再见了。”

    孙蛟还是有点难受。

    “跟你说点高兴的,你奶已经在家给你准备好吃的了,光你爱吃的排骨就给你买了好几斤,都给你炖上了,还给你买了鸡,买了鱼,就等咱爷俩到家就给你庆祝毕业。晚上你姑和你姑父也会来,咱们一家六口好好庆祝庆祝。”

    汽车在高速上飞驰。

    孙元宝和孙蛟下午四点多到了家。

    妹妹孙小乡、妹夫陈炳文以及外甥陈东早就到了,孙小乡在厨房帮着马桂兰做饭。

    孙蛟特意去厨房看了看,见孙蛟进来,马桂兰就停下了手上的活,“我大孙子回来了,让奶奶看看。”

    “奶奶,我想死你了。”孙蛟上去抱了抱马桂兰。

    “我也想你,你去屋里坐,饭菜马上就好了。”马桂兰拍了拍孙蛟。

    “姑!”孙蛟又跟孙小乡打了个招呼。

    “来多长时间了?”孙元宝跟陈炳文打招呼。

    “刚到一会儿,也没多长时间。”陈炳文说道。

    见孙蛟进了屋,又问孙蛟,“小龙毕业啦?”

    “姑父,毕业了。”孙蛟跟姑父打招呼。

    又过了半个小时,饭菜都做好了,几人上桌吃饭。

    马桂兰坐最中间,左边是孙蛟,右边是孙小乡,孙蛟旁边是孙元宝,孙小乡旁边是陈炳文,孙元宝跟陈炳文挨着。

    “来,都举杯,庆祝我大孙子大学毕业!”马桂兰举杯道。

    几人都跟着举起酒杯。

    “干杯!”

    “干杯!”

    孙蛟也端起酒喝了一杯,家里温馨的氛围,让他开怀不少。

    “来,大孙子,这是你喜欢的排骨,今天使劲吃。”马桂兰把炖的一盆排骨往孙蛟面前推了推。

    “来,儿子,吃个鸡腿。”孙元宝在小鸡炖蘑菇里找到了一个鸡腿夹给孙蛟。

    孙小乡看了看,夹了块鱼肉,放到了孙蛟碗里,“姑给你夹个鱼,你尝尝。”

    “好了,我自己吃自己夹,你们吃自己的。”

    孙蛟吃了碗里的鱼肉,又夹起鸡腿开始啃。

    “小龙,你那个大学生村官什么时候能上班啊?”吃了几口菜陈炳文问道。

    “快培训完了,马上就能上班。”

    孙蛟吃完鸡腿,弄的满嘴都是油。

    “能分哪知道吗?”孙小乡好奇问道。

    “分哪不好说,反正是咱们县里下面的农村。”孙蛟又夹了块排骨。

    “哪都一样,到哪都得好好干,不能怕吃苦。”孙元宝跟所有父亲一样,都怕孩子不踏实。

    “知道了。”孙蛟啃着排骨含糊不清的答道。

    吃完饭,孙元宝和孙小香、陈炳文到西屋书房去坐,孙蛟留在东屋陪奶奶看电视唠嗑。

    “妹夫,你们那个池塘怎么回事?听说不包了?”孙元宝关心的问道。

    “是,就是有人看我们赚钱,眼红,这回到期承包费涨了很多,我们没干。”陈炳文说道。

    “哥,你说我们村主任田松多缺德,今年鱼塘承包费涨了一倍,按这个价,我们就相当于白干,但凡鱼出一点小灾小病我们就得亏钱。”孙小乡抱怨道。

    “他出的那个价,谁也承包不了,最后那鱼塘肯定没人承包。”

    陈炳文也气的不行。

    “好了,不是承包期还没到吗,再等等看,我就不信村里允许老田瞎搞。”孙元宝说道。

    “哥,我就寻思你上学的时候打田松打少了,当时怎么没有一天打他八遍呢!”孙小乡恨声说道。

    作为本地人,孙元宝和田松都是在镇上读的小学、初中,只不过田松比孙元宝低了一届,上初中的时候,田松想在学校立棍,让孙元宝带着同学揍他了几顿才老实。从此田松对孙元宝是又恨又怕。

    在农村,很多时候拳头大就是道理,别看田松是东四村村主任,但要真跟老孙家起冲突,他还真不一定是对手。

    孙元宝在元宝屯一呼百应,田松在东四村却没什么威信,村里各项工作干的都不好,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甚至还有些敌对。

    孙小乡和陈炳文生活的不错,孙元宝对妹夫也大体满意,满意的是陈炳文憨厚老实会过日子,不满意的是他这个人太软,比较容易受欺负,还不如妹妹孙小乡硬气。

    有些事孙小乡处理不好,那就只能孙元宝出头。

    孙元宝还想再等等,再看看,如果到时候妹妹他们家鱼塘承包费涨得太过分,他就得找田松谈谈了。

    一家之主不是说说而已,他还有责任。

    ……

    孙蛟他们这一批大学生村官培训时间很短,培训一个多月就分配了工作。

    他收到通知,被分配到了东四村做书记助理,两委会成员。

    “这真是太好!”马桂兰非常高兴,“这样小龙就可以在家住,吃饭也可以在家吃,省不少事,也能省不少钱。”

    “确实不错。”孙元宝也很高兴,“两村挨着上班都不用骑自行车,走路就可以了。”

    晚上得知消息,孙小乡和陈炳文夫妻俩也来到元宝屯。

    “到了东四村,这不就跟到家一样吗!小龙你别担心,有我和你姑父在村里支持你,你一定能把村里工作干好。”孙小乡给孙蛟打气。

    “谢谢姑姑和姑父,本来我还挺忐忑和担心的,但想到有姑姑和姑父支持,东四村还有我小学和初中同学,我觉得这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看我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干好,能不能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能不能带领大家致富过好日子!”

    孙蛟说的这些明显是思考过的。

    在岗前培训过程中,他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考虑了很多事情,包括将来下村后怎么学习,怎么工作,甚至还做了几种预案。

    看见孙蛟成长,看到他跟姑姑、姑父侃侃而谈,孙元宝非常欣慰,儿子长大了,也懂事了。

    器,有大有小,关键的是要先成器!

    成器之后,再追求是大器,还是小器,这既看能力,也看运气,以及人脉关系。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成器就行,剩下的就要看造化,已经无所谓了。

    孙元宝把孙蛟叫到的屋里,写了一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书法送给他。

    “你上班之后不要老想着干大事,要先从干小事开始,先干成一两件小事,让领导,让村民看到你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事的,慢慢的在领导、在村民那里建立信任,这样你的工作就会好干了。”

    见孙蛟听的认真,孙元宝又给他分析了一下,“如果你上来就想干大事,不说你刚来大家信不信任你,就是让你干了,你能把事干成吗?如果你把事情干砸了,那么你在领导和村民之中的信用就彻底完了,你以后就很难干事儿了。

    更何况你刚来,人家也不可能支持你干太冒险的事情。你当村官的第一步,应该是把目标放在站稳脚跟,要做到认识村里所有村民,跟他们混熟。等你站完脚跟了,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孙元宝为了儿子的事情操了不少心,连儿子上班怎么开展工作,他都琢磨了许久,所以才给出了这个语重心长的建议。

    “爸,我明白。我上班,先期肯定是多听、多看、少说话,尽量不犯错。”孙蛟说出了他的想法。

    “对了!有进步。”孙元宝对孙蛟的成熟给予表扬,“我发现你经过考大学生村官,还有之前的培训学习,成长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

    听到表扬,孙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也发现我最近成长了不少。”

    “确实成长了,能力成不成长不好说,但进入体制最起码让你成熟了不少。”孙元宝点点头。

    “儿子,以后你还得跟我学学书画。你只是大专学历,也没比我高中学历强多少,所以你还得多学些本事。你学成后,在村民和村干部面前表现表现,他们就会觉得你有文化,就会佩服你。包装也是一门大学问,包装好自己,有利于开展工作。”

    “形式主义呗!”孙蛟撇撇嘴。

    孙元宝想瞪眼,但又忍住,尽量放平了声调,“形式主义怎么了?一定范围内形式是可以决定内容的。你没见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事就是靠形式推动的,不搞这个形式,很多东西就不会有推进。不要小看每一个形式,形式做多了就会深入人心!”

    “对了,我书架上那些管理和经营书籍你也看一看,对你有好处。”

    听到要学习书画,又要看书,孙蛟感觉负担有点重。

    但,没有负担,能有进步吗?

    光想着轻松、快乐,最后往往是一事无成。

    因为,社会上不光有你,还有你的竞争对手!

    ……

    白大龙阴沉着脸回到家。

    “老白怎么了?”看着白大龙满脸的不高兴,李红问道。

    “非常时期,总有人想搞小动作!”白大龙生气的说道。

    镇里王镇长要调到交通局当局长,留下一个镇长的位置很多人都盯着,白大龙也是有希望坐上镇长位置的人选之一,在这节骨眼上有人想搞他小动作,他当然生气。

    李红吓了一跳,“老白!没问题吧!”

    “小问题,不碍事!就是老廖和元宝屯的马为民搞到了一起。”

    “老付,你可是在元宝屯干过书记的,不可能所有工作都做得那么完美,想找茬,人家肯定能挑出毛病。

    前一阵子,孙元宝又给你送了礼,那瓶子你不是找人鉴定值几十万吗?这数额巨大啊!孙元宝不懂,但要是碰到懂的人往上面一捅,这情节可就严重了!”李红担心的道。

    “我知道!”白大龙也心烦,抽着烟寻思了半天,“你给孙元宝打电话,让他过来把瓶子拿走。”

    “老付,那么值钱的瓶子就给他送回去了?多可惜啊!”李红有点舍不得。

    白大龙脸一板,“妇人之见!现在什么时候了,还在乎那点东西!我被人盯上了,你不知道吗?”

    他很生气,但看李红脸色不好,就又平复心情用舒缓的语气说道:“你要明白,什么是根本,钱是因为什么来的!只要你在那个位置上,一切就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