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求职节目走出的天王巨星 » 第352章 《龙城》第一奖

第352章 《龙城》第一奖

    《缘分一道桥》,由另一个时空的方文山作词,王力宏作曲,原唱为王力宏和谭维维,这是首气经典华夏风的灵感,来自于诗人王昌龄边塞诗《出塞》。

    也不知,填词的方文山到底是怎么想的,竟取出这么一软绵绵的歌名来。

    可要是对比他填的另一首华夏风歌曲《千里之外》,或许就能让人恍然大悟了。

    这!

    是要给人反差萌吗?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首气势雄浑的华夏风。

    要唱出这首歌的气势,对男歌手来说或许不算太难,括号,娘炮不算在男人中,括号完毕。

    但要想在国内,找出一位能驾驭这首歌的女歌手,那就实在太难了。

    池景行在得到覃诺诺的邀请时,又了解过电影《龙城》的故事梗概之后,也就理所当然地想到了这首歌,后者看他将歌写出之后,顿时就开心得像个一百斤的孩子了。

    这首歌,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好吗!

    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一展歌喉了!

    覃诺诺录音时就已唱爽了,张国师收到这首歌时也是点头不已,然后就顺势给她发出了邀请,也就是,邀请她来这次电影节中做表演嘉宾并献唱这首歌。

    若不是张国师的一句交代,覃诺诺怎么可能会第一个走红毯呢?

    又怎么可能是单独走红毯呢?

    此时,当覃诺诺将这首《缘分一道桥》唱至副歌时,无论是现场的七八百电影人,还是电视机前、手机前、电脑前看直播的无数观众,无数人都在暗地里拍手叫绝了。

    “这么特么就叫惊喜了!没想到还能再听一首我池的歌,而且还是新歌,爽!”

    “这唱腔太牛批了!难怪池哥会跟找她一起合唱,这唱功在国内可以吊打一切了啊。”

    “这才是真.华夏风啊!华夏风不是李后主的风花雪月、卷帘朱颜,就应该是冠军侯的意气风发!就应该是班定远的纵横捭阖!没有后者,哪来的前者?没有黄沙百战,哪有流水落花?没有万里长征,哪有雕栏玉彻?去特么的江南烟雨小纸伞,老子要去打怪兽!”

    “震惊到了老子了!这秦腔和华阴老腔的唱法,总算是唱出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风貌,听着就像自己也置身于秦汉时的游侠一般!也只有覃诺诺这样的怪物才能唱出这样的效果,希望她和池哥合唱的版本赶紧上传!”

    “就算只为这首歌,老子也要买票看《龙城》去,尽管我对张国师早就没有了任何期待。”

    “相比刚才那些小鲜肉唱出的那首《破浪》,覃诺诺这首《缘分一道桥》简直是神曲了!也不知,池哥怎么会想着授权给他们呢,瞎呀!”

    “…….”

    覃诺诺将这首《缘分一道桥》唱罢,现场的电影人们立即送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坐在池景行身边的梁雁北,则低声为前者抱打不平,“这货不地道啊,这首歌明明是你们合唱的,而且主要还是你的创作,怎么没想着要一起唱啊。”

    “已经邀请我了,但被我无情地拒绝了!毕竟,咱们的《摇滚之城》和《龙城》的档期一样,咱可不能给张国师拉票啊。”

    “哦,也不知他这《龙城》拍得怎么样,不会又是烂片出神曲吧?”

    “《龙城》烂不烂我不造,但咱们的《摇滚之城》绝对是神片,里边的歌也都是神曲。”

    “……,”

    池景行和梁雁北低声说话时,覃诺诺已经走上了舞台,最后一组出场的表演嘉宾,也就是当地的一个老年合唱团随即走上了舞台,而后前奏声响起,正是在场所有人都会唱的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

    台上的老人只唱出第一句之后,无数现场的电影人都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们一起合唱了起来,也包括池景行和梁雁北。

    现场的八百多电影人的情绪,又再次被攀上了一个高潮。

    当他们目送着这些可爱的老人离场,并重新坐好之后,第三十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颁奖典礼,便正式进入了正题。

    在主持人王罡和徐素丽的深情呼唤下,几位老艺术家在年轻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上了舞台,开始从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的奖项开始颁了起来。

    获得最佳科教片奖的是《病毒无所遁形》,获得最佳儿童片奖的是《三只小松鼠》、获得最佳特技美术奖的是《心缘》,获得最佳服化道具奖的是《龙城》。

    至此,本届电影节最令人关注的两部电影之一的《龙城》,拿到了第一个小奖。

    以上这些奖项基本都毫无悬念,甚至都不需要投票,毕竟本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各种提名,从十多天前就已经公布了。

    即便如此,能拿奖还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要知道,虽说在这次颁奖晚会上没有竞争对手的出现,但在被提名之前肯定还是有竞争的。

    只不过,对手与自己的差距实在太差,在提名人的投票环节就已经出局了,甚至都没必要,拿到这次颁奖典礼中公布,哪些电影都报名了这些奖项。

    而且,国内每年出产的电影何止千百部?

    能在提名环节就已脱颖而出,本身就说明了这些电影的优秀,至少是某一方面拉开了以巨大的差距拉开对手的那种优秀。

    百花奖的证书,可是无数电影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履历之一呢!

    有些人可能会陪跑几十年,到了七八十岁才能拿到百花奖的证书,更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与百花无缘。

    百花奖,特别是早期的百花奖的票选是非常严格的,甚至连续好几年的获奖人数都是个位数,有时候,宁愿空着都不颁给那些没达到大众要求的电影人。

    也因此,百花奖的获得者是经常撑不起一台颁奖晚会的,而这也是百花奖最终与金鸡奖合并的原因。

    毫无疑问,百花奖已经成了无数电影人的执念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赵别鹤和黄教主这种,想着用金钱换取百花奖证书的人的真正原因吧?

    当在场的导演或相关人员听到王罡念出自己的影片或名字时,无不兴奋得像一个个一百八十斤的孩子,他们先是起身与身边的朋友拥抱一番,这才在众人的掌声中屁颠屁颠地走向舞台。

    获得最佳儿童片奖的《三只小松鼠》的导演张辽源,在接过奖杯和证书的一刹那,激动得甚至是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拿到奖之后,这些人说得最多的也就是“谢谢”了。

    金鸡奖和百花奖,不但是对华夏电影的一个总结,也是电影人对高层和普通观众的一次感恩。

    都是衣食父母,能不一起感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