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不世名将糜芳 » 第62章 东风微与周郎便【求追读、推荐票、月票】

第62章 东风微与周郎便【求追读、推荐票、月票】

    周瑜见诸将争论不休,于是和桥蕤转身离开。

    “公瑾,这些将军都是跟随左将军一路征战过来的,可有法节制?”桥蕤问道。

    “伯父,楚汉相争时,刘邦困于巴蜀以韩信为大将军,时韩信尚未立功绩,何以诸将听命?”刘邦乃当朝太祖高皇帝,直呼名讳乃是大不敬,可连周瑜这样的累世高官的江南世家子弟都直呼刘邦名讳。

    “刘邦军随秦制,法令严明,诸将不敢不听。”袁术本就不敬汉室,门生桥蕤怎么能不知,会尽心投靠自然也是心无汉室。

    汉室倾颓,可见一斑,袁氏叛逆,久就图谋,江东离心,早有征兆。

    周瑜摇头。“那是因为他们信刘邦,怕刘邦。”

    桥蕤思索了一番,微微点头,因周瑜确实见解不凡,总能有非凡见解。

    “命韩信为大将军是因为刘邦信萧何。”桥蕤说道,显然他很高兴袁术能信自己,虽然刚刚袁术就敲打了他一番,但他也不放在心上。

    “也是刘帮要诸将信服韩信。”周瑜停下来,扭头看着桥蕤,“伯父觉得将军希望诸将信服我吗?”

    桥蕤迟疑了,心道,周郎真是不世之才,眼光毒辣,但还是不能说真话。

    “那是自然,不然何以召你前来,以你代将军左司马?”

    周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若伯父在战事顺利时,向将军推荐晚辈,自是无忧,可如今豫州尽失,扬州见祸...”

    “公瑾无忧,将军任侠恣意,绝非多疑之人!”桥蕤信誓旦旦地说道。

    “当真?”周瑜本想举出当年讨董时袁术担心孙坚做大难制而断其粮草之事,但觉得不信之人说再多也不信,便不再多说。

    “周瑜年幼,还望伯父往曲阿前,再见一次左将军,明言周瑜制不得这些骄兵悍将,需将军坐镇,周瑜辅之尚可。”

    “那公瑾方才为何不提?”

    周瑜嘴角微弯,“我若当面提出逼主公答应,岂不是违了主公爱才举才之心?”

    桥蕤听懂了周瑜的弦外之音。

    “公瑾之英才,远不止战场之上啊!”桥蕤不禁感慨。

    “还有婚约之事,瑜愿稍晚数年,也望伯父往曲阿,同样告知伯符。”

    周瑜这话一出,桥蕤更是感慨,朝周瑜抱拳致礼,如今正处猜疑之地,这婚事没有袁术再度首肯,怕是成不了了。

    但周瑜并不这么想。

    “公瑾先行一步,我这就前往袁府拜见主公,来日功成,再来拜贺。”

    “谢伯父!”周瑜郑重地弓腰送别桥蕤,脸色凝重。这一仗,胜或败,似乎都于己不利。

    但那个近来声名鹊起的糜芳确实让他饶有兴趣。

    陈到等人已经渡河来到营寨,糜芳听说了袁术在淮水两头集结水船,估计不日就会攻过来断绝淮水。

    早在袁术迟迟陆上兵马不进攻后,糜芳就料想到此番淮水的控制权的重要性,远超自己之前预料。于是就一面命糜伯待陶应收集附近水船,一面根据自己方多为大船商船的特点进行尽可能战船化改造。

    糜芳本想将商船改为“拍船”,即在船四周布置大竿头部绑石,两船交汇,利用杠杆原理将绑在竿子上的石块砸向敌船,立刻就能把敌船砸碎。但实际操作后发现,这绝不是这么几天时间能改造完成了,于是只能一面命兵士两千昼夜交替在两岸砍伐树木一部分制作木盾,装于船上,一部分桩入河中,以阻断敌军试图以靠岸。

    糜芳上船巡查。

    “将军!”陶商跑过来。

    糜芳,“朗忠上来说!”

    “诺!”陶商小跑上船。

    “确实如将军所料想,孙策依旧在丹阳曲阿,但并未有发兵南下吴、会二郡的动向。”

    “目前陆陆续续在寿春集结的兵力已经超过两万,我想袁术不会拖延太久。”

    糜芳点点头,大儒马日磾的在寿春城中那些自愿为之守孝的门生信徒都联络得如何了?

    “嗯,我已经让留守丹阳老家的几位老仆潜入城中,藏身在门生家中,待袁术出城交兵,便与那些门生们在城中放火,并伺机救出吕护军,然后打开城门。”

    糜芳疑惑,“遣几位丹阳近卫不是更妥当?”

    陶商笑着,“将军不知,这入城本就需要证明,我们这些人证明可不好弄,而且这扬州四处交战,青壮入城,更易引人注目。”

    糜芳恍然大悟,这便是经验的问题了!

    “吕护军那里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没传出来吗?”

    “算是有一点,吕护军说袁术妾室多有不合,几个女人争风吃醋,乌烟瘴气,袁术还乐在其中,然后吕护军和其宠妾冯氏交好....”

    糜芳翻了一个白眼。

    “这他喵的是演宫斗剧吗?”不过糜芳倒想起来,这个冯氏后面在怀有身孕的时候被那些妒妇给活活勒死了。

    陶商不知道什么是剧,但知道宫斗何意。

    “这也怪不得吕护军,据老仆说,吕护军只出了一次袁府,监视尾随的便装兵卒就是十余名。这袁术嘴上说用人不疑,实际上全不是如此。”

    陶商嘲笑道。

    “呜——”前面响起了预警角声。近来时不时会有袁军小船抵近刺探,糜芳等人也已习以为常。

    “谯县可有关司马的消息?”

    “关将军已经招降萧县,让元龙之弟陈应任县丞,今晨已经引兵南下,不日便能赶到下蔡。”

    糜芳心想,如此看来,就算就此引北归,再拒守淮北,似乎也无不可了。

    但是要是让糜芳就此离去,似乎又有些不过瘾,何况,袁术已经聚兵近三万,怎么也不像是会放自己走的样子。若自己就此退走,豫州诸郡,见袁术军到,必然立时倒戈。

    所以,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

    “朗忠,你若是袁术,此时该当如何?”

    “我若是袁术,必然是生擒将军,昭告扬州。”陶应笑着说道。

    糜芳哈哈大笑,确实,换作自己,肯定是要得出一口恶气的!

    警告的角声比往常响得更久,糜芳和陶商都察觉到了异常。两人朝淮水远处看着,见自己方巡防的船只朝反常地前驶去,似乎是在阻拦什么。

    “走,去看看!”糜芳料想岸上有潘璋坐镇,纵使攻来,也无大碍。

    “诺!”

    糜芳和陶商的船便转头。朝角声响起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