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不世名将糜芳 » 第46章 智斗(一)【求追读、收藏】

第46章 智斗(一)【求追读、收藏】

    苌奴飞奔跪拜在地,“末将中计惨败,望主公治罪!”

    袁术也不起身,“文让(苌奴字)辛苦了,身上伤可好?”

    “谢主公关心,无大碍。”

    “嗯,那糜芳小儿都替你包扎了是吧!”袁术还是没忍住阴阳怪气。

    “末将死罪!”苌奴叩头不止,“臣本一心求死,奈何....”

    一旁刘勋忍不住冷笑。

    “行了!”袁术起身上前扶起苌奴,“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袁术将苌奴扶到一旁坐下,“文让勿忧,来日我再拨三千兵马与你,雪今日之耻。”

    “谢主公!”苌奴涕泗横流。

    “到一旁坐下吧!”

    袁术退坐席上,看见自己华服袖口粘上了不少血迹,更加烦躁了。

    “文让,糜芳其人如何?”

    “禀将军,其人年纪不过二十,但确实气度不凡...”

    “肯定是气度不凡了,不然怎么会将你擒而后放?”陈纪讽道。

    一旁的陈兰等人也哈哈大笑,这些袁术的袁氏门生部曲如刘勋、陈兰等向来不喜袁术食客出身的苌奴,今天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机会出口恶气。

    袁术也不制止,作为老将被一个二十岁的黄毛小子打败,还被生擒,被嘲笑两句不是应该的吗?

    “文让此行可探得敌军虚实?”袁术问道。

    “禀将军,刘备军乃是从水路而来。”苌奴答道。

    “你如何得知?”

    袁术一面看向把控下邳至寿春一带淮水关口的九江太守陈纪。

    陈纪神色慌张,“不可能,每个过关的船只我都有查看...”

    袁术摆摆手,“文让,你说。”

    “敌营傍水而立,我看见了许多商船。”

    众人一阵惊呼,方才明白糜芳等人是借商船来的。

    “伯如(陈纪字),你有何话说?”

    陈纪忙起身跪拜叩首,“末将实在不知,每一艘船末将都有查看,凡是船队,我都亲自登船,我就是再马虎,也不至于放几千士卒过关啊!”

    “行了行了。”袁术素爱亲信陈纪,“现在人都进来了,想想怎么办吧!”

    “末将以为,当自曲阿(丹阳)召回孙伯符,然后...”广陵太守吴景(孙策的舅舅)答道。

    “伯符正谋划进取吴(吴郡)、会(会稽郡),怎能轻易中断?”

    袁术女婿黄猗反驳道,他不愿孙策在袁术旁近再立大功。

    ....

    众人争执不止。

    “扬州只有一孙郎乎!”苌奴怒吼道。

    陈兰答道:“孙郎可不会被人生擒!”

    “你...”

    “主公!”阎象起身道,“以臣拙见,当采取刘子扬计策,派水军断绝淮水,进,可围而歼之,退,可困而穷之。”

    “近来荆州刘表于江夏多有异动,若调离柴桑水军,恐刘表乘虚而入!”陈纪答道。

    “何需调度南昌水军,淮水兵船即可!”

    左将军司马张勋答道。“但是,末将以为当趁糜芳立足未稳速击破之!”

    “末将愿率部曲为前锋,戴罪立功!”纪灵说道。

    “你部曲败散如何为先锋?”袁术面露愠色,思忖着,“杨公,你有何见解?”

    袁术问向旁近的长史杨弘。

    杨弘捻着胡须,“主公,以愚下拙见不可依刘烨之计。”

    “继续说。”

    袁术和众人都看着杨弘。

    “自古都是弱守强攻。

    将军乃领豫、扬二州之雄主,近处九江庐江就之不下三万,刘备军不过数千,远侵州郡,若依刘子扬之见,一味拒守相持,世人岂不言将军以强拒弱,如此非但为天下人耻笑,更使新附者生疑,观望者生异。

    况且,扬州之地新平,世人多言孙郎,不识将军,此战正是将军耀武扬威之时!臣请主公速集兵马,急破刘备前军。”

    左将军长史杨弘答道。

    袁术颔首点头。

    “刘备虽出身微末,但有雄才,他能违众拔擢一少年为谋主大将,必有异图,如今刘备结好冀(袁绍)、兖(曹操),必有图扬州之意,将军若不急破刘备,反取徐州,待曹操携兖州之势下豫州,刘表下江东,扬州新附者叛,将军将四面受敌,恐难安坐寿春!”

    台下连刘烨也微微点头。

    杨弘不愧是左将军长史,确实分析得入木三分,点出了袁术看似强大,其实也是危机四伏。

    “不可啊!主公!”苌奴拜道,“糜芳虽年幼,但勇略过人,今日放臣归返,故意让臣下观其营垒潦草,兵士不足,以示弱诱敌,更有书信在此,意在使将军与之速战。”

    苌奴上手奉上糜芳书信,袁术上前拿到书信观阅。

    “近者奉令伐罪,旌麾南指,宵小束手,今率部曲三千,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袁术看罢,见糜芳词语轻蔑,心中大怒,但脸上却露出微笑,已经有了计较。

    “文让(苌奴字),刘备军有多少人?”

    “禀将军,有步骑两三千人,骑兵不过数百。”

    台下交头接耳。

    袁术神情肃然,已经料定糜芳意在速战,“九江郡的兵船可能断绝淮水?”

    陈纪锁着眉头,强行回答,“能!”

    袁术冷哼一声,显然对陈纪的回答语气很不满意。

    “刘备此举,必不可能使孤军前来,遣人至汝(豫州汝南郡)、谯(豫州谯郡),一路派兵渡河,与九江兵船合力断绝淮水,严守义成、五河、下蔡等各地渡口,并严防谯郡与下邳隘口,使徐州援军不得过。张勋领兵三千,苌奴同往,与敌营前驻扎营垒,陈纪往阳泉调拨步骑三千,纪灵同往,驻扎于敌南侧,非我军令,不得进攻。诸军受张司马节制。”

    “诺!”

    “明公...”阎象刚要开口,被袁术打断。

    “我知道,待我修书与吕布曹豹,策动于后,令刘备首尾难顾!”袁术语气坚毅,确实是一方霸主的威严,看着刘勋陈兰等人“你们速回本部,召集本部兵马,与我合兵一处。”

    “诺!”

    袁术虽性情骄横,自视甚高,还有着一颗强烈想证明自己的心,但他不是一个愣头青,他是在根基全失败走扬州后,还能东山再起的汉末霸主之一。

    他既没有完全听从刘晔的计策,以拖待变;也没有完全听从杨弘的意见,从速决战。而是两相结合,一面断绝围困糜芳,待合围势成,再一举全歼灭糜芳。

    军议散罢,袁术来到寿春城头上,看着前处山丘后淮水南岸,冒出屡屡炊烟。

    在淮水南岸严阵以待的糜芳,还不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被袁术识破。

    袁术高傲地抬起下巴,面带微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