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不世名将糜芳 » 第32章 冒险的战术选择【求收藏、追读、投资】

第32章 冒险的战术选择【求收藏、追读、投资】

    士仁众人替士仁解围后,很快将张飞围在垓心,士仁又是当头一棒,张飞轻松接住,本想挡开,其他五骑举棍一齐压了上来。

    张飞嘶吼着,努力挺着腰,但坐下黑马已经被压的弯了腿。

    糜芳见既然胜负已分,也不必伤益德坐骑,便鸣金收兵。士仁等人便收棍散开,朝点将台走来。

    “君义素来畏惧益德的暴烈。可要成为一员猛将,岂能有畏惧之人?今天君义是战胜心魔了!”关羽站在糜芳一旁慨然道。

    糜芳点了点头,士仁自从帮他练兵以来,确实自信许多,但却不知道心魔竟然是益德。

    是了是了!

    这人死都死在爱鞭挞士卒这个坏毛病上!士仁肯定没少挨他打,

    益德骑着马抢先赶来,一脸不服,“我欲再战,何故鸣金?”

    “哼,若不是子方心疼你胯下爱驹,怕被压断马腿,你如何再战?”关羽喝道。

    张飞忿忿不平。

    “益德!今日你负于子方君义,可曾心服口服?”刘备站了起来抢先问道。

    张飞见是刘备问话,自然是不服不行了,“服了,我服啦!”

    士仁等人下马跪拜,“主公!”

    刘备下台扶起士仁,“君义此番进步,当感念子方之教诲啊!”

    士仁闻言,忙朝糜芳跪拜,汗水里似乎夹杂着泪,“多谢军师不弃!”

    糜芳忙扶起士仁,“你我与主公,君臣相知,不必如此。”

    刘备当然明白糜芳也在感谢自己对他的提拔信任。

    张飞还不服输,拉着士仁的马过来,“他们的马具与我等的不同!”

    刘备白了张飞一眼,“愿赌服输,方为大丈夫!”

    张飞不再说话。

    关羽早就看着了端倪,便下去认真看着马鞍马镫,上去骑了着马走了两步,顿时大为欣喜。

    “子方,这马鞍马镫从何而来?”

    糜芳笑道,“是在下从匈奴胡羌处获得的灵感,由马具君义打造,几番测试才定型制作出来的。”

    “大哥,若我等骑兵都有装此物,以一当十不在话下!”关羽兴奋不已。

    “当真?”刘备上前,骑上马试了试。“果然!有此马具,如有神助!可明巧匠打造之。”

    糜芳大笑,朝士仁点了点头。

    “我已按军师之命,打造了马具一千具,已经在营中仓库。”士仁答道。

    刘备大喜,当即拉着糜芳的手,“吾得子方,真如鱼得水啊!”

    糜芳当即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主公,此物很容易被模仿,可在战前几天分发下来,只需加以熟悉几天,就能运用自如了。”

    “好!”

    吕炎更是震惊的不能再震惊,这人见识如此渊博,还处处料事于先,父亲乃至诸将,没有一人能有如此智略,吕炎在排斥之外对糜芳更加生出了些许崇拜。

    “将军,却月阵已经备好了!”潘璋赶来报告。

    “却月阵?”刘备等人一阵狐疑。

    “嗯,这正是在下为对付袁术大军所特地设计的阵法。”糜芳大言不惭地说道。

    其实,这是后世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所设计的阵法,当时刘裕领兵沿黄河北伐长安,沿途北魏仗着骑兵不断袭扰,刘裕倚黄河以结却月阵,只用三千兵,大破北魏两万精骑。正好糜芳所要攻打的寿春,也需要跨过淮河,正好北倚淮河,然后依托战车结阵,如刘寄奴故事,糜芳转想好像说“故事”也不太对,比较刘裕必现在晚了几百年呢!

    却月阵示图

    -----------------

    糜芳带着战车来到河边,当即命令潘璋将一百多战车绕河成半圆,每车以二十人手持各种兵器拒守,糜芳吕炎与百人卫队持兵器居中。

    刘备关羽看见此阵,瞠目结舌。

    “我于河岸布下此阵,河中派战船游弋支援,袁术军纵有百万,也可挡之!”

    刘关张四处观看着,这战车若平常交战确实笨拙被动,但如按糜芳的部署和寿春的地形,确实是契合无比,三人又是惊叹又有困惑,实在想不出破敌的方法。

    “这一局,是关某输了。”关羽当即拜服。

    糜芳得意地笑了,赢了二局,本没有胜算的第三局步军对决自然也不用比啦。

    “诸公,军帐议事吧!”刘备当即拉起糜芳的手,领着众人朝军帐走去。

    帐中,中间桌上已经铺开了地图。

    关羽看着地图,用指关节敲着寿春边上的淮水渡口,“关某原以为子方欲行死中求生之事。但今天所见若有此阵,袁术不难破之。”

    刘备点了点头,“嗯,子方带兵在此拒守,后面我率大军渡河,等渡过河,袁术必然兵困马乏,则可一击而破之。”

    众人点头称是。

    糜芳却摇了摇头,“若如何,必先胜而后败。”

    众人不明就里,所有人都看着糜芳。

    糜芳轻叹了一口气,“若如主公所说,袁术见我大军渡河支援,他见自己人困马乏,岂有不退打道理,袁术必然会退兵拒守,这样的话,我军出师远征,粮草运输全靠水路,又无攻城器械,袁术只需安居寿春城中,派兵船断我粮道,我军岂有不败的道理?”

    吕炎站在最后先点了点头。

    刘备默然,糜芳说的在理。

    “那依子方之见,该当如何?”

    吕炎也好奇地看着糜芳,期待从他嘴里再说出什么让自己震惊的话来。

    糜芳颔首思考,敲着地图,“我以此处结阵,同时假意要在淮水南筑城为长久之计,如此袁术军必来强攻。袁术新到扬州,所属水军无多,我以商船阻断淮水即可,待我与袁术交战后,主公再帅精兵一万,在下蔡暗中登岸,然后待袁术大军压上时,主公一军分为两军,一军从后面包抄,一军埋伏于寿春城外,待袁术败军回城,蜂拥而上,则寿春易主矣!”

    吕炎不由得点了点头,确实深得兵法之妙,但心里总觉得有地方不太对劲。

    “下蔡到寿春,也需两日。”关羽说道。

    刘备面露忧色,“子方只带三千多兵马孤身诱敌,倘若袁术第一时间就倾巢而出,在三千人马,能守住两日否?”

    “主公必须等我与袁术交战二日后,方可伺机渡河,不然打草惊蛇,则前功尽弃!”糜芳坚定地说道。

    刘备站了起来,“子方何故非寻那取死之道呢?”刘备面有愠色,“兵凶战危,岂是儿戏?我得子方,已经心满意足了,徐州之地,凭子方的才略,徐徐图之也尝不可啊!”

    这是糜芳第一次见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面有怒色,却是因为担忧自己责怪自己非要自处险境,糜芳不由得心头一暖。

    糜芳重重地下拜,“主公,徐州之势已然危急了。前有臧霸举兵反叛,后有吕布悔婚观望,内有曹豹拥兵自矜,这三者所依仗者,正是这外强中干的袁术了,若不主动出击,等袁术犯边,内外交困,则主公危矣!”糜芳涕泗横流,“人言‘士为知己者死’!子方本一纨绔,得主公青眼重任,岂敢不殚精竭虑,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