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本因成为路人的我成了天命人 » 品茗2

品茗2

    又是一天焚香沐浴后,我打算去茶室来壶香茗。

    茶已泡好,我一个人在那里自斟自饮,:“唉今天,没人陪呀。”

    正在这时掌柜的突然推门而入,他来询问,在间茶室的感觉如何?

    见我正举杯备不定,并询问道:“先是可有什么烦恼?”

    “掌柜的,这楼中可有同样喜好品茗的雅士?”我站起身,轻抚着衣袖,带着一丝期待地问道。

    掌柜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当然有,这遇仙楼本就是文人墨客、雅士名流汇聚之地。仙士若是有兴趣,我可为您引荐几位。”

    我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欣喜。不一会儿,掌柜便领来了一男两女,他们三位一眼看过去,就感觉质不俗。

    男子身穿一袭青衣,手持一把折扇,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他的面容俊秀,身姿挺拔,步履从容,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两位女子则是一身素雅的古装,长发披肩,发髻高挽。其中一位女子眉目如画,瓜子脸,樱桃小口,皮肤细腻如瓷,一双凤眼含情脉脉,让人不禁为之倾倒。她身姿婀娜,步履轻盈,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另一位女子则是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她的面容秀美,鼻梁挺直,唇红齿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她身姿矫健,步履稳健,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

    微笑着向我拱手道:“在下许安,久闻仙士之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他的声音温和,语气诚恳,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许怜愿则是一脸娇羞地向我行礼道:“小女子许怜愿,见过仙士。”她的声音柔美动听,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如沐春风。

    徐钰琪则是豪爽地向我拱手道:“在下徐钰琪,久闻仙士之名,今日特来一会。”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语气中带着一丝英气。

    我微笑着回礼,引领他们入座。待众人落座后,我轻轻挥动衣袖,重新沏上一壶好茶。茶香袅袅,茶室内顿时弥漫着一股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许安轻轻摇动折扇,先开口道:“听闻仙士对茶颇有研究,不知可否分享一二?”他的声音如同清泉般悦耳,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我内心一颤,心想:“遭了,我根本不懂什么茶,我还想请教你们呢!”

    为了掩饰心中的慌乱,我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轻啜一口,道:“茶如人生,苦中带甜。我认为品茶不仅是品味茶的味道,更是品味生活。不知许公子如何看待?”赶紧把问题抛回去。

    许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仙士所言极是。在我看来,茶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它不求浓烈,但求持久。品茶如同交友,需得慢慢品味,方能知其真味。”

    许怜愿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她轻启朱唇,柔声问道:“那仙士觉得,什么样的茶才算得上是好茶呢?”

    “......”

    我放下茶杯,轻抚着衣袖,道:“好茶需得色、香、味、形俱佳。色泽翠绿鲜亮,香气清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形状匀整美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喝茶的心境。心境平和,方能品出茶的真谛。”别问了,别问了,我们赶紧喝就好,感觉手心都有点流汗了

    徐钰琪在一旁听得兴起,她豪爽地笑道:“哈哈,我徐钰琪虽不懂茶道,但却喜欢喝茶时的那份畅快淋漓。茶能解渴,亦能解忧。对我来说,喝茶就是一种享受,无需太过讲究。”

    我赞叹道:“徐姑娘,真乃豪爽之人。”

    许安闻言,不禁摇头笑道:“徐妹,品茶之道确实需要慢慢品味,方能领略其中之妙。”

    许怜愿则抿嘴笑道:“徐姐姐,难道忘了上一回喝太快?看了好几天都吃不了东西。”

    “去去去,你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哈哈哈”

    品茶论道的过程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继续引导着话题:“仙士所言极是,品茶之道确实需要心境的平和。那么,不知仙士对于泡茶的手法有何见解?”

    我虽然对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深知自己在茶道方面的造诣尚浅。

    于是,我干脆承认,带着一丝尴尬的口吻向许安请教道:“许公子,我对茶虽有兴趣,但茶艺之深,我实在是知之甚少。不知您可否为我指点迷津,让我在这品茗之间,也能领略到茶的真谛呢?”

    许安闻言,他微笑着回答道:“仙士客气了。茶道虽深,但品茶之道,其实并不难。在我看来,品茶重在心境,其次才是茶的色、香、味、形。只要心境平和,自然能品出茶的真谛。”

    随后他微微一笑,轻轻拿起茶壶,优雅地为大家再次斟茶。

    许安解释道:“泡茶的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细节。水温的控制、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时长,甚至是倒茶的角度和速度,都会影响到茶的味道。”

    “就拿这碧螺春来说吧,泡茶的水温应控制在八十度左右,这样既能保持茶叶的鲜活,又能充分释放出茶叶的香气。而茶叶的用量则应根据个人的口味来调整,但一般来说,一泡五克茶叶就已足够。”

    “至于泡茶的时长,则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品质来决定。碧螺春属于细嫩绿茶,泡茶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分钟左右即可。而倒茶的角度和速度,则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

    我听得如痴如醉,感叹道:“许公子真是博学多才,连泡茶的手法都如此讲究。”

    徐钰琪则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她说到:“让本姑娘来试试”她站起身子,拿起茶壶,就要尝试着按照许安所说的方法来泡茶。

    许安有些不安的说道:“你慢点。”

    许怜愿也在旁边小心翼翼的提醒道:“许姐姐,你小心不要烫到了。”

    可惜就在这时,徐钰琪手中的茶壶突然一滑,眼看就要摔落下来。众人皆是一惊,许怜愿更是惊呼出声:“徐姐姐,小心!”

    然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许安却是面色不改,他身形一动,便如闪电般掠动,稳稳地捏住了那茶壶耳,但里面的茶洒出来了,还好还在放茶叶的步骤,没有装水。

    他微微一笑,将茶壶轻轻放回桌上,对着徐钰琪道:“徐姑娘,茶道虽好,但也得小心行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却又不失风度。

    徐钰琪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她很快便恢复了豪爽的笑容,她拍拍胸脯道:“本姑娘就是手滑了一下,下次再试,定能泡出好茶!”

    许怜愿在一旁掩嘴轻笑,她轻声说道:“徐姐姐,你还是先喝杯茶压压惊吧。”说着,便为她斟上一杯刚泡好的碧螺春。

    “刚才是意外,再来。”说着重新尝试起来。

    她一边泡着,许安一边指导,我看她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她的认真和专注却让人感到敬佩。

    “啊!”

    这时又发生情况了,许钰琪突然大叫一声,然后急忙放下茶具。

    许怜愿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关切地问道:“徐姐姐,怎么了?”

    许安也抬起身子,不安的看着许钰琪。

    徐钰琪羞涩地笑了笑,解释道:“没事,我只是不小心烫到了手。”

    许安在一旁面无表情的说地说道:“让你别那么心急,偏不听,现在好了吧?”

    徐钰琪瞪了他一眼,反驳道:“要不是你一直催我,我能这么心急吗?”

    许怜愿得意地笑了笑,说道:“谁让你动作那么慢,我这不是担心你浪费了这么好的茶叶嘛。”

    我被他们的对话逗得有些忍俊不禁,摇头笑着,许怜愿见状轻咳一声,缓和了一下气氛,说道:“仙士,请别见意,他们俩从小就这样。”

    我连忙罢手道,正色的看了他俩一眼:“没事没事,我就是觉得有意思。”

    许怜愿继续对他们说道:“好了,哥哥,都是自己人,不要吵架,徐姐姐,你别放在心上,我哥就是这样,这泡茶之道,确实需要慢慢练习,不然会伤到自己的。”她轻声细语的打气圆场,声音温柔极了。

    徐钰琪点了点头,重新拿起茶壶,小心翼翼地按照许安所说的方法来泡茶。这次,她明显比刚才更加专注和认真了。

    许安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有进步了。”

    徐钰琪得意地笑了笑,将泡好的茶递给我和许怜愿品尝并对着许安说道:“哼,不给你喝,让你凶我!”

    许安见状:“我不会自己倒啊。”说者拿起茶壶到了一杯。

    这茶水的香气浓郁,味道醇厚。我和许怜愿纷纷称赞她的泡的好,徐钰琪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随即看向许安目光中有所期待。

    “嗯~”许安喝了一口,细细品尝,也看了一眼徐钰琪然后说道:“第一次成功泡茶能泡成这样确实不错。”

    “嘻嘻哈哈,我厉害吧。”徐钰琪听到了满意的答复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们三人继续一边泡茶一边交流心得,茶室内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就在这时,许安再次开口,他望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其实,茶道不仅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让心灵得到滋养。”

    我闻言,心中一动,便接口道:“许公子所言极是。茶道就如同人生之道,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领悟。”

    许怜愿也在一旁轻声附和道:“是啊,茶道让我们学会了珍惜每一刻的时光,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徐钰琪则是豪爽地笑道:“管他什么茶道不茶道,本姑娘只知道喝茶痛快!来,大家举杯,干了这杯!”

    众人闻言,皆是一笑,纷纷举杯相庆。在这欢声笑语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在这个小小的茶室内,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谈笑风生。许安温文尔雅,许怜愿娇羞可爱,而徐钰琪豪爽直率,他们的性格各异,却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而我,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快乐。

    随着茶香的弥漫,我们的话题也逐渐深入。从茶叶的品种、产地到泡茶的技巧、心得,再到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无所不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愉悦的笑容,仿佛这一刻的时光都凝固在了这茶香之中。

    不知不觉间,夜色已深。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彼此,约定下次再来品茶论道。在离开遇仙楼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和品茶的乐趣。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再次相聚在这里,一起分享更多的茶文化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