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霸业:汉末新纪元 » 第三十七章:陌刀显威

第三十七章:陌刀显威

    袁术不知有何深仇大恨,发此p疯,誓要置刘俊于死地。

    纵己方部曲损失殆尽,亦无所顾惜。

    战事延至深夜,大雨霏霏,刘俊及众将仍在苦撑,手中之剑几欲脱手,颤颤巍巍。

    身后百姓亦投身战团,见敌军欲上,便以石投,以木刺,奋力抵抗。

    张飞、太史慈、关羽、赵云、魏延、陈到、徐荣;犹如一座座巍峨大山,敌军每前进一步,便遭痛击。

    袁术军似被此等壮烈气概所慑,虽围困刘俊等人,手中兵刃却难以挥下。

    袁术立于高台,见刘俊力战不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扬声喝问:“刘俊,尚不降乎?速献玉玺,饶汝等性命!”

    刘俊挺身而起,探手入怀,取出玉玺,高声回应:“袁术,汝小人也,为玉玺不择手段。玉玺在此,有能耐来取之。”

    袁术见玉玺果真在刘俊手中,急令士卒齐上。

    刘俊这边虽无士卒,张飞、关羽等将如山岳般屹立,敌军难以逾越。

    刘俊见敌军再度涌上,对袁术道:“袁术,欲得玉玺,看好了!”言罢,玉玺往远方一抛。

    袁术见状大怒:“尔找死矣!速上,夺回玉玺!”

    士卒得令,攻势更猛。

    正当此时,忽闻远处,高声大喊,呼声震天:“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袁术军左侧阵脚大乱,敌阵被冲得七零八落。原是张辽、高顺率轩辕关三千陷阵营而至。

    刘俊闻声,仰天长笑:“哈哈哈哈,袁术,天不亡吾!”

    随即拔剑而起,对左右张飞等将道:“援军至矣,随我冲杀!”

    众将随即冲入敌阵,杀敌如割草芥。

    袁术见刘俊援军至,急令部下列阵:“勿慌,勿慌,彼仅数千人耳!勿慌,整阵!”

    然其低估陷阵营之勇猛,瞬息间,袁术麾下数万之众已被杀得人仰马翻。

    刘岱远处引骑兵冲杀而来,陷阵营士卒挥舞大刀,所向披靡,草木皆兵。

    见骑兵将至,高顺急变阵型,士卒举刀相迎。然骑兵众多,冲击力甚强,数百士兵一瞬被淹没。

    袁术见刘岱骑兵之悍勇,信心倍增,急命部下反击。

    陷阵营士卒仿佛不惧生死,顶住骑兵一波波冲击,又遭袁术军箭雨洗礼,仍逐渐向刘俊所在之地靠拢,其势如破竹,勇不可挡。

    刘岱所率骑兵,皆北地骁勇之士,力战之后,虽敌损万众,己亦折损八千。

    陷阵营虽勇猛,终因力战已久,渐渐居于下风。

    袁术与刘岱见状,心生必胜之念,遂传令全军并力出击,欲一举击破敌阵,尽收战果。

    正当袁术与刘岱自鸣得意之际,后阵忽然冲出五六千重甲步兵,人人披坚执锐,手执重达数十斤之大刀。

    彼等直奔刘岱骑兵而去,骑兵见又有敌军前来,不以为意,挥鞭驱马直冲。

    然步兵立刀阵前,以身躯硬挡冲击,战马触及刀锋,立时断为两截。

    步兵士气因此大振,高呼如雷:“陌刀神威,人马俱碎!”声震四方。

    此军不是别人乃是刘俊麾下之精锐,五千陌刀军是也!

    袁术、刘岱初见步兵抗骑兵之奇景,皆大惊失色。

    袁术有生之年首次目露恐慌之色,口中喃喃:“疯了!真是疯了!”

    刘岱见骑兵伤亡惨重,心急如焚,疾呼:“撤退!速速撤退!”

    袁术闻言,方寸已乱,高声呼应:“撤退!速退!”

    刘俊军乘机逆转战局,其部下见状,急起反击。

    陌刀军如墙而进,刀光所至,敌骑纷纷落马,铁甲碎裂,战马悲鸣。

    袁术军心惶惶,士卒相顾失色,纷纷丢盔弃甲,夺路而逃。

    刘俊军士气如虹,追击不舍,杀声震天。战场上,铁蹄与陌刀交相辉映。

    袁术怀抱玉玺,边逃边回顾,见己方人马惨遭屠戮,一干二净。

    刘岱亦急率残兵败将,仓皇而逃。

    刘俊之师追击数十里,然陌刀军虽威武,因重甲所累,机动不足。

    袁术与刘岱策马狂奔,距离愈拉愈远。

    刘俊见状,急命鸣金,令军队停止追击。

    于是,刘俊军缓缓收兵,不再追赶。

    战场上,只留下一片狼藉,败军之旗散落一地。

    战事终息,百姓欢呼雀跃,高声呐喊:“胜利矣,胜利矣!”

    刘俊与诸将默立,目睹沙场之惨状,心中唏嘘,幸得逃过一劫。

    远方郭嘉、徐庶策马急驰而来,呼声传来:“主公!主公!”

    刘俊闻声望去,见是奉孝、元直,挥手示意:“奉孝!元直!”二人才下马,目睹四周凄凉,跪地行礼。

    郭嘉泪洒战袍:“主公,吾等来迟矣…”

    刘俊扶之而起,目光坚定:“奉孝…”

    徐庶亦含泪起立,忧心忡忡:“主公,后会不可再孤身断后,若主公有何不测,吾等何所适从?”

    刘俊颔首,环视众将士,感慨言道:“诸君辛苦,此战多亏汝等。刘俊在此,谢过各位。”

    言罢欲拜,郭嘉、徐庶、杜袭、张飞、关羽等急忙上前,将其团团围住,口中齐声呼道:“主公!”

    眼中之意,不言而喻。

    刘俊闭目,泪水与脸上鲜血交融,声音哽咽:“走,吾等回南郡!”

    郭嘉轻声提醒:“主公,是荆州!”

    刘俊含笑点头:“对,荆州!回荆州!”众人听此,心头重担卸下,笑声中带着释然。

    战后余生,众将士随刘俊缓缓撤军,虽然疲惫,劫后余生,回师荆州……

    长安城内,夜色朦胧,司徒王允独坐府中,轻声叹息。

    思及董卓专权乱政,恶行累累,王允心中悲愤交加,泪流满面。

    大汉王朝,昔日辉煌,今已破败不堪,王允虽欲扶汉室之将倾,却感力不从心。

    沉吟间,王允微微起身,仰望苍穹,再次叹息。

    旁坐之人,见王允起立,亦随之站立。

    见王允忧心忡忡,此人轻声问道:“允公是否又为董卓之事忧虑?”

    王允回首,望向此人,叹息道:“如今天下大乱,大汉江山,如何能救啊。”

    此人身影,非他,正是昔日讨董联军中之刘备。原来自联军解散后,刘备辗转来到长安,投奔了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