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3章:来自长孙皇后的问候

第3章:来自长孙皇后的问候

    李世民给甘露殿那边回了话。

    不去甘露殿休寝。

    睡不着。

    根本睡不着。

    他很想召见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前来,把今夜之事,全盘托出,询问他们的谏言。

    可内心却又十分清楚,此事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也就越安稳。

    知道的人越多,也就越容易流传出去,从而引起轰动。

    可心中就好像有一股压制不住的情绪,想要找一个人,让他也知道今晚突然发生的神奇之事。

    李世民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提笔,于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字。

    过了好一会儿,才得以镇定。

    也就在这时,偏殿的门打开,走进来一位身穿宫装,身材丰满但又不失优雅,面容端庄秀丽,皮肤细腻且光滑。那一双眼睛明亮而深邃,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透露出智慧和柔情,眉毛细长而柔和,微微上扬,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

    李世民见到这位贵夫人缓缓走来,连忙起身,有一些关心道:“观音婢,外面寒风大,怎的亲自过来了?”

    一想到,十年后,观音婢会病死,先他而去,心中就又揪心起来。

    长孙皇后手中提着一个食盒,走上前,说道:“陛下日理万机,却也要注重身体安康,此时的大唐,还需要陛下主持大局,切不可操劳过度呀。”

    李世民扶着长孙皇后坐下,回道:“没事,朕这边遇上了一点儿棘手的事情,不过,对朕、对大唐来说,可能会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以后时机成熟,朕会和你说道说道。”

    “你也要注重身体安康,外面寒风大,就不要出来了,免得着了凉。”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深情脉脉的眼神,也柔情地点点头,她原本守在甘露殿,宵禁都过去一个时辰了,却还不见李世民回来休寝。

    便派了人来看一看。

    得知李世民要睡在偏殿,顿时心生疑虑,好端端的,不回甘露殿,也不去其他嫔妃处,独自睡在偏殿?

    稍微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百骑杀了几个宦官、宫女。

    至于兴庆宫那边,百骑封锁,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长孙皇后放心不下,便让人煮了粥,做了点心,亲自送来。

    李世民自己打开食盒,拿出一碗粥,吃起来。

    长孙皇后则是在一旁细心服侍,宁静淡雅,温柔亲和,让人如沐春风。

    吃完,才感觉舒心不少。

    也想通了。

    仙人把陈平安扔来大唐,那就是要让陈平安辅佐自己,不然,不会在这时,直接扔在大殿上,仍在他面前。

    既然如此,那往后的大唐只会越来越强盛,越来越繁华,毕竟,仙人也支持朕登基大位呢!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观音婢的病,也会有办法,到时候,一定要让那陈平安治好才可。

    明日还要早朝,若是熬坏了身子。

    岂不是辜负了仙人之厚望。

    最后竟然陪着长孙皇后回到甘露殿,呼呼大睡起来。

    不得不说。

    长孙皇后能为一代贤后,也并非虚传,她的心思玲珑,能点醒李世民,还会缓和李世民和大臣之间的关系,赢得世人称赞。

    若论贤后,秦朝的芈皇后、唐朝的长孙皇后、明朝的马皇后,当位居前三。

    陈平安写得手都酸了。

    他也在这书架,找了几本书,发现这大唐大部分的字,其实都已经简化,可以认得出来。

    想当初,他还在敦煌看过唐朝的合同呢。

    所以沟通起来,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障碍,毕竟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之后,又经历了大汉王朝的精简,形成了现在的文字,一直传承下去,也就大差不差。

    所以说,始皇帝当真是千古一帝、丰功伟绩!

    放下笔,活动了一下肩膀。

    总算是感觉到了睡意。

    索性也就躺床上了,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才看到没网,叹了一口气。

    没有手机的日子,怕是有一些难熬哟。

    后又想着,自己要在这大唐如何生存,自己又能为大唐的繁荣做一些什么。

    想着……想着,终于进入了梦乡。

    ……

    “来,亲一口。”

    暖阳高照。

    躺在床上的陈平安嘟着嘴,似乎想要亲什么。

    却突然睁开了双眼。

    “艹!”

    “原来是一场梦啊!”

    “可我都没看到新娘子长啥样儿,也没亲到,亏了,亏了。”

    嘴里吐着槽。

    卧房的门却打开了,走进来一位中年宦官。

    “先生醒了。”

    “陛下圣谕,若是先生醒了,去觐见,有事相商。”

    陈平安一听,不敢怠慢,拿起床边衣服套起来,却发现这长袍,有点儿不好穿。

    中年宦官见此,立即吩咐道:“来人,为先生更衣。”

    从外间走进来两位身穿襦裙的宫女,微微躬身,低着头,踩着碎步走进来。

    “奴婢见过先生。”

    先是施礼,然后开始为陈平安更衣。

    陈平安张开手,淡然地接受。

    毕竟,他确实是不怎么会穿这时的窄袖对襟长袍。

    穿好衣服、靴子之后,确实很像是唐朝人,就是一头短发,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李世民依旧是端坐在空旷的大殿之上,在他身前的桌案上,还放着不少奏折。

    今日早朝,规模并不是多么的大。

    重要的政务也不是很多。

    陈平安上前,躬身抱拳道:“陈……臣拜见陛下。”

    李世民抬手示意道:“免礼。”

    又吩咐道:“来人,赐座!”

    等到宦官搬来了软榻,陈平安坐下之后,李世民才挥挥手,叫道:“你们都先下去,守在外面。”

    宦官、宫女躬身道:“喏。”

    大殿殿门关闭。

    李世民看向了陈平安,再一次打量了一会儿,问道:“朕记得你有言,罗艺会谋反。那朕又是如何处理此事,罗艺的谋反,对大唐损害可非常大吗?”

    陈平安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以前只是粗略读过唐朝的史册,如今却能记得清清楚楚,便开口道:“陛下派遣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前往平叛,不过,罗艺此人刚愎自用,起谋反之事被部下所不齿,直接反叛了罗艺,最后打得罗艺溃逃,在去突厥的路上,被左右杀死。”

    李世民微微蹙眉,罗艺在武德三年的时候,因功加封为燕王,也有意让他为大唐镇守燕北之地,并且赐为李姓,算得上是风光无限了。

    关键是,此人能征善战,也是一位将帅之才。

    本以为他的谋反会对刚刚登基为帝的自己,产生影响,却不想,罗艺会被自己部下杀死。

    李世民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好奇问道:“如若朕过些时日,不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而是另外一位大将军,你所知的史记,会不会改变?”

    陈平安愣了一下,真有点儿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李世民这句话,算是问到了关键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