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我的文娱时代 » 第7章 准备承包《临水文艺》

第7章 准备承包《临水文艺》

    这天下午,江桥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到家里,却见龙岗坐在堂屋里等他了。

    “小桥,龙主编来找你,等了你好一会了。”

    “是新的一期《临水文艺》出版了吗?”

    “我是来和你说那篇《临水记》的事情。之前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春城文艺》的罗田,就是上次转载《南渡记》的编辑,他看后同意用了,并趁着《南渡记》引发的热度,在9月刊上刊登。我这边等他们刊出来后,再在10月刊上转载就行。”

    这完全是在为江桥着想,首次刊登肯定比转载要影响大,并且转载要在文章末注明出处的。

    “谢谢龙主编你对我的关照。你好不容易来一趟,等下就留在家里吃晚饭。”

    “这就不用客气了。”龙岗站起身来要走。

    “一定要的。”江桥拉住他。

    奶奶也在一旁说:“留下吧,一点粗茶淡饭,聊表谢意。”

    见老人家这么说,龙岗就坐回去:“麻烦你们了。”

    江桥就帮着奶奶去做菜,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好了,四菜一汤。

    吃完饭,江桥送龙岗出来。

    “你没什么事的话,陪我走走吧。”龙岗一脸的忧愁。

    “好。”

    龙岗走在前,他稍微落后一点。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学海边上。

    龙岗点上一支烟,抽了几口:“那年我在一中当老师也挺快活的,白天给学生上上课,晚上写写文章,每天都充满了活力和精神,挺怀念那段时光的……”

    他知道对方有心事,就静静地聆听,没有插话。

    过了好一会,龙岗才叹气说道:“我要调到政协办去了。”

    江桥听了很是惊讶:“那《临水文艺》了?你不当主编了?”

    “不当了。并且……《临水文艺》以后也会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临水文艺》了。你知道的,《临水文艺》每年都是靠财政拨款来维持,这几年县里财政也比较紧张,有人就提出要搞活经济,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有家春城文化公司的老板想要承包经营《临水文艺》,毕竟这是一家有着期刊号、可以全国发行的杂志。”

    “他承包去了,以后准备做什么内容?”

    龙岗一阵冷笑:“这些商人,还不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说是要做成《故事会》那样的期刊。”

    江桥心里一跳,《故事会》每期发行量七百多万份,定价又低,搞成和它一样的这不是找死吗?

    接着,脑海中又闪过一个念头,与其拿给他们去瞎折腾,还不如自己去把它承包过来。

    一是后世自己也干了很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二是自己就可以写小说在刊物发表啊;三是全国还没有一本叫得响的青春文学刊物,这是一个很大的蓝海市场;四是杂志是月刊,工作量其实不大,占用不了太多时间,不影响学业。

    他一边陪着龙岗在学海边上慢走,一边梳理着自己的想法,以及论证它的可行性。

    最后琢磨下了,他觉得是完全可以做的。

    下定决心后,他就决定立即出击,不能给对手机会。

    首先,他要取得龙岗的支持,他毕竟还是杂志社的主编,也有一定的建议权。

    其次,他要取得林松波的支持,林松波是县委宣传部长,是直管文化宣传单位的领导,还是有很大的决定权的。

    最后,就是要得到奶奶的支持,要以奶奶的名义去办理承包合同,毕竟他才十四岁,身份证都没有。然后还用动用奶奶的小金库,爸爸和叔叔每年给她寄了不少钱,应该够承包经费的。

    江桥斟酌下语言,然后很真诚地对龙岗说:“龙主编,你知道我对《临水文艺》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第一篇文章就在上面发表,有影响的《南渡记》也是先发表在上面,所以,如果是有人要承包过去做成故事期刊,我是很难接受的……”

    龙岗叹了叹气:“我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啊。也是怪我无能,这几年没有把杂志销量搞上去,如果杂志能赚钱,也不至于此。”

    “龙主编,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你尽力了,你为这份杂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你比我们任何人都在意这份杂志。”

    这些话说到了龙岗的心上,他眼圈微红。

    “我写完《临水记》之后,脑海里有了好几篇小说的构想,很想把它们写出来后登在《临水文艺》上。”

    “临水这座古城,这边西南边地小城,应该有这么一份杂志,书写青春、书写奋斗、书写温暖的人生情感……”

    “我不想放弃,你能帮我吗?”

    龙岗听了一愣:“帮你?”

    “我想承包《临水文艺》,与其给别人做成故事杂志,还不如让我来做成一本青春文学的好刊物。”江桥很坚定地看着龙岗。

    龙岗满脸的惊讶:“你来做杂志……你才是个初中生啊。”

    江桥立即一二三四条地把他的想法和分析说给龙岗听。

    龙岗这才突然想起,对面这个少年是个天才作家,有着不一般的睿智,还有远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从他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是深思熟虑过的,也是很有可行性的。

    “费用,你这边够吗?要十多万一年。”

    1998年的十多万还是很值钱的,一本期刊按国内的市场规律,定价不能太高,想要赚钱就要靠大的发行量来降低成本,实现薄利多销。一般至少要在2万份以上才会赚钱,这还是很有难度的。

    一年十多万,意味着每个月,也就是每期期刊至少要赚一万块钱以上才行。

    “没有问题,家里还存有一些钱。先做一年吧,成功了就继续做,失败了,也算尽力了,不留遗憾。”

    “那我这边会帮你说话,尽力争取。你也抓紧去注册成立一家文化公司。”

    “谢谢龙主编。”

    “我希望你能成功,能把这份杂志做大做出影响来。你也要去找找林松波,他那边才是最重要的。”

    江桥和龙岗分开,先回家里。

    奶奶也刚散步回来,躺在靠椅上,看电视。

    他拉了个椅子到奶奶边上坐下:“奶奶,我有件麻烦的事情你要帮帮我。”

    “你这孙子,说什么胡话啊,奶奶不帮你帮谁?什么麻烦的事情?”

    “龙主编的《临水文艺》办不下去了,县里说是要承包出去给一个外地商人办故事会,孙子觉得这样做就糟蹋了这份杂志,我想把它承包过来。”

    奶奶一听,这又不是什么坏事,立即说:“那你就承包过来吧,奶奶支持你。需要多少钱?”

    “承包经费需要十几万,还有开始的排版印刷费,加在一起怕是要二十几万。”

    “那不多啊,你奶奶我存折上有四十多万了。”

    江桥顿时被惊地长大嘴巴,好半天都合不拢嘴,这么多啊!

    “奶奶,你这么有钱啊?哎呀,你这是临水一大富豪了啊。”

    “跟那些大老板比差远了。你叔叔在美国有钱,又很少回来,所以他心里多少有些愧疚,就每年给我寄几万块,我平时也不会花什么钱,攒着攒着就有这么多。”

    “我爸爸没多寄钱吗?”

    “你爸爸啊,就每年寄来你的学费生活费,其他的就没有了,要不是他生了你这么个乖孙子陪着我,我都不想认他了。”

    江桥还是要替老子开脱一下的:“他们工资收入也不高,没有叔叔有钱,在国外开销大,估计存不了什么钱。”

    “到底是儿子向着老子多一些啊。”

    “没有,我是向着奶奶的。”他赶紧过去给奶奶扇扇子。

    “你爸爸什么都好,就是娶媳妇上不听我的话,要是娶了田小溪该多好。”

    江桥在一边很是无语,要是他老子娶了田小溪,还有他江桥吗?

    “你这个杂志的事,就放心去做吧,亏了也不要怕。”

    “就是你将来娶媳妇啊,一定要娶溪溪和瑞雪,那么好的两个姑娘,又是从小玩到大,知根知底,不娶这样的你娶什么样的?”

    江桥很想问,你孙子可以娶两个的吗?到了嘴边却说:“你孙子才十四岁,再说就算你孙子想娶,也要人家肯嫁才行。”

    说到这里,奶奶看着他笑了:“你和你老子一样,聪明是顶聪明的,就是对小姑娘的心事反应迟钝了些。”

    江桥很想说,你孙子现在可不迟钝了。他又陪着奶奶看了一会电视,才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