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唐末当反王 » 第66章 乱世情深

第66章 乱世情深

    翌日,安丰城内。

    天色未明,营帐间已有人影攒动,肃穆之气笼罩四野。

    李无妄身披麻衣,头戴孝帽,面容凝重,步出营帐,众将士见状,皆紧随其后,纷纷换上孝服。

    一时间,三军皆成素衣白裳,哀悼之氛弥漫开来。

    李无妄行至校场,众将士已列队肃立,静候号令。

    他环顾四周,沉声道:“萧丞相为国捐躯,忠烈千秋。今日我等披麻戴孝,以示哀悼。”

    言罢,他深深一鞠躬,众将士亦随之鞠躬,全场寂静无声,唯闻秋风拂过,吹动孝衣翻飞。

    忽地,黄巢出列,拱手道:“主公,萧丞相虽逝,然其精神犹在,我等当秉承遗志才是。”

    李无妄点头,道:“黄将军所言极是。萧丞相一生为国为民,我等当铭记在心,不敢稍有懈怠。”他顿了一顿,继续道:“今日之哀悼,非但为萧丞相一人,更为天下所有为正义事业牺牲的英烈。愿他们英灵不灭,永垂不朽。”

    此言一出,众将士无不动容,士气更加高昂。

    李诗涵、瞿萝等女将亦上前,与李无妄并肩而立,眼中含泪,神情坚定。

    ……

    平卢军营帐中。

    “报!发现义军行迹,正在安丰城内,披麻戴孝,哀悼三日。”

    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探子疾步而入,单膝跪地。

    宋威闻讯,不禁面露喜色,对身旁的张洪道:“看来那李无妄果真已死,义军此刻群龙无首,正是天赐良机。”

    张洪忙附和道:“将军英明,既已知义军残部所在,何不趁势追击,将他们一网打尽?”

    宋威摆了摆手,笑道:“张洪,你过于急躁了。此刻薛崇、刘邺、杜审权、穆仁裕、李种五路兵马皆在齐鲁,若我等贸然行动,岂非让他们分去了功劳?再者,李无妄已死,义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何足为惧?须先拟下军令,让各藩镇兵马撤军,届时再率我平卢军五千精骑一举扫平义军,岂不美哉?”

    张洪恍然大悟,连声称是,赞道:“将军深谋远虑,此举既保全了功劳,又彰显了我平卢军的威名,真乃一举两得。”

    宋威哈哈大笑,道:“速去拟下军令,让他们撤军。”

    张洪领命而去,不久便带着五份军令返回,恭敬地呈上。

    宋威接过军令,一一审阅:

    “薛崇将军,曹州局势已稳,你部可撤回天平,休养生息。”

    “刘邺将军,你部当撤离淮南,以保兵力,以备不时之需。”

    “杜审权将军,你部速速撤回忠武,切莫贪功冒进,以免陷入困境。”

    随后,他又审阅了第四份和第五份军令,皆是命令各路兵马撤回各自防区,静待时机。

    宋威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善,善!”

    张洪领命,又问道:“将军,是否要告知他们义军残部的下落?”

    宋威摇了摇头,道:“不必。让他们以为义军已溃散,不知去向。如此,他们便不会有所动作,待我等剿灭义军残部后,再行上报朝廷,功劳自然尽数归我平卢军。”

    张洪闻言,心中对宋威的智谋佩服不已,连声称是,退下执行命令去了。

    宋威独自坐于营帐之中,凝视手中的金色虾蟆,心中得意洋洋。

    ……

    李无妄已死,义军主力已被宋威剿灭的捷报,很快传入长安。

    满朝文武的欢腾喜庆,洋溢于大明宫内外。

    此时,卢携接替萧仿,已位列丞相之职。

    然卢携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直言敢谏,请求皇帝赦免灾区赋税,开仓以赈蝗灾的翰林院学士,而是依附于杨复恭一党,成为朝中的谄媚之臣。

    大明宫内,卢携身着朝服,面含喜色,拱手向皇帝李儇道:“陛下,喜讯传来,平卢节度使宋威将军剿灭反贼李无妄,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李儇龙颜大悦,笑道:“卢爱卿所言极是,宋威将军果真忠勇可嘉,朕当重重赏赐。”

    杨复恭在一旁附和道:“陛下英明,宋威将军此战,不仅剿灭了反贼,更震慑了天下宵小,使我朝威名远播,真乃国之栋梁。”

    自此,长安城内一片欢腾,朝野上下皆对宋威将军的战功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五路藩镇的兵马,犹如潮水般退却,纷纷响应宋威之令,迅速撤离齐鲁之地。

    李无妄方自为萧仿之逝哀悼三日,闻此消息,不知该笑该哭。

    笑之,则恐有轻慢萧仿之嫌;哭之,则宋威此举又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十万大军撤离,如浮云散去,仅余平卢军五千精骑与李无妄为敌?

    义军虽在上一场战役中折损兵力两万有余,然尚余半数之众,两万健儿,仍可与宋威一较高下。

    县衙书房之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李无妄那刚毅的面容。

    他左边拥着小莲,右边揽着李诗涵,看着手中的密信,终于忍不住失笑。

    李诗涵轻启朱唇,柔声问道:“李郎,因何如此欢喜?”

    李无妄放下密信,看向诗涵,道:“宋威已令五路兵马撤出齐鲁,我等再无后顾之忧,可在此地大展宏图,甚至有望逐鹿中原。”

    闻言,小莲立时喜上眉梢,轻声道:“宋威果然中了相公的金蝉脱壳之计,相公真乃神人也。”

    近来,小莲虽随军颠沛流离,但闲暇之余也会勤读兵法,以期为自己的相公分忧。

    因此她也识得金蝉脱壳之计。

    李诗涵眼中流露出对李无妄的钦佩之色,柔声说道:“李郎智勇双全,连那沙场老将宋威也非你对手,诗涵喜欢极了。”

    “若无两位贤内助,我的起义事业又岂能如此如鱼得水?”

    李无妄笑道,在小莲与李诗涵的香颊上各亲了一口。

    小莲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弄得羞红了脸颊,轻声嗔道:“李郎,你……你真是……”话未说完,已是羞得低下了头。

    李诗涵亦是双颊绯红,轻声道:“李郎,你我相伴已有两年,不知何时能给我一个名分,让诗涵成为……成为你真正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