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挽心承明录 » 第21章 假死做真局

第21章 假死做真局

    大雨终究还是倾泻而下,足足下了两日,颇有不死不休的味道。

    杨廷和并不放在心上,毕竟一切都那么顺利,反倒让人不敢相信。原定京郊的大刑场已经泥泞深陷,不堪如此大规模的折腾。杨大人本着先治头再医脚的心态,把七百多人的大决,改为十余名主犯先裁,余下众人稍候的办法变通行事。

    第二日,老天识趣地收了泪,洒下一片绵软无力的阳光。杨廷和亲自监刑,余下三法司作陪。兵部也批了三百余官兵维持秩序,确保万无一失。

    人犯押送到场,个个神情委顿,与那日陆炳巡诏狱时,判若两人。

    许立平等人自然知道,自己是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他们曾寄望于陈大人、谷公公,他们深信皇上会站在他们这一边,可事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更要命的是,即便要治他们的罪,一人做事一人当,也就罢了。把全家老小卷进来,一世尊荣化为尘土,便是当日在灵境寺嘴硬的容大人,此刻也豁达不起来了。

    世事如棋,人人都是棋子,人人都可以是弃子。

    时辰已到,一众人犯跪成一排,一溜刽子手提着明晃晃的刀,端着自己的酒碗,认领自己的差事。

    眼前这些人,曾经都是叱咤风云的朝中大员,如今,也不过是年节时待宰的猪羊一般。

    杨廷和按照流程,在监斩台上宣读了人犯的罪状,一副恳切坦荡的模样,上告天地,下知鬼神。待他说道“验身正法,以儆效尤”之后,刽子手一齐喝干了自己的酒碗,摔在地下。他们举着刀比划两下,只待杨廷和一声令下,立刻便要人头滚滚。

    人犯闭上眼睛,也不知道此刻他们眼前,是否真如书中所述,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就在此时,一袭马队风卷而来,齐声大喊“刀下留人”。

    依寻常监刑,自然是着急忙慌地催促速速动手。杨廷和何等人物,怎会没想到劫法场这情节?在京城以私乱法、以武犯禁,那可是羊入虎口了。今天的杨大人,不怕你人多,只怕你不来。他对着刽子手下令,道:“暂缓行刑。”

    人犯一听,瞬间点燃了生的渴望,纷纷侧目而观,为首之人,正是陆炳。

    陆炳下马登台,对杨大人行了个礼。

    杨廷和瞧瞧陆炳,皮笑肉不笑地问道:“钦差总督锦衣卫镇抚司陆大人有何指示?”

    陆炳道:“皇上斋戒清修了七日,昨日出关方知首辅大人要大开杀戒,也不知道是办着谁的差?受了谁的命?”

    杨廷和不禁想笑,皇上毕竟是少年人,这般耍赖不是异想天开,道:“依制,内阁拟了票,司礼监批了红,不就代表了圣意准可吗?”

    陆炳道:“那依杨大人的意思,内阁和司礼监把持朝政就是了,那可真是辛苦杨大人、谷公公代表皇上统领万方了。”

    杨廷和道:“陆大人又要以诛心之论,为人犯开脱了吗?”

    陆炳沉着镇定、成竹在胸,道:“方才杨大人说依制,不知道依的是哪个制,是谁定下的制?”

    杨廷和心想,坏了,你这上纲上线有点狠了。自“胡惟庸案”之后,太祖废相,定下了大明子孙皆不可改的君主独裁,这才是正经的“制”。后来的皇帝能力有限,无法事事亲力亲为,最终演变成大学士组成的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的模式。而这,最多称为“例”。

    杨廷和不在这点上过多纠缠,道:“那日谷大人传太后懿旨,严令本官‘除恶务尽’。太后与皇上,本为一体。又怎么扯得上什么‘把持朝政’?”

    一切都在陆炳计划内,他道:“杨大人意思,这是太后懿旨?”

    杨廷和道:“正是。”

    陆炳问:“杨大人理直气壮?”

    杨廷和见这小子不怀好意,脑袋一转,心想皇上扭扭捏捏不肯明白表态,倒让他歪打正着。可此时也不能退让,他只得硬撑,道:“愿闻指教。”

    陆炳又问:“杨大人是觉得遵从妄命,不能算罪过?”

    杨廷和奇了,道:“怎地就是妄命了?”

    陆炳道:“太后久在深宫,既不通晓大明律,也不阅览呈堂证供。全凭一面之词,就圣裁‘一体斩决’,还不是妄命?”

    杨廷和心想你小子胆子真大,这大不敬之罪先给你记下,待我辩赢你了一起治罪。他道:“太后圣明,上为国家社稷,下思黎民百姓。钦差如何妄评之为乱命?”杨大人此刻也玩起缺德的文字游戏,把“妄命”升了个级。

    陆炳道:“贤佞两分,后世评说。自古就有‘周公流言日、王莽未下时’之事,区区锦衣卫镇抚使,又如何判断了?若江逆之命所言非虚,那朝有佞臣需不需要‘清君侧’?奸党矫诏需不需要‘以正视听’?几位镇抚使,也是顾念国家社稷,忠心效命,误听信谗言所致。何罪之有?”

    杨廷和心想,你这人果然没憋好屁。上次把我套进去一起“诛心”,这次把我诓进来一起“妄命”。杨大人若是非要治镇抚司这几位的罪,那这个绳套回过头就要捆在自己脖子上了。毕竟是内阁首辅,权衡利弊不过一瞬间。这本就称不上大是大非的辩证,若是紧要关头,杨大人这样的忠正之臣自然也不惜死谏。而作为权利争端,把自己搭进去倒有些本末倒置了。

    杨大人后退了一步,深深一躬,道:“钦差所言甚是。眼下如何收场,请钦差大人定夺。”

    众人见杨廷和诚恳,心想大局已定,都等着钦差发话。只有陆炳心中明白,自己两次诓骗杨廷和下决断,套了他的话,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难保杨廷和不会有样学样。略一思忖,他下命道:“付三司依大明律重审。”

    杨廷和见他也没有当场放人,话也说的合规没毛病,只得暂且撂下。

    人犯闻言,捡回一条命不说,都是官场老人了,就这个风向,谁还瞧不出来能全家平安?心中欢喜也不用说了。

    众人依着规制该去哪去哪,杨廷和与陆炳就在监刑台上看着。良久,杨廷和道:“钦差大人摆了老夫两道,老夫深感佩服。接下来还请践诺,去宣大平定边患吧。老夫期待公子的表现。”

    陆炳自然听出了杨大人的敌意。虽然未曾谋面,进京之前,皇上和自己都把杨廷和当做大明忠臣、国家柱石的。只可惜江彬倒台以后,皇权、相权之争,双方不得不走向两个对立面,实属无可奈何。

    陆炳道:“首辅大人,下官必须等一个人,与我一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