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灭清: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 第四十一章 鞭鞑

第四十一章 鞭鞑

    莱州知府来的到是很快。

    此去掖县不过十里,快马一刻钟便到。

    周启只等了小半个时辰,莱州知府朱万年带着通判、县令等府县官员匆匆赶过来,车马随行数十余人,除了坐车的官员,数十个老弱兵卒跑的气喘吁吁,仿佛快要断气。

    一干府县官员到了近处,四下一打量,就看向周启。

    周启穿的常服,并没有穿皇帝赐下的蟒袍。

    蒋秉兴在一边介绍:“这位便是钦命巡察诸卫事,破虏侯。”

    “下官参见破虏侯!”

    一干官员连忙拜见,礼数很周到。

    按制,一品大员见侯爵也得两拜。

    虽然大明的勋贵多是吉祥物,没什么实权。

    文官也未必瞧的起,但礼不可废。

    尤其治下又患匪灾,子民被屠戳,还正巧被过路的破虏侯撞见了,若是参上一本,从知府往下的这些朝廷命官,怕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丢官的概率很大。

    周启毫不客气,受了这些官员的礼拜,淡淡道:“都起来吧!”

    众官这才起身,一脸的肃然。

    周启问朱万年:“王龙山匪贼害民你可知晓?”

    朱万年肃容道:“下官知道。”

    周启沉声问道:“知道为何不剿?”

    朱万年不慌不忙的,一点不怵他这个侯爵,道:“非是不剿,而是剿之不绝,官府亦曾多次出兵清剿,奈何彼辈闻风则远遁,徒耗人力耳!”

    周启语气不善地道:“剿不灭就干脆放任不剿了?那要你们这些牧民官何用?”

    朱万年就沉默,给了他个软钉子。

    掖县县令忍不住道:“破虏侯非地方官员,岂可对地方政务指手划脚?”

    “放肆!”

    周启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抓起鞭子就抽了过去。

    劈啪!

    只听一声炸响,接着是惨叫。

    掖县县令捂着脸摔倒在地上,撕心裂肺地惨叫起来。

    众府县官员被骇了一跳,皆悚然失色。

    蒋秉兴等人也一脸愕然,没料到侯爷如此暴躁。

    竟敢鞭鞑地方官员,这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唯有家将见惯不怪,侯爷喜欢抽鞭子,他们早就习惯了。

    周启还不解气,又连抽了几鞭子,才怒声斥道:“匪贼害民,我还不能过问?你这无能之辈,食君之禄却不能忠君之事,竟坐视治下子民被匪贼虐杀劫掠而无能为,你读的什么圣贤书,当的什么父母官,没用的东西,真他妈废物。”

    县令只顾惨叫,已经说不出话来。

    这一鞭子,已经让他破了相。

    朱万年则勃然大怒:“破虏侯过分了,你岂可鞭鞑地方官员。”

    同知、通判等地方官也怒目而视,一个个同仇敌忾。

    文官集团本来就看不起武人。

    即使周启有大功于大明,封了侯,按制不得不前来拜见,但这些文官依旧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这等粗鄙武夫,只不过勉强应付,现在竟然敢鞭鞑县令,如何还装的住。

    周启冷然:“怎么,我抽他有错?”

    朱万年愤然道:“即使我等有罪,也当由陛下处置,你有什么权力鞭鞑官员?今天你若不给本官一个交待,本官就算被陛下夺官问罪也要参你一本。”

    连下官都不自称了。

    “赶紧参!”

    周启浑不在意:“治下匪贼遍地,你等却无所作为,贼不能剿,民不能安,一个个尸位其上,真真是无能之辈,我还连问都不能问了,赶紧参,正好我也要上一道折子,给陛下讲一讲这一路在莱州府的所见所闻,省的陛下被你等无耻之辈欺瞒!”

    朱万年霎时脸色难看到极点。

    欺上瞒下,此乃官场潜规则。

    地方官员奏报,从来都只说好的不说坏的。

    古今如此,这跟官员的考虑机制有关。

    在皇帝的眼里,天下自然是一片太平安乐。

    即使陕西大旱,老百姓造反,在群臣的粉饰下,也不过是癣疥之疾,不足患,至于山贼匪祸,自然是能捂则捂,此等影响考绩的烂事,又有哪个地方官会主动上报。

    除非实在捂不住了,才会往上报。

    莱州府又何能例外,最多只报到巡抚衙门一级。

    谁知今天来了个不守规矩的,竟想捅到皇帝那。

    朱万年如何不麻爪,可已经骑虎难下,如何还能拉下脸来许之以利捂住盖子,况且彼辈竟然鞭鞑官员,是可忍孰不可忍,就算拼着官帽不要也定要狠狠参一本。

    当下命人将县令送回城治伤。

    同时安排官员善后,抚慰遭戳的百姓。

    周启看看天色,今天是走不成了。

    于是下令择地扎营,准备在村庄过夜。

    忙乱之时,梁虎派了人回来报讯。

    贼寨已破,不久当押而归。

    来人禀报:禀报:“侯爷,贼寨已破,杀了十几个,剩下的都抓了。”

    周启问道:“伤亡几何?”

    来人答道:“贼寨易守难攻,折了三个人,伤了十三个,不过都是轻伤!”

    周启点头,还行,强攻山寨不比之前追击毫无斗志逃跑的匪贼,才折了三人,战损率相当可以了,远低于在燕山跟鞑子大军转战厮杀时的战损。

    来人压低声音:“侯爷,那些匪贼挺有钱,缴获了五百多两银子,六十多石米粮!”

    周启问道:“可有私藏?”

    来人一惊,连连摇头道:“绝对没有,老梁盯着呢,小的们不敢私藏!”

    周启点了点头,这才算满意。

    朱万年等人还没走,闻讯一个个暗自凛然。

    听闻这破虏侯武勇超群,不想连手下家将也是个个如狼似虎,如此轻易就踏平了让莱州府官员头疼无比的五龙匪寨,州府若有这样的一支武力,又何愁匪患不能平。

    剿灭匪贼,这可是一桩功劳。

    众官转着念头,暗戳戳寻思起来。

    地方官难当啊,想出政绩不容易。

    虽然地方官员的考绩重点在钱粮赋税,但剿匪安民,怎么也能算是功劳,而且还能搏一个好名声,奈何刚刚闹翻脸,实耻于开口,也只能想想,不好开口分润功劳。

    傍晚时间,梁虎带人回来了。

    押回来数十名匪贼,还带回来了大量缴获。

    那些匪贼人人带伤,一个个如丧考妣,在侯府家将的押送下或背着大包,或赶着牛车骡车拉着缴获的粮食,到了村庄后,就被赶到一起集中了起来。

    梁虎一身是血,来请示周启:“侯爷,这些匪贼该如何处置?”

    周启考虑了下:“交给村民处理吧!”

    梁虎应命而去,将擒获的匪贼交给了村民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