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山海常长青 » 第17章 老喇嘛

第17章 老喇嘛

    LS城中诸多景象让我不忍心看下去。在以最快速度拜访寻找完当地的寺庙后,我们一无所获。

    就在我将目光打到城外的寺庙时,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喇嘛。

    老喇嘛来自孜珠寺。身材魁梧,穿着一身藏红色僧袍,全身皮肤黑的仅次于芝麻。

    他本想要前来这边交流佛法,听说我们要找古代长着翅膀的人的的线索,一时兴起,就跟我们到一处荫凉的地方围坐了下来。

    我惊讶于他能听懂中原话,而他也惊讶我们不同寻常,能够来到这路途遥远的高原地区。

    “一直以来,《苯教大藏经》就珍藏在我寺。你说的长着翅膀的人,或许是神话传说?又或许是太过于久远?我并没有了解过。但我想了一下,苯教作为象雄文明时期留下的时代精华,相关经书中可能有记载。”

    老喇嘛用慈祥的眼神看向我们,他那清澈的双眼特别深邃。

    “象雄文明形成、发展在吐蕃以前。具体的时间点都已经模糊不清。但你们知道为什么象雄文明会被吐蕃吞并吗?”

    听了老喇嘛的疑问,刀疤一咧嘴。这题我会!

    “肯定是实力弱,打不过人家呗!”

    老喇嘛见刀疤这吊儿郎当的模样并没有生气。

    “你只是说对了一部分。”

    “象雄文明在起码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是横霸一方的存在。那时候的天文地理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但那般庞然大物,却逐渐消失在历史中……”

    我见老喇嘛犹犹豫豫不肯说到正题上,连忙提问。

    “他们之所以慢慢衰退,乃至灭亡,是因为遇到了什么人力不可抵抗的事情吗?”

    “唉。也可以这么说吧。”

    我给老喇嘛倒了杯茶。老喇嘛一边说着,一边尝了一下。

    “经书里面记载,那是一个极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但就在这时候,象雄文明的精锐却离奇消失。那些精锐训练有素,对于周边的部落征战时所向披靡。”

    “在象雄的精锐离去后,象雄文明的不同方向开始停滞不前,甚至衰退了许多。积弱的情况下,不同势力的实力此消彼长。随着时间的流逝,象雄最终被吐蕃吞并。”

    我看了看老喇嘛,“您的意思是说,怀疑象雄精锐的突然消失,与羽民之国有关系?”

    老喇嘛见我明白了意思,深深点了点头。

    我在梳理了现有的经历后,突然眼前一亮!

    我想起之前埋葬徐老二的那个塌陷山洞。那个山洞的壁画里面有一个伫立在雪山上的身影。如果大胆假设那个身影是羽民,那么在其下方膜拜的众人,会不会是那些突然消失在历史中的象雄文明精锐?

    想到这里,我将一个小布从身后的行囊里面拿了出来。随后慢慢展开,放置在桌子上。

    而老喇嘛看到这三张长条形的羊皮上面的字后,眼睛瞪的老大,陷入了极大的震惊当中。

    “高僧,您认识这上面的字吗?”

    老喇嘛认真看着羊皮上面的几句话,许久才缓过来。

    他用久久不能释怀的语气说了一句:“我认识”!

    “那这上面说了什么?”小眼镜问。

    老喇嘛深吸一口气。

    “他们走了!这些精锐为了追求长生,以及躲避追杀,他们选择离开了青藏高原!”

    ???

    老喇嘛是苯教传人,肯定认得那时候的文字。那既然如此,我们遇到的山中寺庙,肯定就是象雄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建筑。

    我大胆地将一切串起来,发现象雄文明与羽民之国竟然真的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象雄文明中的精锐为了追求长生,选择追随羽民。而至于躲避追杀这件事情,到底是躲避谁的追杀?羊皮上并没有提到。仿佛这些内容比起他们的消失更像是一个难以深究的迷!

    其次,他们留下这羊皮后,与羽民一同去往了那个狼谷下的山洞。那个山洞里究竟有什么?会不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或许他们只是前往那里躲避未知敌人的追杀?我所看到的那邪门的青铜像会不会是象雄精锐或者那一个羽民的手笔?

    最后,也就是我看到的那一整幅壁画。壁画上面表明他们并没有长久地留在这里,而是为了避难选择前往了很远的地方。同时,这也是让我极为想不通的一点。他们的敌人到底是谁?强如神话生命羽民竟然也会逼不得已选择逃命!

    如果一切情况按照我的推测发生,他们的行为和做法让我属实有些搞不懂。毕竟这三股势力为了什么利益,或者说出于什么原因搞出来这些事情,一切都不得而知。

    就在我推演的时候,老喇嘛出声打断了我的思考。

    “你们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三张羊皮?”

    我见老喇嘛有深究的意愿,只好在他的袖子上面画了一幅地图,将那座山中古寺的大体位置给他标记了下来。

    “谢谢您给我们提供的帮助。”

    “谢什么?”老喇嘛一只手举起那块标有位置的布,“你们也帮了我。”

    我见此次交流已经到达尾声,顺口问了一嘴。

    “方才听您是要去城里的佛寺辩经,您所学习的苯教教义与他们学习的藏传佛教教义之间不会过于冲突吗?”

    老喇嘛听了我的话,艰难地笑了一笑。

    “苯教的传承越来越少。你们看我明面上是在与他们交流,实际上我正在将苯教传承下去。”

    ???

    见我们面露不解,老喇嘛又继续说。

    “不同的教义和思想存在差异很正常。苯教像是一滴水。一滴水会干涸,但当它主动选择融合流入整个人类文明的大海后,就永远不会干涸!”

    “在我与藏传佛教的僧人进行辩经的时候,又或是普通人听到后,他们或多或少会听进去一些我教的教义和思想。那么这个时候,我传承和发扬苯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听了老喇嘛的话,认为他有大智慧。因而心中对他十分敬佩。

    要是清朝廷早些时候能打破独断和腐败,贯彻融汇交流,取长补短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那么就不会在一次次的战争中输的这么彻底。

    但一切都已经发展到如此,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已经注定了灭亡的命运!

    在与我们道别后,老喇嘛继续前行,而我们却在原地讨论了起来。

    我们三人没理会监视着我们的科考队人员,分别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对一下。

    但有利也有弊。

    好处是我们真的确信象雄精锐跟消失的羽民之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坏处则是强如羽民这样的神话生物,都被敌人逼迫到远渡。他们的敌人得强大到什么地步?

    细想下去,我感觉我们现在好像无意间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